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的互联网支付成为了中国人对外扬眉吐气的骄傲,在中国的大街小巷中你都可以看见小小的二维码贴在任何的商店中,随时都可以支付付款。可是在这两大巨头发展支付功能之前,当时的龙头老大中国银联和移动都在竞争手机支付方式这个问题。是的,在十年前,中国最流行使用现金和银行卡,对此,这个两个大佬一直再为手机标准的制定而斗争。
最先开始是银联推出的移动支付标准是国际通用的13.56MHZ,但是移动却很不服气,随后就用自己研究的2.4GHZ来代替,为了争夺这个标准,双方打响了战役,移动斥巨资入股浦发赢得了这场商战,然后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们俩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其中一个叫支付宝的小小公司突然席卷了这个支付市场。
为了等这个支付的许可证,支付宝按捺了三年,当拿下这个执照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支付宝就在中国拥有了超过一亿的用户,随后一路攀升,几乎无人能抵挡。只需要一个小小的二维码,不但能完成收款和出账的功能,还能让随时随地和朋友进行转账,对于优化、对于体验,支付宝都在不断的进行创新,就是为了让用户觉得更好用。
银联和移动是如何失败的呢?一起的根源都在于这两个国企老大太讲究牌面了,他们喜欢先定下基调,让人按照这个规矩做事,显然在刚开始是管用的,但是却没想到撞上了支付宝这种小市民思想的公司,正是因为它把更多的服务和精力都去关注了用户的感受,反而带动的了市场的发展,自然而然的让自己就成为了这个行业的行规。
其实从技术上来说,银联和移动甩支付宝、微信八百条街。支付宝和微信比银联和移动的实现成本较低,简单好用,但是从安全性能上来讲,NFC和RFID都比支付宝的更高,并且有着信号稳定的优势,技术的可扩展性要比支付者扫描二维码这个更高,因此在技术层面上来说,两者都能完美的打败支付宝和微信。
毕竟在使用快捷上,还是前者更好,例如使用NFC技术可以不用打开手机界面,只需要确定后金额后,把手机碰一下感应器就能完成付款,甚至能把身份证绑定在上面,然后在票务、防伪、交通等方面也能实现跟多的一体化,只需要一个手机就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