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深圳:城市级智慧停车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邓皓鹏
时间:2019-01-14 11:13:02
深圳在智慧停车上曾包揽几个“第一”:深圳是第一批推进城市停车场试点示范城市,深圳交委主导“宜停车”路边停车管理系统是全国最早实现APP自主缴费和全面电子收费的。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的邓皓鹏分享他对行业的观察和思考。

邓皓鹏:各位领导,嘉宾,上午好!很荣幸能参加今天的会议,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我们单位是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是国家发改委和深圳市政府共建的一个试点单位,日常工作是为深圳市发改委提供一些支持。本人有幸从去年到现在参与了深圳市城市停车试点工作的一些编制研究,加上我一直也在跟踪深圳市停车建设的工作,很荣幸进入停车行业跟大家交流分享。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关于城市级智慧停车的一些思考。我的介绍包括三部分:一、基础与挑战;二、蓝图设想;三、探索与思考。

一、基础与挑战

1.深圳城市级智慧停车建设的基础

深圳在推进城市级智慧停车建设工作中,起步算比较早的。深圳交委主导的“宜停车”路边停车管理系统是全国最早实现APP自主缴费和全面电子收费系统的 ,对深圳路边管理效率提升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路边泊位覆盖了3.5万个,覆盖到深圳原特区内外,有效的用户数已经覆盖了全市70%的车主。这为日后开展城市级工作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从2016年以来,深圳市交警局在推进停车场联网监管系统工作,推进全市经营性停车场系统的信息互联和实时数据报送,在推动公众信息服务,交警局联合一些企业做停车信息服务工作,目前也取得良好的效果。

互联网停车方面,深圳的活跃度也比较高。深圳市的互联网停车平台有十家左右。比较知名的包括蜜蜂停车、小猫停车等公司。 根据初步调查统计,深圳市在互联网停车平台市场份额上排名前五的停车APP能覆盖80%的经营性停车场。因此,深圳要做城市级智慧停车平台,路外停车也具有一定基础。

孙会长刚刚讲到停车产业链问题,深圳在这方面结合当地产业特点,停车产业链条比较完整,各环节企业发展壮大,创新能力强。在各环节,包括上游规划建设、中游设备安装到下游运营管理,都有非常强大的企业支持。比如上游有深圳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中游设备安装有捷顺、怡丰停车等;下游运营管理方面也在不断加强,培育本土化的运营公司。

2.深圳城市级智慧停车建设的挑战

(1)资源分散化(Decentralization)

资源分散化,小而散,空间分裂、建设模式造成的固有格局。深圳市根据去年停车大调查数据看,深圳市9000多个停车场,包括经营性的和非经营性的,超过一半停车场的泊位数少于100,提供的泊位数只占到全市10%。从运营角度看,是资源排他性、独占性,产权多元化。全市经营性停车场来看,排名前五的运营企业行业集中度可能不到5%,在北京的情况是10%-15%左右。 在日本,一家停车场最大能做到停车场运营的10%以上。资源分散为城市级智慧停车工作带来非常大的问题,包括在做资产归集和运营管理,包括现在做一些信息化的互联互通工作,以及培育一些专业化的运营企业,都带来非常多的困难。

(2)行业无序化(Disorder)

行业无序化。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方面是行业智能化水平参差不齐 ,据不完全统计起码有15%以上的停车场采用的是人工填单方式。第二方面是技术标准非常不统一 ,现在深圳有十几个APP,是信息孤岛,不能互联互通。第三方面是停车市场无序化开发 ,从2015年资本涌入停车市场到现在资本寒冬,不是非常有序,比如智能化设备全部铺开,怎么实现长期的有效运维值得我们思考。

(3) 产业链割裂化(Dissever)

产业链割裂化。深圳市城市停车产业规模现在达到了200亿左右,我们的目标是突破千亿 ,离这个目标还有一点距离。未来的突破方向是加强产业链之间的联系,防止产业割裂化。只有产业链各个环节形成良好的互动和联动,才能整体输出,把优势发挥出来。

二、蓝图设想

1.深圳城市级智慧停车产业发展蓝图展望

深圳市要打造城市级智慧停车产业蓝图,必须从刚才的“3D”挑战中转为“3S”发展模式,分别是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

