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物联网是一个严格遵循金字塔逻辑的领域,抬头看路的优先级高于埋头做事。临近年末,又到了各种公司发布2018年市场展望的时期,我很好奇在未来的一年,物联网领域将有哪些新的发展趋势?各大研究机构和意见领袖会如何解读2018年IoT市场的走势?
在阅读了Gartner、IDC、Forrester Research、Business Insider等知名研究机构的报告,浏览了活跃于Twitter、Forbes、Network World等平台上大V们的预测之后,笔者辅以自身观察,汇总形成此文。
首先抛出基本定位,2018年可以说是物联网落地的奠基之年,这一重要节点无论正向演进还是逆向倒推都是成立的。
一方面,从现有基础上递推。以LPWAN为例,围绕NB-IoT网络部署,中国移动在今年8月发布两则重磅招标:蜂窝物联网工程无线和核心网设备设计与可研项目,集采工程费395亿元;NB-IoT天线招标,总量111万面。与之呼应,LoRa网络作为LPWAN“急先锋”早已启动。2017年年底LoRa联盟成员中兴克拉将新增10个城市级LoRa网络覆盖,超过13,982个LoRa网关和153,000个LoRa节点被安装。作为专为IoT量身定制的通讯网络,LPWAN部署在2018年将进入大规模扩展阶段。
另一方面,从未来愿景逆推。在各种研究机构眼中,2020年物联网市场都将达到相当的量级。Speaker Labs预测到2020年,将有54亿个B2B物联网设备投入使用;Business Insider预测到2021年,物联网解决方案的总支出将达到6万亿美元;IHS预计到2020年,互联设备的数量将增长到307亿个…
此外,各种国内外巨头在物联网相关领域挥金如土的上限不断被刷新。保守估计,2018年物联网连接的设备数量至少能够翻番,并且物联网与各种新兴技术的融合将会加速。
单一冲浪模型不再适用,这次的情形是多浪叠加迅猛来袭
Gartner在刚刚举办的ITxpo 2017大会中,详细解读了2018年战略科技发展趋势。根据Gartner的预测,到2020年95%以上的新产品设计中将纳入物联网技术。
Forrester调查报告中显示,19%的受访者说他们的物联网项目已经完成,28%的受访者表示物联网项目很快将落地进入商业运营阶段,两者相加,达到接近半数的惊人比重。
IDC则预测,为了应对全球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到2018年底,至少有40%的公司将配备数字化管理团队,负责推进物联网等战略。到2019年,40%的数字化转型计划将使用认知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新型运营模式提供深入洞察和决策支持。
巴菲特的搭档查理·芒格曾经说:“当新的机会出现时,先行者会获得巨大的优势。如果你是先行者,你会遇到一种被称之为‘冲浪’的模型--当冲浪者顺利冲上浪尖,并停留在那里,他能够冲很长一段时间,但如果他没冲上去,就会被海浪吞没。”
当下,我们面临的情形与上辈人的场景已有本质不同,这次是多个科技浪潮同时冲来,多种技术形成相互作用力叠加发展,如果仍旧以孤立的眼光看待和判断某种技术的演进,必将受到眼界和格局的困宥,从而错失时代机遇。
多种技术叠加发展,这一趋势已在各个研究机构的报告中得到了越来越明显的验证。
Gartner推测AI与物联网接壤的领域,将在不久的将来取得重大突破。Gartner相应提出的智能对象(Intelligent Things)指的是设备不仅能按照固有程序完成基础功能,还能利用弱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做出更加智能的高阶行为。AI正在推动新型智能对象,例如自动驾驶的汽车、机器人和无人机等加速发展。除此以外,Gartner还看好数字化双胞胎和边缘计算。
