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郭航:手掌静脉识别技术在支付行业的应用前景分析
作者:本站收录
时间:2017-12-25 10:49:11
随着我国支付产业的迅猛发展,金融科技与支付服务的融合也日益深入。支付规模的膨胀和支付方式的扩展,对准确、迅速识别个人支付者的身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背景下,身份识别技术也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生物识别技术开始进行商业化试用,其中手掌静脉识别已应用于部分领域。

  随着我国支付产业的迅猛发展,金融科技与支付服务的融合也日益深入。支付规模的膨胀和支付方式的扩展,对准确、迅速识别个人支付者的身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背景下,身份识别技术也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生物识别技术开始进行商业化试用,其中手掌静脉识别已应用于部分领域。

  生物识别技术简介和主要识别方式的优劣比较

  对支付行业而言,识别个人支付者的传统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基于身份标识物的识别方式,包括通过身份证件、银行卡等标识物品来进行身份认证;另一种是利用不同身份者所记忆或拥有的信息来完成识别,包括口令卡、密码、账户名、网银密钥等方式。但传统身份识别方式有其固有缺陷,身份标识物容易遗失或被秘密复制,同时仅通过证件也难以有效甄别持有人身份的真伪;支付者有可能遗忘密码、密钥等信息,这些信息也很可能通过网络攻击的方式被盗取,甚至简单的记忆屏幕或者偷拍就可以获得密码;最重要的是,除专业人员外,普通人往往没有准确迅速识别假身份标识物和身份证明信息的能力,导致利用复制、伪造和盗取方式完成支付身份验证的欺诈犯罪行为频发。

  生物特征识别(Biometrics)技术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传统识别方式的劣势。它基于每个人独有的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识别,即人体在生理和行为上体现出来的先天具有的特征。由于这些信息具有唯一性、固有性和固定性,生物识别可以做到一次采集,长期甚至终身有效,降低信息采集成本。同时生物识别基于被采集人的生理和行为特征,在身份识别时不需要携带身份标识物,避免其遗失或被盗的风险。另外,生物识别若在多领域大规模使用推广,用户将不需记忆繁多的密码、用户名和账号等身份信息,增加用户体验舒适度。

  目前研究和投入使用较多的生物识别方式主要包括指纹识别、面部识别、虹膜识别、语音识别、静脉识别、视网膜识别、耳形识别、掌纹识别等,主要识别方式的优劣如下表。

郭航:手掌静脉识别技术在支付行业的应用前景分析

  手掌静脉识别的基本原理和优势

  静脉识别主要利用红外成像技术,基于人体骨骼和肌肉组织的特点, 当一定范围的红外入射光线照射手掌时,手部静脉血管中的血色素可吸收更多的红外放射线, 因此会完整清晰呈现出静脉血管结构。根据医学研究,每个人的静脉血管结构都不尽相同,不会有两个人静脉结构是一模一样的,即手掌静脉血管的分布结构具有唯一性。如果事先采集了个人的静脉血管分布结构,就可以通过红外成像终端获得静脉血管分布,比对数据库中预留的血管结构实现个人身份识别。

  目前静脉识别的研究主要针对手部,包括手指、手背、手掌三种识别方式。手指静脉识别往往利用红外成像技术,针对小指的静脉分布进行识别。手背静脉识别通常使用近红外光照射手背来获得手背静脉图像,人类手背的浅表静脉较清晰,容易获得高质量的静脉分布。手掌静脉识别是针对人体手掌部分的静脉结构,相对而言手掌部位血管较深,给红外成像和系统存储识别比对带来困难,但手掌静脉数目较多,能够有效提高识别精度。

  与其他生物识别方式比较,手掌静脉识别在安全性、便捷性方面有着突出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非接触式识别

  手掌静脉识别利用了红外线成像技术,不需要与识别仪器产生直接接触。相较于接触式或半接触式生物识别手段,如虹膜或视网膜识别设备需要消毒、指纹采集设备需要经常擦拭,静脉识别具有快捷、方便、卫生的优点。此外,手掌静脉识别只需要伸手对着红外成像识别仪便可完成,简单易行,易于向广大老年人推广。

  (二)反欺诈能力较强

  人体手掌静脉处于体表内,静脉结构复杂,被秘密复制模仿的可能性低,伪造难度很大。同时由于红外线和人体的物理特征,只有活体才能够被仪器捕捉,通过模型、3D打印等方法无法通过识别。

  (三)具有普遍性和唯一性

  每个双手健全的人均可使用手掌静脉识别技术,技术推广后覆盖人群数量众多。此外每个人的手掌静脉分布结构都千差万别,没有任何两个人拥有完全一样的分布结构,因而静脉识别精度高,误识率较低,能够达到商业化应用的技术标准。

