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时尚、扫码支付、落锁停车……宛若一夜间,各路共享单车便火速占领城市的大街小巷,受到年轻人的推崇,引发热烈讨论。记者陈理杰摄
这边,共享单车风起云涌、轰轰烈烈;那边,作为一项政府惠民公益性工程,公共自行车的发展就有点“落寞”:去年年初,北京暂停投放有桩的公共自行车;去年年底,武汉公共自行车黯然退市;今年4月,福州宣布公共自行车停运……
观之厦门公共自行车,与市民相伴也4年有余。2014年,为解决岛内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厦门启动岛内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厦门又逐渐建成筼筜湖片区、前埔片区、湖里片区、莲前西路片区、金尚路片区及空中自行车道等公共自行车道路。然而,去年底以来,厦门公共自行车建设就鲜有新消息传来。
现如今,被15万辆共享单车包围,厦门公共自行车运营如何?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该何去何从?记者近日进行了多方面走访调查。
现象
公共自行车迎来退卡潮
刷卡存车、刷卡取车,公共自行车传统的存取方式,对只带手机出门的年轻人来说有点落后了。市民曾女士家住实验小学附近,共享单车出现不久,她便选择了退卡。
“办卡后我总共只骑了六七次,一是觉得站点离家有点远,二是感觉存取不太方便。”曾女士说,就连退卡也不太容易,她填写了详细的表格后,过了好几天押金才到账。
和曾女士有相同感受的市民不在少数。昨日,在江头e通卡代办点,记者看到两位女士正在退卡。市民小柳告诉记者,她住在吕厝,自公共自行车开建后,她期望着家附近能有一个站点,但到现在也未能如愿,“卡是几年前单位统一办理的,共享单车出现后,这张卡几乎没用了”。
记者获悉,公共自行车办理业务已在前日撤离市行政服务中心。目前,除天湖营业厅外,厦门公共自行车业务办理由市政置业、易通卡公司的7个代理点办理。记者从其中5个代理点获悉,3月16日至5月15日,5个代理点的“解约-补换”卡数为382张,“签约-补换”卡数为82张,“解约-补换”数已是“签约-补换”的近5倍。
走访
站点显眼却几乎无人问津
那么,市面上的公共自行车使用情况如何?昨日中午,记者在湖滨南路中山医院至百脑汇沿线看到,道路两侧各分布4处公共自行车站点,位置显眼,车辆充足。然而,沿线骑行者大多选择共享单车。
“以前经常骑,现在我只骑共享单车,已累计有1600多公里了。”市民陈先生家住百脑汇附近,在他看来,公共自行车车况差、车身重,有的座椅无法调节,偶尔还会出现刹车不灵敏的情况。
昨日14时,在嘉美花园附近的公共自行车站,记者看到两处站点均没有公共自行车,可官方微信查询显示站内有11辆自行车。在东渡路物质结构研究所站,偌大的空间仅停放了10辆车。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旁角落里挤着20辆共享单车。15分钟里,4位市民骑走共享单车,公共自行车无人问津。
公共自行车“遇冷”还体现在另一方面。在软件园上班的吴女士说,自从共享单车出现后,软件园的公共自行车更容易归还了,“以前早高峰时很难抢到停车位”。
心声
市民期待公共自行车转型
在市民小薛的心目中,相比共享单车,公共自行车有诸多优势。“刷卡取车对中老年人来说更容易接受。”小薛说,公共自行车更优惠,骑行1小时内免费。更重要的是,公共自行车有统一的停放区域,不像共享单车无序停放,影响市容。
苏女士是一名5岁孩子的妈妈,她告诉记者,公共自行车最便捷的地方在于有亲子款,她有时会骑车接送孩子上下学。
那么,1小时骑行免费、停放有序,还有亲子款,为何公共自行车仍不得市民“恩宠”?
“想说爱你不容易啊。这些年来,公共自行车没有根本性变革,占着城市交通资源,却没有真正起到作用,不受宠的原因归根结底是不够方便。”公共自行车的支持者小薛说,共享单车更适应年轻人的快节奏,他们不在意一两元钱,更在意体验感。此外,公共自行车的站点分布依然不够合理,无法真正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有问题何惧?最惧“弃疗”!】
自共享单车进入城市后,犹如搅乱了城中的一池春水。抛开共享单车的问题不谈,还在起步阶段的公共自行车确有点“生不逢时”,尚未做出反应,便已失去主要市场。
如今,走在大街上常能见到这样的画面:公共自行车站点占据道路大片风水宝地,但车有点少,反之,共享单车挤在角落,却密密麻麻。
当市民绕过公共自行车站点,选择一旁倒下的共享单车,还掏出纸巾擦了擦座椅上的灰尘,骑上车扬长而去时,有关部门不觉得这一幕略显刺眼吗?
城市公共自行车虽然是公益性的民生工程,但是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后,如今却门庭冷落,问题出在哪里?
公共自行车“遇冷”,共享单车的发展或为主要因素,但躲在这理由背后,一副受害人模样,并不值得同情。“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有问题何惧?最惧“弃疗”。不求改革创新,就算逃过共享单车一劫,未来还可能败给其他新鲜事物。
面对社会各界的关切,有的部门坚持闭门造车,甚至将媒体视为洪水猛兽,把善意视作恶意,深恐被曝光不利一面,实为可惜。
在笔者看来,某种程度上来说,共享单车是一面“照妖镜”,它的出现,让公共自行车暴露了其服务短板,某些先进理念和技术可以成为公共自行车未来发展的有益提示。但愿有关部门能重视问题,化竞争为动力,找出解决方案,促使公共自行车走出困境。
【运营部门避而不言】
时代在发展,各行各业都在面临改革创新。公共自行车是政府调配的公益性资源,面对强劲的市场竞争者,相关单位是如何对其进行日常维护的?目前运营情况如何?相关部门对公共自行车的管理有何新计划?是否打算在技术上有所革新?
记者了解到,目前厦门公共自行车管理运营由厦门市公共自行车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带着市民和读者们最关心的问题,晨报记者联系厦门市公共自行车管理有限公司,其媒体负责人拒绝记者采访,并表示采访需要经过上级单位同意。随后,记者又与其上级单位厦门市市政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联系,经过一天多的等待,对方表示话题较为敏感,暂时不方便接受采访,对记者提出的问题,同样讳莫如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