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无感支付时代来了,你知道怎么玩吗?
作者:剑来
时间:2018-10-09 16:54:00
目前无感支付在停车领域应用比较广泛,全国多个地区开始逐步开展高速无感支付试点,越来越多的停车场也运用了“无感支付”系统完成车辆缴费。

  在智慧出行领域,有两大场景为当前各大企业争夺的热点,其中智慧交通的场景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还有一个重要的场景就是智慧停车。

  近年来,我国智慧停车系统行业借鉴及汲取了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加上本身自主研发的新技术,渐渐的让停车场走向了无人值守的智能停车场。为了适用市场需求让用户有更多的选择,无人值守的停车场系统需要有一些智能化的功能,来满足车友们在不同场所的需求。

  目前无感支付在停车领域应用比较广泛,全国多个地区开始逐步开展高速无感支付试点,越来越多的停车场也运用了“无感支付”系统完成车辆缴费。

  无感支付服务的出现有效改善了找车位难,停车场出入秩序混乱,车主等待停车时间长等问题。无感支付的优势大,发展空间大,在未来又会是互联网流量主之一。

  什么是无感支付?

  “无感支付”停车技术是车牌识别与快捷支付双重技术高度整合的一项技术。

  车主首次使用前,通过相关手机APP、公众号等签约绑定银行卡账户与车牌号,开通免密支付,便可在进出签约停车场时,无需停车取卡交卡,无需扫码或现金缴费,实现车辆进出停车场自动抬杆和自动扣费。

  “无感支付”采用的是“车牌付”形式,这种更智能的“无感支付”模式,可以真正实现人、车、服务的无缝连接,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通行服务。

  在“无感支付”停车场景中,“智能判断和图像识别”是“无感支付”的基础。智能前端设备会自动判断动作、识别车牌、完成取证,然后利用APP提示车主当前状态,自动从车主绑定的账户里扣取停车费。

  如果把这一系列动作拆解的话,它涉及到的首先是视频技术,用摄像设备来识别车牌、分区管理停车场;其次是图像算法,采用深度学习架构与路侧细分场景结合。

  在业务逻辑上,需要充分考虑城市路侧应用特点,采用多级化、差异化设计方案,实现多级逻辑处理和大量的交叉逻辑,且不同的场景使用不同的交叉逻辑组合和分级处理组合,将机器输出的结果锁定在极高可信度区间。

  这一系列环节走到最后,才是消费者直接参与的支付系统,驾驶者通过把车牌与支付宝或微信绑定,并开通免密支付功能的方式,这一系列的流程结合起来,就是 “无感支付”。

  无感支付的应用

  无感支付主要应用在停车收费和无人超市中。

  停车收费

  智慧停车场,只要车牌绑定了支付宝,不用停车、不用卡、不用现金,甚至不用手机,车辆进出停车场时,摄像头会自动识别车牌,从车主支付宝中扣取停车费,这样就可以畅通无阻。

  这种新型的“无感”支付方式,将每辆车离开通行时间从10秒降至不足2秒,时间会比原来节省80%。停车无感支付为车主提供更多便利的同时,也将有效提升城市的管理效率。

  无感支付在智慧停车场景的应用

  从30秒左右的人工收费,到10-15秒的无人值守,再到2秒的无感停车,是技术的巨大进步,更是效率的提升。

  “无感支付”由于自动扣费、快速驶离等特性,可以大大减少车辆通行时间,提高停车场的车位使用率,提高车主停车体验,同时也降低了物业人工管理成本,减少现金管理,起到提质增效的明显作用,成为了解决大中型城市停车场使用效率低以及交通拥堵的有效方式之一。

  无人超市新零售

  作为新零售的巨头,阿里巴巴在诸多领域都拥有领先的技术,无感支付也不例外。新零售试验田——天猫无人超市让人拍手称赞。天猫无人超市展示了自己独特的科技魅力,它“浑身上下”都运用了很多先进技术,其中之一便是无感支付。

  天猫无人超市

  在无人超市中,当消费者“刷脸”进入门店之后,无人超市便会通过物品识别和追踪技术,与此同时,还会结合消费者的行为识别,来判断消费者的结算意图,当消费者购买完毕,通过智能闸门时,便可快速完成“无感支付”。通过节省结账时间,提高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无感支付技术已经成熟?

