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马云爸爸提出新零售的概念后,零售界一时激起千层浪——共享经济、无人无界、O2O、场景化体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概念或技术的应用,使零售业的变革更加轰动。
「无人」已经成为新零售的一大热词。
2016年底亚马逊在美国推出了首家无人便利店,2017年国内涌现了以缤果盒子为代表的无数新零售创业公司。到了2018年,就已经出现了大量成熟的新零售商业模式。
经过近一年的发展,曾经站在风口上的无人货架,众多隐患问题集中爆发,如撤点、倒闭、裁员、闲置、恶性竞争等等。从目前无人货架发展现状来看,其独立生存能力不高。因为缺乏对消费群体的分析,或者说大数据的应用,造成了货架上抢手的产品时常断货,现货却不是消费群体的需求这一现状,货损率更是无人货架的致命硬伤。在这里我就不点名这些公司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百度。
事实上,无人零售除了无人货架外,自动售货机仍是亮点。也许很多人认为自动售货机已经过时,不会成为新零售领域的新星。毕竟,自动售货机在中国出现了二十多年也没有形成大气候。由于这本篇文章是要分析RFID,这些细节的数据就不去一一列举了.
一、无人零售柜主流的识别技术的共识
技术一:RFID无线射频识别通信技术RFID是附着在每一件商品上的电子标签,当用户购买商品时,传感器会识别商品上的电子标签,进行结算。可以预见到,以电子标签为媒介的RFID技术,拥有致命性的缺陷:当标签损坏或被用户撕掉时,用户即可免费获取商品。同时,为每一件商品贴上电子标签,将耗费巨大的人工成本。
技术二:视觉传感器技术基于视觉传感器的视觉识别技术,可以识别拿走或者放回商品的动作。该项技术的缺陷在于,用户在购物时,识别系统的的计算速度明显较慢,甚至有出错的可能。同时此技术对商品的大小、摆放、高度以及光照等环境条件均有较严格的限制,支持商品的品类也受限。
技术三:重力传感器技术,重力传感器技术通过传感器感应货架上的重量变化,以此来检测货物被取走或放回的行为。因该技术对于传感器灵敏度的高要求,使得设备需要频繁的校准维护;在面对重量相近的商品时,无法做到精准识别。
通过以上分析好像每一个技术都不是很靠谱,但是RFID标签是最灵活,也是现在应用最广的技术,盘货的时候可以做到瞬间盘货。借用某位行业大咖的话“我喜欢看到大家不喜欢RFID却又干不掉RFID的样子”,没错,就是这么自信。
目前很多无人零售柜都采用RFID技术,分为超高频和高频两大类,大多数无人零售柜都采用了高频RFID。
二、目前智能柜RFID高频(HF)
和超高频(UHF)方案优缺点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价格部分由于我签了多家友商的保密协议,因此只能给出目前可能行业内大家都了解到的信息,不能说的太详细,毕竟二师兄也是有身份证的人不想被打。表格里面均是截至目前已经批量出货的数据和现场反馈的结果,我对表格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智能柜实际现场使用情况我都有在微信朋友圈分享我的调研报告,大家可以查阅。
三、RFID需要面对的问题
虽然目前市面上商用的大部分智能柜是RFID,但不代表RFID就没有问题,以下几点亟需解决:
a、存放物品较多,标签重叠导致识别不了
b、金属物品干扰较大,识别稳定性受影响
c、标签作为耗材成本偏高,人工贴标成本增加
四、独家分析RFID在智能柜领域前景
下面是我体验的部分智能柜现场图。
回过头再看RFID究竟还能不能提升无人零售柜的价值,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对RFID从业者的建议是HF如何将成本控制下来,UHF如何提升稳定性,两者都必须想办法将标签防撕以及优化人工贴标等问题。
未来真正花精力在研发产品、考虑用户痛点的企业一定能在这波爆发中抓住机遇。始终坚信RFID是帮助某些细分领域解决问题的最好也是最合适的工具,唯有自身实力强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最终笑傲江湖。
RFID行业近年来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从业者是否能从中受益取决于自身的定位、产品的可靠性,以及对市场的分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