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包括政府主导型、企业自建型和第三方认证型三种。如农业部的牲畜耳标标识计划、商务部的肉菜追溯系统、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的食品安全追溯平台以及各省自建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食品生产企业可追溯系统等。
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是一套利用自动识别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帮助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监控和记录食品原辅料、包材、生产加工、出厂检验、仓储运输、销售、消费者使用等全过程关键环节的信息,并把这些信息通过互联网、终端查询机、微信、电话、短信等途径实时呈现给食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综合性管理服务平台。
食品追溯常用方法
产品标识方法:产品标识方法包括牲畜耳标(标牌)、纸质档案、一维码、二维码、RFID电子标签、DNA指纹技术、虹膜识别技术、其他超微分析(同位素指纹分析、矿物元素指纹分析、有机成分分析、微生物菌群分析)等。信息采集方法:信息采集方法包括利用无线传感网直接采集环境信息、利用智能化视频监控记录信息、利用RFID电子门禁系统记录操作员、手机拍照记录在记录卡上、检测报告电子化等。终端查询方法:终端查询方法包括电话查询、网站查询、手机二维码识读、手机APP订阅、微信公众号查询。
食品追溯主要技术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依赖于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数据库、云计算、信息识别与采集技术等相关的信息技术支撑。信息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大数据管理和全产业链追溯。通过联网互动,对众多的食品安全信息进行转换、融合和挖掘,实现食品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完成食品供应、流通、消费等诸多环节的信息采集、记录与交换。
无线射频技术
无线射频技术(RFID)也称电子标签。具体而言,就是在食品包装上加贴一个带芯片的标识,产品投料、进出仓库和运输过程中自动采集和读取相关信息,产品流向记录在芯片上,为后续产品流向追踪奠定基础。与传统条形码识别技术相比,无线射频技术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实现快速扫描。RFID辨识器可同时辨识读取数个RFID标签。二是体积小型化、形状多样化。RFID在读取上并不受尺寸大小与形状限制,不需要为了读取精确度而配合纸张的固定尺寸和印刷品质。RFID标签更可往小型化与多样形态发展,以应用于不同产品。三是抗污染和耐久性。传统条形码的载体是纸张,容易受到污染,但RFID对水、油和化学药品等物质具有很强的抵抗性。由于条形码是附于塑料袋或外包装纸箱上,所以特别容易受到折损;RFID卷标是将数据存储在芯片中,可以免受污损。四是可重复使用。条形码印刷后无法更改,RFID标签则可以反复新增、修改、删除RFID卷标内储存的数据,方便信息的更新。五是穿透性和无屏障阅读。在被覆盖的情况下,RFID能够穿透纸张、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属或非透明的材质,并能够进行穿透性通信。而条形码扫描机必须在近距离而且没有物体阻挡的情况下,才可以辨读条形码。六是数据的记忆容量大。随着记忆载体的发展,数据容量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未来物品所需携带的资料量会越来越大,对卷标所能扩充容量的需求也相应增加。七是安全性好。由于RFID承载的是电子信息,其数据内容可经由密码保护,使其内容不易被伪造及篡改。RFID技术是一个方便有效的食品安全追踪系统解决方案,可以用来标识和跟踪产品的来源,采用RFID技术相当于为食品颁发了一个“电子身份证”,即RFID电子标签,根据电子标签建立数据库,实现了“从农田到消费者”的全过程信息数据跟踪和溯源,有利于加强食品事前风险防控。
一维码技术
一维码技术即条形码加上产品批次信息(生产日期、生产时间、批号等),具体而言是指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用以表达一组信息的图形标识符。最常见的一维码有EAN条码、128码等,而在商品上最常用的是EAN条码。EAN条码既是通用的商品条码,也是目前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商品条码。其一般由前缀(代表国家)、制造商代码、商品码、校验码四部分组成。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信息数据的产生,一维码信息容量小、密度低,已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并且一维码需要外部数据库的支撑,大量数据信息储存在后台数据库中,在没有数据库和互联网的情况下,一维码的使用会受到限制。在食品行业,使用一维码加上产品批次信息,基本不增加企业的成本。
二维码技术