台湾工研院IEK同样认为在2018年,AI与IoT将会迅速汇合,进化成为AIoT,驱动各种智能应用落地。在AI关键技术不断突破之际,2018年整个产业将面临技术选择、定位潜力应用、寻找数字化转型路径等关键问题。半导体产业是台湾的优势,随着AIoT时代来临,对高效能运算(HPC)及AI芯片需求的增长将会更加迅速。2017年台湾半导体相关产业产值的增长率为0.5%,预计在2018年将会增长7.1%,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区块链物联网BIoT也是各个机构普遍看好的趋势,预计将会在2018年迎来快速发展。区块链正在改变“后云计算时代”物联网应用的建构方式,巨头们纷纷投入大量资本推进区块链在物联网中的应用。BIoT通过智能合约管理各种智能设备采集到的实时数据,可以创建一套全新的交易、贷款和保险体系。根据Aite Group的数据,截至到2019年,与区块链相关的资本投入,预计都将保持5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
除了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5G通信、实时处理等技术与物联网的融合,以及这几种技术中的多种同时叠加的可能性,均被不同机构所提及。
除了纵向不同技术领域的整合之外,横向同类技术的跨界应用之势也在同步进行。以通讯技术为例,广域与局域之间的融合应用正在崭露头角。
虽然根据Gartner的最新数据,到2025年所有物联网连接中的72%将使用WIFI和Zigbee等短距离传输技术,包含Sigfox、LoRa和NB-IoT等技术在内的低功耗广域覆盖网络,在2025年仅占据11%的物联网连接。但这种“二元论”的市场划分逻辑,恐怕难以满足物联网愈加碎片而多元化的应用场景。无论是为了提升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能力,还是为了对原有解决方案进行纵向扩展,亦或是为了在复杂场景下提供更多选择,BLE/ WIFI/ Zigbee等局域技术与NB-IoT/ LoRa等广域技术的同时共存与互补共生,才能够满足更多物联网场景的需求。
以上种种迹象显示,我们正在经历一次由技术变革掀起的商业浪潮,在2018年这种趋势将会更为激烈而且迅猛。在同一个时间点出现了多种不同技术同时叠加演进的状况,这时不同技术的整合能力和跨界调用能力将成为一种稀缺优势。这次变革前人的经验无法参考,将是一次彻底的挑战,一次对“团队”的挑战,一次对团队中“人”的考验。
2018年物联网云平台将经历首次市场“洗牌”
技术的演进无法脱离市场的发展周期,解读了多种技术浪潮的叠加,我们再来预测下未来一年物联网市场的走势。正如文初所述,2018年是物联网落地的奠基之年,基础是否扎实,还在于市场能否有效的从鱼龙混杂中辨识有价值的企业,戳破虚假繁荣。
自从2013-2014年度被称作智能硬件元年以来,物联网云平台首先从B2C领域起步,逐步渗透,成为了构建物联网生态的核心载体,进而推进了结合硬件、应用、云平台于一体的物联网标准生态架构的完善。
物联网云平台是一个显而易见的战略要塞,其重要程度无与伦比,物联网云平台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涉及物联网落地的基础是否扎实的本质问题。在其发展过程中,从2014年到2015年经历了市场垦荒阶段,2016年到2017年处于野蛮生长阶段,全球物联网平台企业已经疯长到超过450家。在步入成熟发展阶段之前,2018年有望迎来针对物联网云平台的价值验证和调整洗牌时期。
在市场垦荒阶段,物联网平台商首先完成的是市场教育,通过搭建开发者社区、组织开发板试用活动、建立开发者扶持计划等方式,物联网云平台企业不计成本的大量投资,以便促进对智能硬件开发者的培育,IoT云平台企业自身也在这一阶段的早期完成了技术储备。在本阶段的中后期,智能设备的连接数量达到百万量级,对云平台的承载力挑战尚不明显,而且优质的垂直行业应用相对匮乏,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的需求并不明显。
