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来临给很多领域带来了发展机遇,而eSIM功能在5G环境下将解放出它曾经被限制的威力。
经历了SIM卡剪卡、microSIM卡、nanoSIM卡,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手机再也不需要这些实体卡片了呢?
2019年3月29日,中国联通召开了主题为“联通eSIM 无卡更自由” 联合首销合作启动大会。会上中国联通宣布将eSIM可穿戴设备独立号码业务从试点拓展至全国,并公布了首批eSIM产品合作品牌。
eSIM替代SIM卡的时代即将来临。简单来说,eSIM 就是将传统SIM卡电子化。普通的 SIM 卡是有实体芯片的, 而eSIM卡则被内嵌在电子设备中,对于用户来说只是一个数据文件。这意味着1号将可以支持多终端同时使用,设备不插卡就可拨号、上网等。
智能设备迭代推进SIM卡升级 5G物联潮流不可逆
2007年,乔布斯拿着3.5英寸的第一代iPhone,在发布会上重新定义了手机。这款去掉了手机键盘,仅用一个home键替代,厚11.6mm的设备将手机通讯、影音播放、网页浏览做了流畅结合。
第一代苹果的诞生改变了很多潮流趋势。例如3.5英寸的屏幕看起来很小,但是在当时,它的尺寸比大多数手机屏幕都要大。诺基亚N95智能手机当时的显示屏尺寸仅为2.6英寸。而今天智能手机的屏幕平均为6英寸大小。
iphone 机身厚度变化
苹果不断将朝阳技术运用在了新产品上。iPhone 3G在2008年7月11日正式发售,这款手机开始支持3G网络,移动数据传输速度更快。2008年,苹果iPhone销量达到了1700万部,并且在此后几年中,iPhone的销量保持了稳步增长。
智能设备的迭代是SIM卡升级的最大推手之一。随着苹果机身越来越轻薄以及和通讯商的关系更加密切。在2011年,苹果就申请了虚拟SIM卡专利,并将这一概念在iPad Air 2上进行了尝试。随后2017年,在体积更小的智能穿戴设备Apple watch 3上,进行了再一次的推广。
尽管eSIM技术诞生多年,但是苹果的推广仍然未让这个技术家喻户晓。2017年,在中国三大通讯公司中,Apple watch 3仅有中国联通且归属地为上海、广东、河南、湖南、湖北、天津的账号提供支持。某种程度上说智能设备运用eSIM技术和通讯厂商之间也存在博弈,因此全球推广更有难度。
eSIM卡换号方便,能为设备节省出升级空间,真正意义上实现智能设备的独立使用,对于物联产业的实用性飞跃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此前eSIM卡在IoT领域运用可能难以凸显出其效力。比如说,许多产品因为数据传输问题并不尽善尽美。路由器会因为多个摄像头同时写入数据算力不足或者带宽不足而出现故障,智能设备联网显得鸡肋。
而5G的出现能够大幅提升IoT的基础能力。当互联网红利逐渐见顶,物联网从概念向现实消费迈进,各类科技企业争相多元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物联网布局的核心技术,5G应用为物联网市场智能生态洪峰孕育了机会。
5G提供高连接数和高网速,eSIM卡帮助智能设备脱离手机及其他设备独立使用,或许这才是万物互联的开始。
eSIM捆绑企业与运营商 京东携手联通不过蜻蜓点水
国际上,主流运营商例如AT&T,Verizon, NTT Docomo,CK, Orange等,早已开通eSIM服务。在国内,eSIM卡的应用离不开通讯公司的权限解锁。eSIM卡需要内嵌,这意味着运营公司和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合作伙伴关系将会更加密切。
三大运营公司中,联通在eSIM卡领域的动作最为频繁,此前eSIM独立号码业务除了支持苹果产品,还已支持华为运动手表,据悉用户已达20万。二季度中国联通积极联合行业合作伙伴,4月23日上午,顺利召开“2019上海5G创新发展峰会暨中国联通全球产业链合作伙伴大会”,开始共同探索生态合作新模式。
而许多智能穿戴领域玩家将与运营公司的合作视作发展良机。例如此次京东旗下自有品牌“京选”入围联通短名单,成为首批与中国联通合作的eSIM硬件品牌。实际上京选在该领域尚未有知名度,和联通合作旨在从渠道商转型物联网领域品牌商。还有“出门问问”一类的垂直领域品牌,对和联通的合作尤为重视。
eSIM被各大厂商与平台视作完成弯道超越的机会。但是京东和联通这类的合作,对于建立起相对成熟的物联网开放生态,不过是蜻蜓点水。物联网产品品牌能否有足够的市场占有率,除了需要网络合作伙伴,还有几点竞争关键。
1、是否经经受得起硬件考验
技术较为成熟的蜂窝版Apple Watch 3,自带GPS并已经实现独立通话、信息回复、储存、播放歌曲等功能,可以满足智能手表用户的基本户外使用。但是苹果官方宣布Apple Watch 3的电池续航能力为18小时,在连接iPhone时,能够拥有3小时通话时间,而连接至网络时仅为“超过1小时”。此外,在GPS状态下室外运动续航时间降为5小时,若同时开启网络,续航便仅为4小时。只带着智能设备不依赖手机出门其实够呛。
