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机场无动力设备准入电子识别项目完成验收工作,飞行区内33家单位的8846件无动力设备均安装了电子“身份证”,标志着深圳机场成为国内首家实现无动力设备智能化管理的机场。
飞行区内的无动力设备包括了托盘、托卡、工作梯、牵引杆等,形状各异,功能各不相同,但都是保障航空器运行的重要设备,设备的状况和使用直接关系到机坪安全运行。因此,机坪无动力设备管理一直是国内机场的难题。传统的挂铭牌、喷印号码等方式难以满足后台管理需求,同时由于设备没有电源,很难采用智能化设备进行统一管理。
为此,飞行区管理部将无动力设备智能化管理问题列为部门重点研究课题。前期,飞行区管理部积极与国内其他机场进行沟通交流,对比研究各项无动力设备管理技术,最后决定选用无源RFID技术,并且一次性覆盖机场所有无动力设备。目前,RFID读取技术已非常成熟,使用非常广泛,但是在机场无动力设备的应用上还是首例。鉴于机坪环境恶劣,设备使用特殊性等问题,飞行区管理部进行了半年的现场试验,终于完成了无动力设备准入电子识别项目,并实现了预期功能需求。
在深圳机场成功解决无动力设备智能化管理难题后,很多兄弟机场表示,希望借鉴深圳机场的成功经验,推广无动力设备智能化管理工作。
近两年以来,针对无动力设备管理,飞行区管理部采取多种管理手段,比如发放设备准入许可证,建立全场设备台账;严抓机坪设备乱摆放违规行为等。此外,基地航空公司还组建了内部监察队伍,与机场管理机构齐抓共管,共同提升机坪安全裕度。今后,深圳机场将更精准、精细地优化机坪设备管理,打造“智慧飞行区”,不断提升飞行区管理水平,夯实飞行区安全运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