  (四)适用范围和程度较大

  对于需要现场验证个人客户身份的行业和场所,均有望推广静脉识别,识别过程不受汗水、温度、一般污渍的影响,便捷程度较高。联网并安装手掌静脉识别模块或终端的场所便可以开展验证识别,具备大规模推广的可行性。

  手掌静脉识别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手掌静脉识别模块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可以应用于商业化身份识别,目前已在安防、门禁、边检、安检等领域部分投入使用,在金融业也有商业化应用实例。

  在2017年5月举办的四川省科技周活动上,攀枝花商业银行推出了“掌静脉”识别存取款业务。签约了“掌静脉”识别业务的客户,可在该行ATM上选取“掌静脉”业务,输入预留的手机号,再扫描手掌静脉并输入密码,认证通过后即可办理存款、取款、转账、查询等业务,省去携带银行卡这一步骤,避免了丢卡、吞卡、卡片消磁等问题。

  国外在手掌静脉识别的商业化应用方面走在前列。日本富士通(Fujitsu)公司在手掌静脉识别模块开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其产品已经达到了商业应用的标准。最新开发的生物识别模块PalmSecure-F Pro厚度仅为13毫米,可以应用到小型设备之中。模块认证精度很高,本人拒绝率低于万分之一,他人误识率低于千万分之一。识别过程中,红外摄像设备可连续高速拍摄手部静脉图像并实时比对,识别速度更快捷。鼠标嵌入模块的工作温度为5—35℃,重量约80克;设备嵌入式模块重量仅为12克,工作温度在-40—85℃,基本能够保障在绝大部分环境中的正常使用。

  东京三菱UFJ银行不但在考勤门禁系统中嵌入手掌静脉识别,同时也在银行存取款业务中率先使用了静脉识别技术。2004年,该银行在ATM终端和柜台上开始使用静脉认证,在办理小额存取款时,客户只需将手掌对准ATM机的扫描口或柜台的扫描终端,系统便可与之前注册时所储存的手掌静脉分布结构进行对比识别。通过识别后,客户可直接操作相关业务,不需要输入银行卡密码,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提升了工作效率。

  韩国政府目前大力推广金融科技和移动支付的研究与落地,使用生物认证技术的电子支付服务也有所增加。韩国生物识别认证的市场规模已达到约3000亿韩元,从2012年至2016年间规模增长了两倍。乐天卡在支付阶段引入了手掌静脉识别,允许用户通过该认证进行无信用卡付款,这也是韩国首次采用生物识别身份认证技术的信用卡付款服务。此外,新韩银行(Shinhan Bank)手掌静脉认证系统和韩国金融通信与清算机构(KFTC)生物识别信息分布式数据管理中心也安装布放了手掌静脉识别系统。

  在支付清算行业的身份认证识别环节,手掌静脉识别技术的应用将有较大发展空间。例如,目前,犯罪分子往往利用复制银行卡、盗取密码的方式获得银行卡支付权限等手段来进行银行卡盗刷。此外,信用卡小额免密功能以及我国部分信用卡境外支付不需要密码的现状,使得遗失信用卡后存在盗刷风险。推广静脉识别有助于在支付时更好确认支付者的身份,非本人支付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减少银行卡盗刷风险。其次,在ATM机、银行柜台、零售终端等针对个人客户身份验证的环节,推广静脉认证后将省去验证银行卡、或扫描二维码等环节,消费者不需携带卡片、手机,也不需记忆繁多的密码便可完成支付,大大便利民众生活。

  发展静脉识别支付的建议

  (一)尽快制定技术标准

  新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必须做到标准先行。生物识别技术和金融科技发展如火如荼,需要相关监管部门、行业协会、技术公司通力合作,尽快制定纲领性原则。对于新兴业务和技术,需要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行业稳定和保障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角度,制定切实有效可行明确的规范标准,避免“行在法前”、无法可依的情况出现。

  (二)注重个人信息保护

  静脉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对于如何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传统信息保护不同,生物信息保护更具专业性和针对性,需要监管部门、执法部门与专业机构合作。个人也应加强防护意识,了解相关保护知识,防止个人信息被盗取的情况发生。

  (三)进一步提高识别精度

  目前识别精度最高的静脉识别模块的他人误识率低于千万分之一,即误识为他人的次数为每千万人中出现一次。但对于中国十亿级的人口规模,该识别精度仍不具备全面大范围投入身份验证的条件,需要研发机构进一步加强研究,将识别精度提高到亿级或十亿级以上,从而为手掌静脉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保障。

上一篇:手机NFC不止可以当公交卡 还有一些功能你可能不知道 下一篇:江苏首发电子健康卡 健康信息可与手机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