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失窃、破案、追讨……这样一环扣一环的“侦查链”,曾经不断萦绕在包起帆的心中。有着“抓斗大王”、全国劳模、中国改革先锋等荣誉称号,作为华东师范大学国际航运物流研究院院长的他要提高物流的全程安全性和透明度,尤其是要实现我国在物流和物联网领域中制定国际标准的零的突破。如今,这一切都成为现实——包起帆创新团队利用集装箱物流的管道,撬开了一条北斗切入国际市场和国际标准的门缝。他们还努力把发明创新融入三项国际标准之中,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探索新路。
2011年12月,1680部苹果手机在上海被装进集装箱后出港,但运抵美国后手机却不见了。“港口物流过程中失窃、走私、调包、偷渡等事件,几乎每天都在世界各地发生。我和同事们发明了一套基于星地交互的集装箱物流跟踪与监控系统,通过卫星定位、卫星通信、移动互联网,在集装箱的箱门上装了一个电子标签,使用户在手机里就可掌控集装箱运到哪了、箱门是不是被中途打开过,装上传感装置后还能知道集装箱里面的温度、湿度、振动。”包起帆说,实现集装箱物流的可跟踪和可追溯,中国创新解决了这个世界难题。
尽管中国集装箱生产量、运输量、吞吐量都是世界第一,但鲜有中国在该领域国际标准制定中的声音,更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发明进入国际标准。这也导致了包起帆的成果虽然领先于国际同行,却没有办法推广到全球去。于是,包起帆率领团队以制定国家标准为先导,沿着“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路线开展技术创新,形成了与三个创新点密切相关的国际标准系列。
创新点一:牵头制定国际标准
针对集装箱物流和信息流分离的状况,包起帆团队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并实现了基于互联网的集装箱全球跟踪管理方法和解决方案。率先将拥有美国和中国发明专利的创新成果融入由包起帆担任项目负责人主导的ISO18186,实现了我国在物流和物联网领域牵头制定国际标准上零的突破。
“我们发明了具有定位和门封功能的集装箱电子标签、信息交互装置、无线射频接口、低频磁通信定位和唤醒、光纤锁缆防盗等多项技术,形成以集装箱为跟踪目标的物联网。”包起帆说,2011年初,ISO18186标准终于在日内瓦正式发布,并通过了复审投票。该标准是我国首次将拥有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的创新成果上升为国际标准,也是我国在物流和物联网领域第一个由中国专家主导的国际标准。
创新点二:物流跟踪没有盲区
针对全球占比达88%的山区、海洋等无基站区域物流信息失联的状况,包起帆团队利用北斗通信与定位一体化的独特优势,创新了物流无盲区实时跟踪与监控技术。经反复较量,终将北斗定位和通信及相关发明纳入ISO/TS18625标准,打破了国际上由GPS定位系统垄断的局面。
“我们还研制了以北斗通信模块和定位芯片为基础的六类跟踪与监控智能终端,满足了物流监控路径全覆盖、多样化、可视化、便捷化等需求。”他说。
以美国牵头起草的标准草案中,未将中国北斗等高新技术列入其中。包起帆项目组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出将GPS修订为包含北斗在内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增加“卫星通信”,增加“移动互联”等内容,几经争夺,据理力争,在事实面前,中国方案最终得到了采纳。
创新点三:电子封条世界领先
由美国主导的ISO18185系列标准源于伊拉克战争中的军事物资监控,但成本过高,至今无法真正商用。包起帆领衔的项目,创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封条新技术,突破了ISO18185的局限性,并启动了修订程序,以此引领我国相关产业,拓展国际市场。
“我们创建了‘移动互联网云平台NFC封条智能手机’为架构的电子封条新系统,该封条价格仅为18185规定封条的1%,并以智能手机取代专用手持机和固定式读写器。”包起帆说,中国主导修订ISO18185的提案,经投票获得过半赞成票,美国、韩国、日本、俄罗斯表示愿意参与中国领衔的修订工作。
包起帆表示,掌握国际标准的话语权还只是第一步,最终是要让中国人在物流全流程监管领域里建立起的“独门秘技”走向世界。他说,如今,ISO18186已被英国、法国、荷兰、丹麦、捷克、沙特、波黑采纳为国家标准;日本和俄罗斯在复审投票中表明将会采纳为国家标准,美国、德国也确认已在本国得到实际应用。这充分表明中国的发明成果和主导的国际标准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此外,全球智能集装箱产业联盟也证明:“ISO18625开启了卫星通信技术在集装箱物流监控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