详情
工信部确定5G使用频段 产业链即将迎来变革
作者:本站收录
时间:2017-11-16 09:54:13
近年来,中国先后提出实施“网络强国”、“制造强国”等战略,其中,5G系统是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也是支撑国家信息产业由大向强转化的关键,工信部频率规划的发布反映了国家支持5G加速商用的决心。
关键词: 5G 频段 网络

  近日,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使用3300-3600MHz和4800-5000MHz频段相关事宜的通知》,意味着中国5G使用的频段正式确认。

  《通知》指出,规划3300-3600MHz和4800-5000MHz频段作为5G系统的工作频段,其中,3300-3400MHz频段原则上限室内使用;5G系统使用上述工作频段,不得对同频段或邻频段内依法开展的射电天文业务及其他无线电业务产生有害干扰。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目前确定的频段是未来中国5G将要使用的主要频段,虽然主要频段不代表全部频段,但其好处在于,相关5G设备、技术可以着手按照这个标准进行规划、研发了。

  确定5G频段意义重大

  近年来,中国先后提出实施“网络强国”、“制造强国”等战略,其中,5G系统是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也是支撑国家信息产业由大向强转化的关键,工信部频率规划的发布反映了国家支持5G加速商用的决心。

  付亮认为,中国越早确定5G工作频段,其他国家就会考虑这一频段是否也适用于本国,如果可以的话,他们就会和中国一道推进标准的成熟、设备商用,这对整个产业链都有好处。

  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都提出了各自的频段规划。例如,美国正分别推动高中低三个频段,27.5-28.35GHz、3.7-4.2GHz、600MHz等;欧盟则在推动700MHz/3.4-3.8GHz的中频段以及24.5-27.5GHz的高频段。另外,日韩等国也在推动相应的频段规划。

  据了解,率先发布中频段规划是兼顾国内产业现状以及系统覆盖和大容量的基本需求的结果,虽然前期工信部公布的五个试验频段包含了两个高频段,但目前国内高频射频产业还不成熟,实现规模商用仍有一定的困难。

  付亮解释称,高中低频段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覆盖能力,如果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内,高频段下,运营商就需要部署更多的基站实现覆盖,这会带来更大的成本支出。

  不过,由于在2G、3G发展过程中,一些低频段的资源已经被占用,因此一些优质的低频段资源尚不能应用在5G建设上。“电信运营商内部也在进行调整,希望将原来低频段上的2G用户向较高频段的4G网络迁移,从而将腾出来的低频段资源用到4G或者5G上,但是迁移还需要时间。”

  中泰证券指出,从本次发布的规划来看,全球领先以及聚焦中频段是最大的两个特点。此次规划的发布使得中国成为国际上率先发布5G系统在中频段内频率使用规划的国家,预计国内将大概率基于中频段来加速实现5G商用落地。

  产业链将自上而下受益

  频段规划对于移动通信系统应用和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使用频段的正式确定将对中国5G系统技术研发、试验和标准等制定以及产业链成熟起到重要先导作用。

  “如果频段不确定,5G试验检测、芯片、天线、终端制造企业都会受到技术不统一的影响,确定以后,这些企业就可以加快相应的研发步伐。5G牌照下发以前,这些环节都会逐步确定下来,确定得越早,5G发牌的条件也就越成熟。”付亮向记者说道。

  他认为,5G产业链的成熟将沿着上游设备商、芯片厂商再到下游终端、行业应用的路径发展。“上游成熟得越早,下游跟着成熟也会更快。一般而言,一个标准确定以后,上游设备、芯片、测试设备具备规模商用条件需要半年时间,再有半年终端才能实现规模商用。”

  中泰证券研报指出,从受益时间来看,虽然5G部署时间加速,但在2020年前开启大规模基站建设的可能性较小,天线、射频厂商业绩释放还需一定时间。在大规模建设前,运营商有望提前对5G传输承载网络进行建设和扩容,因此传输设备、光纤光缆和光模块厂商有望率先受益。

  在对4G投资周期进行回顾后,中泰证券表示,无线领域的投资会经历主题性机会、估值回归最终再到业绩兑现的过程,而第一轮主题性的投资大致在工信部牌照发放前一年开始启动,因此工信部发放牌照时间的预期是5G前期主题投资的关键指标。

  据了解,以4G为例,工信部于2012年9月20日发布了移动通信系统(IMT)频率规划方案,其中对时分双工(TDD)及室内IMT系统的频段做了规划;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向三家运营商发放了TD-LTE的牌照,频率规划的发布与商用牌照的发放间隔15个月左右的时间。因此,中泰证券预计,国内5G牌照的发放时间有望提前至2018年底到2019年中。

上一篇:中国物流业崛起蜕变:智慧物流成突围博弈关键 下一篇:【译】Avery Dennison推出新款RFID嵌体,适用于供应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