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公交卡或是Apple Pay的转机?
作者:本站收录
时间:2020-04-13 14:47:38
换句话说,在过去的两年内,苹果在中国内地只谈下了两张公交卡,与国内其他手机品牌动辄十多张卡片相比,Apple Pay显然是有些水土不服了。

即使凌晨iPhone已经自动更新到了iOS 13.4.1,笔者还是今天早上起床刷朋友圈才知道Apple Pay已经支持深圳通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即使反应如此缓慢,与Apple Pay支持公交卡的速度相比笔者还是比苹果快上不少,因为上一次有公交卡支持Apple Pay,已经是两年前的事了。

两年,两张卡

这次加入的两张卡片分别为深圳通与京津冀互联互通卡,两款卡片都支持交通联合互通功能,凭借同一张卡即可在全国多个地级市的交通联合拍卡机上拍卡使用。

不过要注意的是,即使深圳通的卡面上印有岭南通的标志,但因深圳通尚未接入岭南通系统,所以这张卡片只能当作支持交通联合的普通深圳通使用。至于相传要在这一版本中加入的成都天府通、香港八达通与支付宝卡片,则依然不见踪迹。

换句话说,在过去的两年内,苹果在中国内地只谈下了两张公交卡,与国内其他手机品牌动辄十多张卡片相比,Apple Pay显然是有些水土不服了。

虽然说在交通联合的帮助下,深圳通与京津冀佳通互联互通卡可以在全国275个城市使用,但在优惠措施上,这些“外地卡”与“本地卡”始终存在差异,这也让这次Apple Pay更新注定成为“少数人的狂欢”,这缓慢的更新进度也让人不禁好奇“手机支持公交卡,到底有多难?单纯把卡片模拟一下不就好了?”

“道”不同,不相为谋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先阐明一个概念,现在这些公交卡适用范围早已不早局限于“公交车”了,现在不少城市的“公交卡”除了可以坐地铁、巴士或出租车、还可以用于小额消费,香港八达通甚至可以用于签到与门禁管理。而上述这些使用场景,背后都有着各自的费用结算系统,比如地铁由地铁公司结算、公交巴士由巴士公司结算,“公交卡”只是他们选出来的一个代理中介。

就像不同小区门禁卡也非不同频率一样,不同结算系统之间也存在不同标准,因此当手机厂商与某地公交卡公司进行谈判时,技术上注定会存在诸多难点。

这种技术上的差异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日版iPhone的Suika“西瓜卡”了。日本国内私营铁路发达,不同铁路之间结算系统也有所差异,因此在Suika卡片上,他们没有采用更为常见的ISO标准,而是采用了由索尼主导研发的FeliCa标准,这也为iPhone接入西瓜卡带来了技术上的障碍。为了拿下日本的手机支付市场,苹果首次在不同市场版本的手机中使用了不同的硬件,为日版的iPhone 7加入了FeliCa标准,因此当时只有日版的iPhone 7可以绑定Suika卡。

但在后续机型中,苹果已为所有市场销售的机型加入了相同的无线技术标准,那iPhone支持我们城市公交卡的难点究竟在哪?

都是钱作怪

既然技术上没有跨不过去的坎,那谈判破裂就是完完全全的商业行为了。简单地说,某台手机不支持某个城市的公交卡,很可能是因为“价格上双方没谈拢”。手机品牌想要接入某一公交系统,必然会对当地公交的发行带来影响,因此“入场费”不可避免。

如果手机品牌觉得这笔钱“花得不值”,公交卡的接入自然也会放慢步伐,甚至将整个计划搁置再议。而且在交通联合与银联闪付如此发达的今天,手机即使不接入某一城市的公交卡,当地用户依然可以通过交通联合或是闪付的方式,通过联合交通卡或银行卡直接支付车资。至于用户无法享受换乘优惠,那就不是手机品牌该考虑的事情了。

比如广州深圳两地,因地铁与公交支持银联闪付,因此可以直接用手机绑定银行卡付费乘车,整体使用流程与原生公交卡非常相近。而且使用闪付可以调用Apple Pay的通道,无需另行结算,因此这一“曲线救国”的方案也迅速推广到了不少城市中。

那问题又来了,既然可以直接调用银行卡完成支付,为什么苹果还要在iOS 13.4.1中加入深圳通,未来还要加岭南通呢?原因非常简单,Apple Pay用的人太少了。

Apple Pay任重而道远

虽然在全球市场里,Apple Pay占手机支付的比例并不低。由于内地的金融市场与消费习惯和境外有较大差异,因此Apple Pay、Samsung Pay等一系列手机支付在内地的前景都不算明朗。

这里再讲一个概念,Apple Pay与微信、支付宝的扫码支付同属于“非接触支付”与“移动支付”的范畴,只不过前者依靠的是近场通讯技术,而后者依靠的是大家更为熟悉的扫码。

先说说境外的情况,因金融系统发展时间更早,当我们还在用诺基亚功能机的时候,一些发达国家就已经完成了银行卡与POS机的普及。因民众已经养成了“平时刷卡、小钱现金、零钱给小费”的习惯,在进入移动支付的时代后,他们自然会选择更为熟悉的非接触式支付,也就是银行卡的拍卡支付或Apple Pay这种近场通讯支付。

不过因POS机申请需要一定门槛,而且银行还会收取一定的费用。所以国内大多数小本生意都更希望使用现金交易,或者没有“渠道抽成”的交易方式。以我家楼下的水果摊为例,如果老板想支持Apple Pay,他需要办理执照,向银行购买一台POS机。然后每卖出一袋水果,POS机的银行与银联都要向它收取渠道分成。但如果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所有的钱都直接打到他的余额中,而且消费时可以用余额直接支付,也没有提现手续费。

这么一对比,商户自然会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收款方式,失去了群众基础,Apple Pay的未来自然困难重重。所以这次接入两张新的公交卡,在我看来更像是Apple Pay自救的第一步。虽然扫码乘车已经非常常见,但Apple Pay这种“拍卡”乘车不仅效率更高,对用户的操作也更为友好,在手机电量低或地铁站无信号的时候更是如此。

借助交通联合,苹果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培养用户的新支付习惯:当用户习惯了手机“拍卡”的高效与便捷后,自然会更多地使用Apple Pay。只有从培养用户习惯入手,Apple Pay才有可能在中国手机支付中站稳。


上一篇:国内首场物联网高端商务饭局正式开局 下一篇:万事达卡宣布未来5年内投入2.5亿美元支持小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