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新疆地区,万亩棉田团团簇簇盛放枝头,只待农户前来采摘。相对于传统的人工作业,现在许多农户都更愿意用科技手段,来提升作业效率,节省相关成本。其中,在喷洒落叶剂环节,植保无人机正日渐成为主力。
不仅如此,在东北平原、在东南丘陵,无论是稻田还是果树、林地的施药作业,很多都已经由植保无人机包揽。短短数年内,植保无人机正加快颠覆传统农业植保模式,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了崭新气象。
刮起“智能农业”风
农业是一国根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了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让民众既吃得饱、更吃得好,各国都在大力推动农业变革,促进农业由机械化、自动化向数字化、智能化进一步升级。
目前,在农业领域,智能装备应用正趋于广泛。除了一般的自动化机械外,机器人、无人机等科技产品与农业领域的深入融合备受关注。特别是植保无人机的快速普及,更是刮了了一阵“智能农业”风,为农业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的驱动力。
植保无人机之所以能够受到农户的“热捧”,主要还在于其突出的应用优势。此前,人工植保方式不仅费时费力、成本较高,而且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同时还会导致药量超标,影响环境保护。现在,采用无人机植保,有效提升了作业效率和效果,还降低了成本投入,也能够助力环保。
因此,不仅无人机企业对于发展植保无人机兴趣盎然,政府也十分支持无人机植保作业的推广。并且,政府相关部门还出台了植保无人机购置补贴政策,鼓励飞防服务商和农户积极运用植保无人机,以促进农业植保模式升级,推动植保无人机产业发展。
在政府、行业、企业的协同推进下,市场对于植保无人机的认可程度不断提高,无人机植保作业也越来越普及。艾瑞咨询预测,到2025年,国内无人机市场总规模将达到750亿元,其中植保无人机将占据200亿元市场份额。由此可见,植保无人机应用将愈发广泛,市场前景也值得期待。
人工智能助力数据价值挖掘
植保无人机的价值不只体现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在实际作业过程中,植保无人机将根据地形、作物种类合理调整用药和路径,并在进行植保作业时收集相关数据,而这些数据的价值正逐渐体现出来。
如今,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前沿技术正加速崛起,并实现深入影响,对各行各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作为国家基础性产业,农业领域在发展过程中,与人工智能等技术之间的关系也更为密切。
一方面,植保无人机的发展不能止步不前。要想进一步提升植保无人机性能,发挥更好地作业功效,那么就必须在技术创新上继续下功夫。很显然,利用人工智能来加强植保无人机的自主飞行、路径规划、药量控制等能力是个不错的想法。
另一方面,植保无人机的价值还包括数据。要知道,在人工智能时代,数据的重要性得以充分体现。作为人工智能系统的“养料”,关键、精准、专业的数据拥有非常可观的价值。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除了帮助植保无人机获得更强劲的性能外,还有一大作用就是强化其数据收集、分析能力,并借用这些数据来创在新的、更大的价值。
当然,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不是易事,还需循序渐进地予以推进。未来,随着植保无人机飞控、电池等核心技术的持续进步,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越发紧密,其为农业发展所贡献的力量也将越来越大。届时,智慧农业建设将有望更快结出成熟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