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已经在全球签下了40份5G商业部署合同,但没有一份合同来自中国内地。
在4月16日的华为2019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表示,截至4月15日,华为已签订40张5G商用合同,目标是帮助客户构建更简单强大智能的5G网络,使用创新技术。
而根据华为5G产品线总裁杨超斌介绍,这40份5G商业合同,只有一份来自中国香港。其拿到的5G合同有23份来自欧洲,10份来自中东,6份来自亚洲,还有1份来自非洲。在中国内地,华为做了很多5G测试,但都不是商用。
在全球都具有5G技术优势的华为,却没能获得中国内地运营商在商业订单上的支持,难免让人感到意外,其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
在华为2019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方面并未解释其未从内地三大电信运营商手中获得商业订单的原因。
寻找中国创客(ID:xzzgck)通过采访发现,运营商们不是不想跟华为签商业合同,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目前国内还没发放5G牌照。
“我觉得是时间表还没到。”有关注5G领域的投资人告诉寻找中国创客,“运营商现在都是在极小范围内测试,牌照也还没发放,所以现在华为没有(中国内地)订单并不奇怪。”
有接近华为内部的人士直接表示,目前华为5G设备在国内其实出货量很大,但大都是用于实验和测试。据数字中国报道,因为实验性质和国家确定的实验范围等都有明确要求,有没有牌照没有太大的区别。
而由于国内目前尚未颁发5G商用牌照以及临时牌照,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以及其他参与5G建设的通信商尚不能签署5G商业订单。
实际上,就在不久前,中国移动刚刚公布首批5G订单竞标结果,中标者包括华为、爱立信、中兴通讯、诺基亚、大唐,其中华为250站5G基站、爱立信110站5G基站、中兴80站5G基站、诺基亚和大唐各30站5G基站。这一中标结果,也基本代表了各大通讯设备公司在全球的市场格局。
据《经济观察报》援引通信行业分析师武超的观点,就目前全球5G设备商的份额占比来看,华为和中兴通讯占比加起来近一半,爱立信份额接近27%,剩下的主要是诺基亚。国内市场份额方面,爱立信和诺基亚目前各占比10%左右,其余份额主要由华为和中兴通讯占有。
根据公开资料,目前除华为有40个5G商业订单外,诺基亚已经与16家运营商在全球30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签署了30个5G部署商业合同,爱立信在全球有18个可公开的5G商用合同。
“大家普遍认为华为在5G上有技术优势,这主要体现在专利数量上。”前述投资人告诉寻找中国创客。
5G牌照,确切地说,就是5G移动通信经营牌照。
就像机动车上路首先要有车牌一样,对于一些新兴行业,我国也有特种营业牌照的管理,以此来规范新兴行业的行为准则,移动通信业就包括在内。有了授权,才可以依法进行商业活动。
机动车挂牌是为了加强管理,给电信运营商颁发牌照也是为了统筹调配有限的资源——频段。
无线电发明之初,并没有所谓“牌照”。但随着相同频段间无线电设备的增加,电磁信号干扰也越来越多,各国政府开始着手干预,建立频段授权机制。在我国,直接负责这一牌照发放工作的是工信部。
在美国、欧洲等地,5G频谱牌照通常采取拍卖的形式。对于通信运营商来说,拿下5G牌照就相当于获得了下一代移动通信竞争的入场券,所以竞拍成交价格不菲。去年秋天,多个波段的5G频谱拍卖为意大利国库贡献了令人瞠目的65.5亿欧元(约75.6亿美元)。
而在我国,由于运营商均属国企,并未采用拍卖的方式,而是由相关部门统筹分配。
一方面,在2019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胡厚崑预计,5G时代用户达到5亿只需要3年。而到2025年,全球会有650万5G基站,28亿用户,覆盖58%的人口;另一方面,中国5G牌照发放时间点一次次滞后于预期。
2018年11月,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今年年底,我国有可能发放5G牌照。”而时至今日,国内5G牌照尚未颁发。
最新消息是,3月28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将根据终端成熟情况,估计于今年适时发放5G牌照。
除了终端成熟度外,运营商的态度,可能也是导致牌照发放一再晚于预期的原因之一。
根据3月21日中国移动发布的年报:2019年,其资本开支预计为1499亿元,相比2018年1671亿元的资本开支数目下调10.3%,这一数值不包含5G投入预算。若包含5G预算,则2019年公司总的资本开支仍不会高于2018年。
也就是说,中国移动2019年5G投入不会高于172亿元。这一投入远低于分析师此前预测,据FT中文网报道,该投入金额约为花旗集团电信业分析师刘斌(音)预期的一半。
第一财经日报的报道称,运营商对5G发展的态度依然矛盾:一方面,传统业务增量不增收,寄希望于5G带来新的变化;但另一方面,4G的投资尚未完全收回,5G的商业模式仍在探索。
前述投资人告诉寻找中国创客:“运营商现在态度都挺暧昧,4G已经能满足绝大部分需求,而且投资了那么多,他们肯定想延缓4G的生命周期,不想那么快上5G。运营商也在博弈。”该投资人还透露,业内有消息称,国家有意扶持第四家运营商,而且这家运营商会有民资入股,譬如小米、BAT等,但不会是华为。“没有人可以又做设备商,又做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