二维码是比一维码更高级的条码,是用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的规律在平面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常见的二维码码制有Datamatrix,QR码、PDF417码、汉信码等。在食品物流中应用二维码,包括入库出库管理、仓库管理、货物配送。在入库时,读取商品上的二维码,同时录入其存放信息,可以查看是否重复录入。在出库时,读取商品上的二维码,可以确认信息并更新库存状态。在仓库管理中,二维码既可以用于存货盘点,也可用于出库备货。货物配送方面,可以利用二维码自动检验订单配送情况。二维码数据容量更大、占用空间小、具有抗损毁能力,且二维码的造价并不高。现在很多厂商将商品信息使用二维码呈现出来。此外,一维码只包含数字和字母,而二维码则能存储汉字、数字和图片、音频等信息。目前,二维码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的追溯。比如,二维码在乳制品追溯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产品配料信息、标签信息、生产工艺、成品信息、检测报告信息等。二维码因自身带有防伪功能,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更有意义。比如,在食品生产许可证二维码中记载生产经营者名称、社会信用代码、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生产地址、经营场所、仓库地址、主体业态、许可证编号、有效期等相关信息。只要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了解生产者的基本情况等信息,食品生产者也可以将二维码印刷在食品包装或者公布于网络销售平台上,方便消费者监督和查询。消费者可通过智能手机微信扫描乳粉包装上的二维码,查询平台网站,就能看到某乳制品生产企业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生产日期、批次、生产许可证、配料表、乳粉诚信评价、消费者指南信息、质检报告等与选购乳粉息息相关的信息。有了这些丰富的信息,消费者购买时更有针对性,也更放心。同时,查询的记录都会保留在追溯系统内,一旦产品需要召回,乳制品生产企业就可以直接发送短信给消费者,实现精准召回和快速赔偿,有效维护了消费者权益。
追溯系统就像人的身份证查询系统一样,电子标签和一维码、二维码,本质上就是产品的一种身份认证,能够真正实现“一品一码”。这项技术在节省大量人力的同时,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有利于食品生产企业实现“精准追溯”和“精准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在线赋码技术
在线赋码即通过打码设备在食品生产企业包装现场为食品外包装加载产品物流身份码。打码机分为油墨喷码机和激光打码机两种,可按实际需求选型。身份码可以以数字、一维码、二维码等方式组合体现。应用打码设备主要为单品加载身份码信息,对应的大包装可通过打印标签、在线喷码、在线采集等模式实现数据加载,并通过在线赋码数据对应系统实现多层包装间的数据关联应用。通过喷码机实现赋码,成本低廉,兼容性好,既能满足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行业的需求,又能满足半手工半自动化行业的需求。通过与批号相结合方式实现身份码加载,同时以激光打码设备进行烧刻(永久标识),可以保护身份码不被破坏。目前在食品生产销售领域,应用食品安全追溯系统防止假冒产品非常普遍。采用先进的赋码技术,如激光烫印防伪标签、赋码贴标和激光打码,能够有效防止不法分子生产、销售假冒产品。
MES智能化信息追溯系统
应用MES智能化信息追溯系统,能够有效实现食品生产全过程记录的自动生成、配料工艺和生产过程追溯、设备清洗记录自动生成、设备状态自动查询、能源耗用信息自动查询等功能,完成了生产计划的电子分解和原料的批次传递。
生产批次批号与追溯管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应合理划分记录生产批次,采用产品批号等方式进行标识,以便于产品追溯。没有产品批次和批号,就无法实现食品可追溯。因此,产品批次和批号对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至关重要。批次、批号和生产批号的概念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追溯信息记录规范的通知》规定,本规范中的批次,是指按照同一产品配方,在同一条生产线、一个生产周期内、一次投料、一次连续包装,以相同工艺持续生产出具有预期均一质量及稳定性的一批成品。《糕点通则》规定,同一班次、同一批投料生产的同一品种的产品为一个批次。《焙烤食品预拌(混)粉》规定,同一班次、同一生产工艺、同一品种的产品为一个批次。
同一批次的产品必须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生产、包装并独立出厂销售,此批产品的质量特征才能是具有均一性的。生产同一个批次产品,可能多天完成,也可能一天完成。焙烤食品(面包、糕点、饼干)的生产,一般情况下,同一个批次产品在当天即可完成。但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工序复杂,一般在同一天无法完成同一批产品的生产,只能以一个生产周期来计算,而且不同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对批次的规定也不一样。食品生产批次一般按天计算最理想,也就是以每天生产的产品作为一批,这样可以更有序、有效、方便、精准地进行追溯。