(1)规模化

规模化是推动智慧停车产业化发展的基础。规模化,无论是城市级的体量要求还是停车产业发展的要求方向,规模化首先是基础,是实现标准化和专业化的前提。对于智慧停车产业化发展,规模效益体现在价值、标准、技术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我们都认识到停车数据不仅服务于停车场本身,后面更多是互联网的用户和场景,价值非常高。现在大多数平台企业,最后汇聚的一些停车用户数据可能只占总数据的10%、20%左右,只要能把体量提到50%、60%以上,整体的价值将会非常高,有价值的规模性。

第二方面,标准化、规模化管理怎么样实现?只有在运营资源能更大规模的统一范围内。

第三方面,对新技术应用也一样,只有在统一的平台和标准上,才易于推动一些新技术的落地和应用。

从这三方面来说,深圳从物理层、运营层、数据层对规模化产业有一些目标。底层,物理层面的整合,空间上非常难实现,只能从时间上考虑,通过停车资源开放共享,提高泊位资源利用效率。运营层面,通过运营资源优化整合,降低停车管理成本。如果从5%提高到10%甚至20%,是不是能进一步降低运营管理成本?数据层面,互联网为停车行业带来非常多的新思维,数据价值是大于资产本身的价值。

圳智慧停车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愿景:数据层,以政府数据资源汇聚为突破口,实现城市级智慧“停车一张图”,以市场化方式促进数据价值的增量交换。物理层,成立市基础设施投资平台,以政府投资停车资源统筹优化为先导,培育专业化程度高、规模化的停车经营企业。物理层,制定停车资源共享利用的工作举措,适时引导和推进片区停车资源错时共享和高效使用。

(2)标准化

标准化包括两个方面,标准制定和标准落地。从其他城市来看,比如上海,标准是先行的。标准包括一些平台的功能导则、数据传输与安全、业务信息交换等方面标准体系;标准制定是一个基础前提,但标准的落地才是更重要的,我认为推动标准的落地有两个方面,一是参考其他城市的经验,出台一些推动标准落地的政策支撑法规,比如很多城市采取在经营停车场进入管制,把停车场信息联网标准化作为进入的管制手段。二是标准的落地应该是有组织性的,应该通过统一的组织实施,统一改造认证,提升标准的信息化改造,才能快速推动标准落地。在这两项工作上,希望达到统一技术标准,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各个方面的互联互通。也希望借机把行业技术标准提高到比较高的层次,推动产业的升级发展向高端化和品质化的要求来发展。

(3)专业化

专业化,首先要加强专业化的细分深耕、促进产业链条合作。这里有两个板,短板和长板。我们希望深圳市停车产业链条能有一体化发展思维,通过优势带动思路,结合现有资源和平台,来补产业的短板。长板理论,深圳市城市停车的各环节都要把每一个长板做到最好,使长板形成合理。针对一些比较典型的场景,比如公园、医院,形成停车产业全链条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实现优势产能输出。产业链的合作需要功能性平台在项目开发、投融资、运营管理、资源整合方面都能提供一些全方位的合作对接。

2.深圳城市级智慧停车建设框架设想

(1)城市级停车云平台

最重要的是明确定位问题,有三点:1)公益性。城市级平台的要求,政府提供的是公共服务,定位肯定是公益性的,政府要为这个公益性平台进行投资建设;2)基础性。正因为公益性的,应该跟市场的服务有支撑和互补关系;3)城市级智慧停车云平台不应该是一个孤岛,应该具有开放性,能支持更大范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

(2)停车数据采集

城市级的数据汇聚,路内+路外;对于数据采集方面,要有组织有序,渐进式的开发与采集策略。首先要实现道闸级的标准化采集,从试点做起,做车位级别的精细化改造,来推动停车的高端技术发展和应用。

(3) 智慧停车应用

我们不仅应该面向市民、面向企业,而且应该为企业本身的运营和服务优化提供一些数据支持,从而打造一个全方位的互联网停车服务体系。最后我们希望形成美好的蓝图,一张图尽览全景停车资源、一帐号智享多方停车服务,一大脑洞察精细停车治理应用体系。

