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向来创造新名词,在商业领域,在淘宝上开店做生意的企业和个人叫“网商”,在微信上开店,借助朋友圈做生意的则成为“微商”。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街上卖煎饼、卖水果、开小店,甚至是提供维修服务的人员,告别以往“小摊小贩”、“手艺人”的称号,有了统一的标签——“码商”。
今年2月份,支付宝推出了低门槛的移动支付产品“收钱码”,让小商家不用购置扫码枪等机具,就拥有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入场券。通过一张“收钱码”接入互联网,这些小微经营者因此被称为“码商”。截止9月底,“码商”数量突破3300万。这背后支付宝做了些什么?
以“收钱码”为代表的移动支付,给商家带来的改变直观易见,不必担心找零、假币问题,更卫生,还能加快销售速度。除此之外,支付宝、微信还通过补贴政策、费率优惠来吸引小商家。毕竟这群线下商业最活跃的群体,是移动支付最好的口播广告。
但仅仅解决收款、吸引用户,似乎不是阿里的行事风格,秉承“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它在深入行业,洞察需求方面更具远见。继大推“收钱码”过后,10月24日,蚂蚁金服针对线下小商家打出多维组合拳,从支付、贷款、保险到营销全方位布局,推出“多收多赚”计划,包含多收多免、多收多赊、多收多得、多收多贷、多收多保等系列服务,并宣布将小商家的提现免费服务延长至2021年3月31日,未来三年将累计为线下小商家提供贷款超过1万亿。
也就是说,“码商”不止是一个“收钱码”,收钱码是一个支付入口,通过这个入口,享受到的是支付宝背后的蚂蚁金融服务集团整体服务B端的能力。
金融服务第一次规模化触达街头摊主
47岁的张师傅,是个维修空调服务的个体经营者,来杭州4年,为这里的市民修理了近3000台空调。11月一场大雨,杭州的气温骤降,找他修理空调的订单一下子多起来。配件需要补货,他却一下子筹不出这么多钱来。还好他一直在用支付宝收钱码收维修费,已经积累了2万元的“多收多贷”贷款额度,用这笔钱,买齐了配件。网商银行最新数据显示,截止11月底,已经有超过155万像张师傅这样的“码商”获得了网商银行的贷款。
商人逐利,不管商家大小。再小的个体商户,也涉及到商业的基本逻辑,怎么更省钱,更赚钱,资金周转不开的时候怎么办,个体户享受不到单位的福利,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
做线下小微商家的贷款,不是有钱就可以。无担保、没抵押、缺风控数据,是阻碍传统金融方式服务线下小微商家最重要的原因。用“码”实现线下商家的互联网化后,网商银行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突破了这些限制,彻底改变金融风控模式。
不仅关心生意,“码商”的身体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怀。蚂蚁保险推出“多收多保”服务,线下小商家只要使用支付宝收钱码收款就可免费获得门诊保险,收款越多保额越高,各种日常医疗的费用都能报销。蚂蚁保险方面表示,将给千万小商家送上总计100亿保额的门诊保险。
浙江理工大学副教授张正荣表示,中国数千万小微商家,很多都是街边的夫妻老婆店,普遍面临医疗保障难问题,但由于行业分散,数据缺少,风险难以评估,他们很难享受到传统保险公司的服务。移动支付带来了商家行为数字化,支付即保障的这种创新将惠及千万小商家,为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注入活力。
小店主也有跟上互动营销的大浪潮
为了让“码商”更赚钱,支付宝宣布上线面向小商家的“赚钱红包”。用户在线下付款时,商家可推荐用户扫码领红包,用户使用后商家则获得相应的赏金。这也是为啥现在去一些小店买东西,店主会让你先扫一个支付宝的二维码。
据了解,在此前试运营期间,最高一位“蚂商”获得了高达5万的赏金,共有29万人领取了他发出的红包。
争夺小微商家多维抢占先机
今年1月,微信上线小程序意图抢占线下流量入口,赢得了市场的热烈反响,社交和游戏属性的微信凭借用户规模在线下支付领域一路急行军占了半边天。针对小微商家目前还未呈现有力的竞争优势。而蚂蚁金服的优势则具备多维能力赋能商家,从用户争夺升级为对商家的抢占,B端对决愈演愈烈。
像小吃店、小卖部、菜市场,甚至煎饼摊、烧烤摊等进行商业性收款的市场主体。根据不同口径的统计,数量在8000万到1亿左右,也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线下市场复杂程度,无法通过一个产品一个方案解决全盘的问题,每个行业有每个行业的特点和属性。用支付做敲门砖浅尝辄止,表面繁荣维持不了多久。只有深入到行业,了解行业诉求,用自身能力和创新的方式解决问题才是根本,消费者和服务对象才会买账。
“码商”倒是呼应了蚂蚁金服曾经做过的一个品牌宣传片,里面传达的核心价值是“每个认真生活的人,都值得被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