批号是指食品生产企业产品出厂时的编号,批号一直伴随着该产品到消费者手上。批次和批号管理是国内外对包括食品在内的各类产品进行质量追溯和精准管理的通用做法,对于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水平和效率、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生产批号是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一般由生产时间的年、月、日各两位数组成,但也有例外。有效期是从生产日期(以生产批号为准)算起的,因此根据批号就可知所购买的产品是否在有效期限之内。没有批号,产品就无法实现可追溯。如20171012-1,表示2017年10月12日,第一批。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虽然原料和工艺相同,但每一批投料生产出来的产品,在质量和性能上还是有差异的,所以每一批产品都有相应的批号。通过生产批号可以有效识别和管理原辅料、包材、半成品、成品、产品流向,并使产品品质可追溯。生产批号是实现批产品历史可追溯性的必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生产者的质量方针和质量控制水平。根据生产批号和相应的生产记录,可以追溯该批产品原料来源(原料批号、经销商等)、食品生产过程的历史(配料、加工、包装、出厂检验等);在食品加工过程完成后,根据销售记录,可以追溯食品的市场销售去向、食品进入市场后的质量状况,可以控制或召回该批食品。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来说,可以依据该批食品的监督抽检情况及使用中出现的情况实施食品质量安全监督和控制。
食品、食品批号与生产日期的关系
食品批号作为食品包装标识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涉及食品的生产时间和批次,还涉及食品的销售、使用及食品监督管理等多个环节。生产批号一般分为供应商批号、原辅料批号、包材批号、半成品批号和成品批号。供应商批号、原辅料批号、包材批号、半成品批号都要与成品批号相互关联,才能实现可追溯。所有的产品有唯一的代码,并且每批产品有唯一的批号,才有可能实现可追溯。
实行批次批号管理与追溯管理的意义
有利于食品安全监督部门进行精准监管。如果所有的食品都进行了批次管理,监管部门发现某食品、某批次存在问题,即可针对该批次的产品依法开展调查,找到导致问题食品的真正原因和责任者,而不需要对所有食品进行盲目的检查,降低了监管成本,提高了监管效率。
有利于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精准管理。对食品进行批次管理,所有的食品就像有了电子出生证和电子身份证,不同批次的食品就不会混淆,即使同一个生产企业的其他批次的产品出现问题,只要该批次的产品经过确认没有问题,生产企业就不需要召回和销毁,从而减少生产企业应对质量安全事故的压力,也减少了食品的浪费。
有利于提高食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管理效率。在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仓储及销售等所有环节,只要记录该批次产品的详细信息,一旦出现食品质量安全事故,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就可以根据食品的批次来追溯出现问题的环节,及时应对和处置,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有利于夯实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基础。食品生产管理主要以批次作为管理单元,同批次的产品因为生产原料、生产条件、生产工艺相同,具有同质性。批次追溯就是同一批次的产品使用同一追溯码进行追溯。实践证明,我国现阶段食品质量安全以批次(号)追溯非常有效,具有统一性、唯一性和可操作性等优点,符合我国食品生产实际和管理特点,能够满足食品可追溯管理的现实需求以及发展趋势。既符合我国国情,也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对于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批生产记录与食品可追溯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追溯信息记录规范的通知》指出,生产企业以实际生产日期为基础进行批号唯一性编码,将记录信息整理归档建立批生产记录,批生产记录作为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原始记录,统一归档保存3年以上。
批生产记录作为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最完整的原始记录,在婴幼儿配方乳粉以及其他食品的生产过程中控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风险,以及实现食品安全可追溯至关重要。批生产记录是产品出厂前质量安全确认的依据,是产品生产工艺规程回顾性验证的数据库,可用于指导生产实践,可揭示设备运行的真实情况,为处理客户投诉提供依据。批生产记录还具有提供审核证据的功能,便于日后参考,便于汇总、分析、纠正和预防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也能够体现企业员工履行工作职责的情况。
通过推行批生产记录制度,可以使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精准管理能力和产品可追溯能力,同时能够促使企业发扬工匠精神,严控产品质量,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