三、探索与思考

1、深圳城市级智慧停车建设的探索

简单回顾一下深圳智慧停车建设的政策背景。 深圳是国家第一批推进城市停车场试点示范城市,两个重点试点方向之一是智慧停车,也是建设停车信息平台。

2017年9月深圳市发改委发布了《深圳市加强停车设施建设工作实施意见》,2018年1月《深圳市新型智慧停车建设2018年实施方案》里要求构建全市停车一张图,并普及全市智慧停车。6月份发布了《深圳市停车设计建设规划(2018-2020)》,提出了“推进停车场智慧化标准化改造,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交换机制,逐步实现全市停车系统互联互通。”专项规划里也给出了非常大力的财政支持,全国层面也算比较大力的支持。深圳市政府直接投资的额度大概是8.86亿元,公共停车场标志系统牌项目建设0.18亿元,智慧停车云平台系统建设项目0.46亿元,智慧化标准化试点项目0.22亿元,全市公共停车场智慧化改造项目包大概8亿元。

数据标准方面,参考了国家和其他一些先行城市的基础上,在持续开展数据编制工作,目前取得良好进展。 今年有两项地方标准将公开征集意见。以上是我们目前一些工作进展,下面结合未来工作的要求谈一些思考。

2、未来推动深圳城市级智慧停车工作的思考

(1)打造网络化的竞争合作生态圈

未来推动深圳城市级智慧停车工作的思考,首先要打造网络化的竞争合作模式。从其他产业来看,我们认为许多产业都会从个体化竞争走向网络化竞争阶段。个体化竞争会产生非常多的同质化竞争问题,难以构成良好的合作模式。在网络化阶段,我们希望企业之间以互联网合作的方式,形成一些结构化的组织,避免一些无效竞争,加强网络化内部的合作和共享。 深圳一些企业在做这方面的尝试,我们也非常乐意看到这些企业来形成合作网络。只有在这样一个合作网络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推动城市级智慧停车信息资源共享,能扩大数据资产的价值,同时能更好的实现产业链之间的分工和合作。

我们认为停车产业不等于停车,停车产业化不等于停车的市场化,需要政府引导,也需要一些平台的支撑。 今年上半年,深圳市停车产业化联盟已经成立,这是一个开放性的组织,希望更多企业加入这个组织,为深圳的停车产业发展提供力量和支持。从政府层面,希望充分发挥产业化桥梁枢纽作用,充分对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推动联合创新和打造合作共赢的平台。

(2)构建“用者付费”的市场运行机制

我们认为城市级的智慧停车不是建设了就可以,而是需要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特别是平台的可持续,这里面最重要的是四个字是“用者付费” 。大家都意识到停车数据是有价值的,而且停车场本身是稀缺资源,数据也是稀缺资源,很多企业是在挖矿的过程,挖矿需要付出很大的人力资源成本还有其他的运营成本。所有的数据使用者在使用数据时,应该为使用的产品付费,才能够推动智慧停车市场的良性循环, 才能促进停车运营的升级改造。我们认为用者是广义的用者。车主为了获得更便利的服务信息,能更方便的出行,所以应该付费;商家,通过停车场数据实现精准营销,从中获益,应该付费;政府,利用停车数据进行交通拥堵治理、乱停车治理,大大提升政府管理效率,政府也应该适当为停车数据付费。只有实现这样一个用者付费的机制,才能够促进信息平台的可持续,才能推动整体城市级的智慧停车建设。

在调研情况看,智慧停车平台本身面临非常大的问题是数据接入和数据信息化改造维护问题。很多城市采取的措施是通过强有力的政策手段推行,我们认为未来在这个工作中,除了政策措施,还可以使用“用者付费”的市场化手段来促进市场化的数据交换和共享。

(3)促进智慧停车产业技术业态创新

深圳市作为试点示范城市,它的重要思路是通过应用示范项目作为牵引,推动产业创新,推动高端技术业态创新的落地。《停车设施专项规划》提出三个试点项目:深圳国家工程实验室大楼停车场、深圳北站停车场、深圳宝安机场停车场。深圳北站停车场打造了全国首个无人值守交通枢纽车站。未来将会设立更多的试点项目,为技术创新提供服务,也希望能做更多尝试,比如是不是可以把无人驾驶引入到停车领域做一些试点。欢迎各位优秀的企业把最前沿、最先进的技术拿到深圳来试点示范,为深圳的智慧停车建设做出贡献,出谋划策。

我今天的介绍到此,不正确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上一篇:从吴晓波跨年演讲,看智能锁行业2019如何横行市场 下一篇:潍坊部分公交线路实现扫码支付 市民可这样“尝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