在野蛮生长阶段,各种类型的物联网云平台如雨后春笋般长出,不仅有通用型物联网云平台,也有一部分定位于垂直行业的云平台企业,不仅创业企业和中小型开发者团队活跃于IoT云平台范畴,各个巨头公司也悉数高调涌入。这些特征标志着IoT云平台进入野蛮生产阶段的分水岭。在这个阶段,智能设备的接入数量达到千万量级,对优秀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和优质集成商的需求增长明显极大,推进了物联网在各个行业的渗透。逐步成熟的行业应用又反哺了物联网云平台,形成良性循环模式。
虽然大大小小的企业都把自己的系统称作物联网平台,但是技术架构和真实内涵却千差万别。在2018年,物联网云平台的联网设备数量将达到上亿量级,一旦突破这一数量阈值,才真正到了考验物联网云平台承载力的时刻。物联网云平台彼此的竞争,也正在从单纯的功能战升级为全面的生态战。然而遗憾的是,无论是巨头投入巨资打造的平台,还是初创公司稳步成长形成的平台,都处于“嫩苗”阶段,虽然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但尚未迈过盈亏平衡这道坎儿,欠缺自身造血能力。
还有一个现实值得关注,虽然物联网云平台起步于B2C,但在B2B领域,才是物联网云平台更适合的土壤。公共事业、物流交通、智能零售、智能工业等领域的企业都在等着数据分析嗷嗷待哺,不论是资产追踪、预防性维护还是无人经济,物联网云平台在这些领域最易发挥优势。因此很多早期B2C领域的物联网云平台企业纷纷甩掉B2C的身份,转向汇入拥挤的B2B市场。
上述种种情况都导致了在2018年物联网云平台的竞争态势将更加严峻,在巨头们已经入场的情况下,没有找到供血能力的物联网云平台很难长期续命,直到迎接成熟发展阶段的曙光。“傍大款”、“找靠山”或者“被并购”,都不失为识时务者的良策。
围绕物联网开展的市场投资和资本运作将迈上新的台阶
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和市场的演进之后,再来看看资本这股洪荒之力。围绕物联网领域开展的项目投资和资本运作对于IoT技术和市场的推进作用有目共睹,尤其在物联网落地奠基阶段,资本的力量将尤为突出。
根据IDC发布的“2017上半年度全球物联网投资报告研究”,全球物联网项目支出在2017年将同比增长16.7%,达到8000亿美元以上。到2021年,物联网相关支出将达到1.4万亿美元,各个行业都将受到物联网的影响。根据IDC的统计,2017年物联网费用支出最大的领域包括制造业(1830亿美元),交通运输业(850亿美元)和公用事业(660亿美元),B2C消费物联网产品采购量为620亿美元,排在第4位。
从技术角度来看,物联网硬件仍将占据大部分物联网支出,在2020年之后,智能设备支出才有可能逐步被物联网服务支出所超越。物联网硬件支出将由智能终端、网络通讯模块和传感器这3部分构成。技术支出增长最快的领域是应用软件,其中横向平台和分析软件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分别为29.0%和20.5%。物联网安全硬件与软件的投资也将增长,年复合增长率CAGR分别为15.1%和16.6%。
根据IDC预测,智慧能源、智能电网、智能医疗以及智能建筑等领域预计在2018年吸引大量投资,除此之外,机场设施自动化(33.4% CAGR),电动汽车充电设施(21.1% CAGR)和零售店内情境营销(20.2% CAGR)也将是增长最快的几个应用场景。
物联网作为科技行业最强的风向之一,已成不争的事实。到2030年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市场规模将从现在占全球GDP不到1%,迅速增长到10%。不仅国际巨头,国内上市公司也成为一股明显势力,借助资本运作手段,结合自身物联网基因,试图紧抓这一看似遥远,实则稍纵即逝的物联网窗口期。在2017年,上市公司借助资本手段布局物联网的案例已经屡见不鲜:
