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的评价标准一直都是该领域从业人员所关注的一个热点。近日,Esri中国副总裁兼首席咨询顾问蔡晓兵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城市拥有着像人一样的鲜明特性。城市的地理位置,经济、人文等皆有不同,城市的发展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
最简单的例子,一线城市与二线城市,东部沿海城市与西部内陆城市,如果单用一套指标来判定这些城市谁比谁智慧,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对于现阶段国家制定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在蔡晓兵看来,它更像是一个指导性的方针。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总要有一些指标去督促、去引导城市的智慧化建设,以避免城市进行盲目建设。
但这并不意味着在这套评价体系中的得分高者,就一定是智慧的城市。至少在现阶段,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能对城市是否智慧做出判断的评价体系。由于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评价标准,智慧城市各领域的建设又多处于探索阶段,蔡晓兵认为,在评判某个领域的建设情况时,讲智能会更好一些,而不是总将智慧放在嘴边。
站在智能化的层面上,许多领域之间就能进行横向的对比,而不是空且大的“智慧”论道以智能交通为例,摄像头与传感器的覆盖率,自动控制与人工智能的普及程度,这些智能化建设都是实实在在的,并且是可以统计的。
如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技术飞速发展,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领域的“黑科技”不断出现,让无人超市、无人餐厅、无人银行等应用层出不穷。
在蔡晓兵看来,现阶段技术方面可以选择的余地有很多,可以相互替代的技术也有不少。所以,技术并不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主要突破口。反而在机制方面,由于各政府部门之间存在着数据壁垒与大量的数据孤岛,缺乏统筹规划更是让系统性的智慧城市建设变的艰难。
大部分的数据不能开放共享,有时甚至在同一个路口的摄像头与红绿灯都不能沟通,无法根据实时交通流量自动调节红绿灯。此外,数据的采集、开放、隐私保护制度,以及上文所提到的智慧城市评价体系改善等,都属于机制方面需要优化的内容。
蔡晓兵表示,机制方面的优化涉及到组织机构的改革,法律法规的建设,其中所需要克服的难题也比较大,有些问题是软性的,并不是一针见血就能解决的。智慧城市的机制改善,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未来的智慧城市,最终将会“以人为本”。智慧城市的建设应该更加注重生活在城市中居民的感受,将居民的反馈加入到智慧城市的评价机制中,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智慧城市的建设给人们带来的应该是方便而不是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