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流程:
1、打开微信扫描“卡亭”上的二维码,即进入 “卡亭深圳”小程序;选择“微信用户快速登录”即自动“充值深圳通”界面;界面提示请打开手机蓝牙,打开蓝牙后手机自动与“卡亭”连接配备。
2、将深圳通卡放置 “放卡区”,读卡成功后手机会自动跳转到一卡通充值界面,并显示当前深圳通的余额,选择想要充值的金额,点击支付。
3、支付成功后,请勿立即移开卡片,等待2至3秒设备进行写卡。写卡完成后系统会提示充值成功,并显示充值后的余额。
充值体验:
“卡亭”设备上有充值操作步骤,扫码后跟着提示操作即可,整个过程十分简单便捷,且耗时不足一分钟。
与以往体验的蓝牙自助充值设备相比,小编认为有几个亮点值得提一下:
1、除了鹏淘APP,该充值服务基于微信小程序,也就是说用户无需再另外下载APP也可以进行充值。对用户而言,充值并非重度应用功能,与APP内充值相比,基于小程序的即充即走轻应用优势更明显。
2、蓝牙自动连接配备,无需手动查找连接。
3、“卡亭”采用太阳能充电板供电,无需连接有线电源,在室外摆放不受限制。
据了解,“卡亭深圳”小程序的主体信息虽然为深圳市深圳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不过“卡亭”却是由深圳另外一家一卡通充值服务提供商所布设,用户在“卡亭”的每一笔充值交易,该服务商都要收取一笔手续费,而该手续费由深圳通公司承担。据悉“卡亭”在深圳还处于公测阶段,下一步计划全国免费铺设50万台。显然“卡亭”瞄准的是全国公交卡的充值市场,不过在公共交通移动支付发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这样的盈利模式能走多远呢?
公交卡充值市场陷入蓝海困境
作为公交卡的发行、运营机构,一卡通公司最初全权掌握线下充值业务。移动互联网兴起后,充值业务逐步从线下发展到线上,对于许多一卡通公司来说,其技术开发和运营能力有限,因而也愿意将部分充值业务交给了更专业的NFC/一卡通充值服务商。
从市场本身来说,公交卡充值业务是有利可图的,因为不论是乘坐公交地铁还是小额消费都需要预先充值,而充值业务对应的是发行将近10亿的公交卡,显然市场需求十分旺盛,因而也吸引了互联网巨头、创业公司等争相进入,例如支付宝在两三年前就已经支持许多个城市的一卡通充值。不过至今这片蓝海并未因为巨头的加入而火热,充值难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其背后映射的就是该行业迟迟找不到盈利模式。
“卡亭深圳”能否走得通?
一个平台,一个设备,公交卡充值业务的产业链其实并不复杂,但由于NFC手机一直未能普及,这就需要一卡通公司和NFC服务商铺设大量的自助充值设备,而由谁来为充值设备买单就成了这个行业发展的关键点。
以“卡亭”为例,据悉深圳并非“卡亭”的首个落地城市,在此之前“卡亭”已抢先登陆郑州、台州等。移动支付网了解到,虽然“卡亭”均由深圳喆行科技有限公司免费提供,不过在郑州,用户每使用“卡亭”充值一次公交卡需自行支付0.5元的设备使用费,而到了深圳设备使用费则由深圳通公司买单。
从一卡通公司的角度,每年店铺租金上涨、人工成本上升一直是其困境所在,开展互联网充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其经营成本,理应要为这笔服务买单。从用户角度,以往充值公交卡需要跑到指定网点,互联网充值业务上线后,在享受便捷的同时要支付一笔手续费其实也无可厚非。不过对于已经习惯了免费模式的用户而言,显然更意愿看到的是“深圳模式”,让用户从免费走向付费其实很难。
当然,从目前试点的情况来看,由一卡通公司买单的“卡亭深圳”模式是否可复制到全国还无法得知,毕竟没有谁规定这笔手续费应该由一卡通公司买单。另外,虽然公交卡充值的流水大,长期经营手续费也能达到盈利目的,不过可以看到的是“卡亭深圳”模式的前期投资巨大,而回报周期相对较长,一般的NFC服务商能否承受得住前期大量的设备投入以及长期的运营成本还是个未知数。尤其是这两年互联网巨头切入后,公共交通领域也开始进入移动支付时代,移动支付对传统公交卡市场已经开始形成用户分流,NFC服务商面临的冲击与影响也在加大,甚至有些已经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