  “无感支付”概念并不新鲜,去年支付宝在上海浦东机场推出 “无感支付”停车场,让这一概念在交通出行领域快速落地。据支付宝官方数据,上海虹桥机场T1、T2航站楼日常总流量接近30000次,引入“无感支付”技术后,每辆车离开的通行时间从10秒降到了不足2秒,停车场整体效率提升了数倍。

  目前,上海浦东机场、深圳宝安机场、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停车场等陆续开通无感支付服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微信、支付宝、中国银联、民生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等巨头、支付机构均已纷纷通过与智慧停车企业合作、入股等形式,涉足停车场无感支付,抢滩万亿智慧停车市场。

  无感支付在停车场场景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应用,在走上高速公路之前,“无感支付”已经在全国多地停车场得到应用,而相同的技术方案,相似的应用场景,无感支付在高速公路却难以迈开脚步,除了体验上的差异,误扣、信息安全等问题也是无感支付的局限之处。

  首先,无感支付在上下高速时要求停车领卡、还卡,体验已经大打折扣。

  其次,由于车牌识别不可能达到百分百准确,就不可避免会发生识别错误的情况,从而造成误扣。

  第三,网络环境的不稳定性会较大程度地影响收费速度,可能反而会加重道路拥堵。在停车场体验无感支付时,不少车主就反映经常会遇到栏杆不抬、扣费延迟等情况。

  第四,无感支付都是基于免密支付,免不了要将个人身份信息以及车辆信息上传到网络端,这就为个人信息安全埋下隐患,甚至这些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有可能被第三方截取并利用。

  目前大部分已经开通了扫码支付的停车场,在征得停车场管理方同意的前提下,无需更新硬件,仅通过后台升级就可以开通“无感支付”。这或许意味着开通了支付宝扫码支付的各省高速路的收费站都可以迅速升级到“无感支付”。

  “无感支付”技术面临的真正挑战或许是如何防止利用假牌、套牌、跟车等的逃费行为。目前行业内也有一些应对方法,比如结合车牌、车型、车身颜色、车内摆件等特征识别技术,而且准确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当然,随着效果提升,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目前国内的“无感支付”停车场占比还相对较小,主要原因在于没能形成完整的生态。各个厂商之间的数据没能互通,车主无法获得连续完整的体验。这一问题在高速收费站同样存在,目前微信和支付宝分别在不同地区进行试点,但不难判断,随着规模扩大双方必然要寻找融合共存之道。

  和ETC收费的区别?

  “无感支付”这个高大上的概念常常让人忘记它的本质仍是不停车支付,其实借助ETC系统的不停车支付已经存在了很多年。那么在已经有了ETC的前提下,是否还有必要花大力气去推广基于车牌识别和移动支付的“无感支付”呢?

  ETC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在此仅指使用OBU的ETC系统,在高速上已经有成熟应用,目前有部分企业正在推动ETC走进停车场,但是随着车牌识别技术的崛起,ETC在停车场的应用不太乐观。而且ETC的模式比较“重”,首先用户需要办理OBU车载单元,可以线上预约线下安装,也可以去网点办理,有专门管理OBU发放的企业,北京有速通卡,在广东有粤通卡。其次,需要安装ETC的系统,且需要配置读取OBU的RSU设备。但ETC的好处是,目前已经拥有海量的用户,在一些公车应用上,OBU方便企业的费用报销。

  ETC虽然很方便而且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但渗透率只有38%左右,原因就在于其用户体验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功能单一、申请流程繁琐、开发票很麻烦、存在“黑科技”盗刷的风险等。这给了“无感支付”很大的发展空间。

  基于移动支付技术的“无感支付”,其优点在于非常开放、与社会应用结合紧密、操作简单,但如何与高速公路系统对接是横亘在它面前的一座大山。

  现阶段“无感支付”还无法对规模庞大、标准成熟的ETC造成竞争,但随着后者不断发展,二者的竞争不可避免。ETC目前正在不断完善自身的使用体验,但因为规模庞大、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一步一个脚印。

  “无感支付”发展迅速,但随着规模扩大一定会承受压力并遇到许多问题。比如未来要实现不停车支付就必须引入信用系统,如何将大部分信用分达不到要求的用户也引入到系统中,形成足够大的规模,是企业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问题。另外,能够享受足够大的优惠,也是决定“无感支付”能否与ETC竞争的关键因素。

  总结

  “无感支付”的普及,是“智慧停车”行业发展的结果,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与资本涌入,近年来“智慧停车”市场蓬勃发展,“停车难”的问题也似乎看到了解决的曙光,不停车收费是趋势,未来无感支付一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上一篇:2018年中国空调业盘点:格力、美的、海尔三巨头继续引领 下一篇:卡萨帝冰吧酒柜以多元化产品阵容稳居高端市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