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Amazon Go二店开业,中国的无人便利店们怎么样了?
作者:本站收录
时间:2018-08-29 12:03:04
如果要举一个零售业拥抱人工智能的案例,大家脑海中必然会想到Amazon Go。这个由电商巨头亚马逊牵头的实体零售店,在极短时间内为无人零售行业内添了一把猛火。

  Amazon Go与中国

  近日,有消息称电商巨头亚马逊宣布Amazon Go在西雅图的第二家门店已经正式开业,这家新门店面积为1450平方英尺(约合135平方米),比首家旗舰店Amazon Go(1800平方英尺)面积略小些。

  相比于第一家Amazon Go开业,第二家店的落地并未在中国无人零售业内激起太大水花,想必是国内的“无人便利店”已经开了一家又一家,大家都有些审美疲劳,细想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第一家Amazon Go店的开业,给零售业带来很大震动,尤其是对中国的零售业来说。亚马逊Amazon Go“拿了就走”的理念传入国内后,赋予了我们巨大的想象空间。智慧商店、无人便利店雨后春笋般在神州大地探头,纷纷给自己贴上“无人零售”的标签。

  中国的无人便利店怎么样了?

  亚马逊不会想到,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重构零售业的构想,早就在大洋彼岸的中国掀起了一股新的创业狂潮。自2016年亚马逊正式提出Amazon Go的构想开始,国内的一些企业就已经开始了在人工智能+零售上的探索。除了阿里、腾讯、京东等行业巨头外,还有以简24、深兰科技和逗号智能零售等为代表的新兴人工智能企业。

  Amazon go带来了无人零售热,纵观国内的无人便利店入局者,简24或许最像Amazon go的“忠实模仿者”。该项目一开始便被认为是与Amazon Go模式最相似的无人便利店,其核心逻辑,即通过计算机视觉和复合传感器来实现“拿了就走”的购物体验。

  但是,在2017年10月首店开业时,“简24”识别准确度只能达到80%。在100平米的店内最多容纳10人同时购物。好在其通过不断算法迭代,到二店开业时,准确率已达到90%以上,这才勉强扳回一局。

  缤果盒子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无人便利店解决方案,从理念到技术无不体现其对无人化的理解。

  在技术迭代上,目前无人便利店多使用重力传感器等各种复杂的技术堆叠,严重影响用户体验,使无人便利店徒增“不便利”之实。然而,缤果盒子去年发布的智能零售解决方案,使无人便利店的落地更模块化、更接地气,全新的无人收银方案取代了此前被广泛使用的RFID技术,极大节省标签成本,且准确率超过99%,目前已大规模投入商用。

  据了解,缤果盒子已经先后与国内38个省、市、区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并且已经进入韩国、马来西亚、日本等海外市场,目前正稳步扩大市场规模。

  在Amazon Go未登陆中国之前,中国的无人店企业抢先在海外市场落地,更有一些“弯道超车”的意味在里头了。

  中国的无人便利店可以实现弯道超车吗?

  有业内人士直言不讳地评价“Amazon Go在未来两年内可能都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若非要探究Amazon Go现阶段的意义,我想那就是引发了世界对智能零售的关注,这一点在中国尤其明显。

  在智能零售方面对于科技的运用,使得无人经济能够在更大的区域得到扩展。人像识别、商品识别、自助支付等各种“黑科技”系统,让中国智能零售的发展一日千里。

  谦虚一点说,与亚马逊Amazon Go技术相差几个段位,但,不妨碍中国企业“先用最小成本杀入占位,再快速通过技术更迭”去升级换代的发展逻辑。毕竟市场很大,竞争也很惨烈。先在地理和消费者心智占位置才是硬道理。至少,现有技术能解决人工费用不断高企的难题。

  早在今天上半年就有报道称,亚马逊计划在2018年开设多达6家Amazon Go。亚马逊方面只确认计划正在制定中,而不会确认何时在这些市场推出。

  对于国内智能零售业的未来发展,业界对此褒贬不一。而在我看来,中国智能零售有实现弯道超车或者说有正在实现弯道超车的趋势。在此前。就有日媒报道称,中国企业的惯例是“先做起来有问题再改善”,而不是从一开始就追求完善的服务。就像简24CEO林捷说的那样“在未来五年内我是看不到智能零售的天花板的”。今后,我预计国内的无人便利店将逐渐得到改善。

  Amazon go代表了业内最高智能零售的智能标准,这或许是全世界所公认的。但,这并不妨碍中国的智能零售者们,边跑边换装备去跑马圈地,以应用去探索新边界。

上一篇:无钥匙启动到底是不是鸡肋?车主的答案让你意想不到! 下一篇:完成感应、支付、开锁的 NFC 是怎么运作?又有哪些应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