作为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寻求转型的典型案例,日海通讯和宜通世纪是其中的代表。日海通讯在2017年9月以1.2亿元收购龙尚科技超过68%的股份,布局终端模块,并且与全球领先的物联网云平台创业公司艾拉物联Ayla Networks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实现了物联网云平台+模组的优势布局。宜通世纪布局了双重物联网平台,公司通过收购天河鸿城取得Jasper独家代理搭建的CMP 平台用户增长迅速,已达约5,200万规模,付费用户为1,700万。物联网应用使能平台(AEP)Quark已经签署了近10家客户,预计今年能够带来50万个设备连接。
智慧城市应用和服务提供商们也在谋求物联网全产业链的纵深发展。比如高新兴以6.81亿元的价格收购中兴物联84.07%股权,补充感知层和网络层短板,沿着从连接到应用的物联网战略发展路径,打造“感知+连接+平台+应用”的智慧城市生态闭环。近期中国电信NB-IoT50万片模组招标结果出炉,中兴物联独家中标。此前高新兴还曾投资1.48亿元收购中兴智联84.86%股权,布局电子车牌应用。
典型的IT解决方案综合服务企业,对物联网的热情也毫不逊色。华胜天成通过认购合伙企业的有限合伙份额,以18亿元人民币收购泰凌微电子超过82%的股权,建立连接层+平台+智能的三位一体的物联网架构。泰凌微电子在低功耗蓝牙和多模集成芯片领域掌握核心技术优势,结合华胜天成自身具备的大数据解决方案、软件和高端计算系统优势,将整体提升华胜天成竞逐物联网大潮的技术话语权。
在智能家居相关领域,虽然市场尚未全面爆发,但资本运作已经暗流涌动。拓邦股份领投国内知名的智能家居初创企业ORVIBO欧瑞博B轮融资,并阿里打造基于YunOS的家电智能控制解决方案,在智能家居和智能家电领域双管齐下,提供更贴近应用场景的一站式服务。主营业务是建筑装饰的奇信股份,也在通过资本手段积极谋划布局,致力于打造装饰物联网第一品牌。
以传感器为代表的元器件企业,正在借助物联网之势向下游应用端渗透。比如汉威电子的内生外延同时发展,已经构建了相对完整的物联网生态圈,以传感器为核心,将传感技术、智能终端、通讯技术、云计算和地理信息等物联网技术紧密结合,形成了“传感器+监测终端+数据采集+空间信息技术+云应用”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种种投资布局仅仅是抛砖引玉,上市公司通过资本手段在物联网领域实现并购整合与业务转型的序幕刚刚拉开,2018年凡是有战略眼光的上市公司都不会错过物联网落地的奠基机遇。
最后,在资本的热炒之下,我们还需冷静的看到,如果企业自身没有借助并购实现技术实力、生态建设、商业模式等重要维度的升级,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堪忧。尤其商业模式,它是关于创造价值体验的过程,在万物互联时代,具备智能的边缘设备实时采集各种数据,将会自动建议B2C营销策略或者B2B运营决策,任何产品皆是入口,任何设备皆为平台。也就是说,通过物联网,制造商可以真正观察到用户如何看待体验,例如用户是如何发现产品,如何购买产品,之后如何使用产品。通过这些观察,制造商最终可以弄清楚,自己还能做什么,什么样的服务能够优化用户体验并赋予产品新的生命。跟进一步,由于物联网是个生态系统,企业要想基业长青,还必须以平台心态了解整个系统中其他的企业如何盈利。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物联网时代,企业收入并不限于智能终端的销售,甚至终端销售仅占收入的一小部分。而在设备售出之后,可以通过增值服务、订阅服务、应用服务等形式产生新的收入,这很容易超越设备的最初销售额,形成额外收益。企业唯有将产品思维转化为运营思维和服务思维,才是长久发展之计。
而作为一切的本源,新的商业模式需要从“人”开始改变,离不开人的观念变化,总之最大的挑战还是来自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