苹果有最好的零件供应商仅能做到如此,其他品牌就更不用说了。eSIM的出现给了智能设备孵化更多功能的土壤,没有这些功能让硬件显得不够智能,但是有了这些功能硬件又无法支撑,这样的矛盾让许多人对此类产品望而却步。
2、能否针对痛点成为用户刚需
目前qq音乐已经支持Apple Watch端在线使用,效果已经接近原生音乐,提高了智能设备的可用性,但是不乐观的耗电量让这些功能形同虚设。eSIM功能的出现意味着,智能设备功能越来越丰富,能完成大部分基础工作。只戴一个智能手表运动可以达到最佳运动效果,但是前提是没有更好佩戴手机出门的方式,而现在辅助佩戴手机的运动周边非常丰富。
现阶段大部分场景下,物联网产品无法长时间脱离手机,没有手机产品护航的品牌,建起自己的生态基本无望,提高市场占有率极其有难度。反而是儿童、老人市场存在有刚需,他们对安全定位、独立通话有着强需求。小孩有可能无法使用手机、而老人常常不记得带上手机出门。从这些痛点出发,而非一味的比拼功能可能对于该领域的垂直品牌来说更加重要。
推广利益协调期进展缓慢 正是未来广泛运用布局良机
今年GSMA发布的eSIM报告预测,到2025年,中国将有20%到35%的智能手机通过eSIM连接。2025年,中国也将成为全球最大的eSIM智能手机市场,约占全球eSIM智能手机连接的五分之一。
但是国内eSIM业务发展速度并不快。2018年10月份,中国电信才开始在上海、广州、成都及南京开通eSIM试点,到目前为止仅新增了武汉和深圳;今年1月23日,中国移动开启对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试运行。可实现手机与可穿戴设备的绑定,共享同一个号码、话费及流量套餐。2019年1月23日至12月为业务试验阶段,首批仅对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成都七个城市支持;最早对eSIM业务进行布局的中国联通,在今年3月才收到工信部批复,正式宣布将eSIM可穿戴设备独立号码业务从试点拓展至全国。
目前eSIM业务仅在少量城市试点开通,仍然不是最主流的消费市场,仍然处于推广期和利益协调期,进展比较缓慢。但是可以预见,作为一种未来必将广泛应用的技术,eSIM设备及应用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科技发展方向,未来支持eSIM的设备也将越来越多,潮流不可挡。
1、让设备延展物理属性,符合未来创新需求
虽然现在SIM卡的体积已经比较小了,但是随着手机设备越来越轻薄,智能穿戴设备的适用场景越来越多,SIM卡已经不满足未来的需求趋势了。eSIM卡具备普通卡没有的优点,不仅不占据电子设备空间,设备无需侧面开孔还可以提高三防级别。因为没有实体卡槽,eSIM也是柔性可折叠手机的首选。手机或者其他电子设备未来的形态可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及早布局该功能对此类产品未来发展有利。
2、无卡降低设备成本,运营与消费的双向便利
eSIM无需更换实体卡,对于运营商来说,也能省下一笔开支。eSIM用户如果想要更换运营商,或者办理其他业务,无需再到营业厅办理,动动手指在网上就能申请。目前来说虽然eSIM功能尚未普及,还在用户习惯培养阶段,也只有产品有足够的竞争力才有机会引导用户。但是这种双向便利一旦形成潮流,对于一些处于竞争弱势但和运营商合作密切,能绑定着提供优惠资费的产品来说可能是一个打开局势的办法。
3、是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领域企业的机遇
eSIM功能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和机遇。对于运营商来说,他们有机会成为一个连接点,连接起合作伙伴和用户,成为数据智能科技服务商,搭建自己的产业生态。对于大数据领域的企业来说,他们有机会获得更丰富的移动数据。而物联网、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也有了更多的实用场景,例如智能手表能在线播放音乐那就意味着它们未来有机会和更多东西相连接。另外eSIM还让物联网入口有了更多的可能,例如运用在智能耳机上,再加上语音交互那将完全解放出人的双手。
5G时代来临给很多领域带来了发展机遇,而eSIM功能在5G环境下将解放出它曾经被限制的威力。我们不能否认eSIM功能在当下依然会给智能设备带来很多考验,但是未来在形态和功能上eSIM能帮助这些设备最大程度的提升想象空间。eSIM也有可能帮助物联网领域产品打破手机是IoT唯一入口的定论,因此在功能未全面普及前正是相关领域企业尽早布局的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