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临着是否作出上线RFID这一决策时,对企业主而言,必须慎重考虑投资回报率,从而降低自身的经营风险。
而市场信奉的是基于效率提升带来的效益最大化,最关注的重心并不在于RFID技术上的升级,而是基于底层技术的应用开发,只有高效且可靠的应用才会真正受到市场的青睐。
就当下而言,整个RFID行业最期待的也是更具典型意义的实践项目。
成功的项目牵动无数细节
因此,眼下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或许便是:如何以新的方式应用RFID?毕竟,对整个RFID行业而言,只有通过了时间考验的落地项目才是最具说服力的大杀器。
事实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RFID只是作为数据采集的手段,单单RFID是无法直接面对客户的。这就需要集成商具备强大的系统集成能力,如此方能让技术的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为客户提供一套完整适配的解决方案。
然而,最不应该忽视的一点是:成功的项目总是牵动着无数细节。虽然RFID技术已经是一种发展得相对成熟的技术,但在现实场景中却往往面临许多具体的障碍,比如在读取过程中可能出现串读、误读、复读等问题。此外,环境中的金属反射问题,以及在长时间工作后标签出现失灵等等,总会在不经意间冒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既隐秘又复杂。它们可能出在标签的生产工艺环节、天线的配置、标签的选型等环节,也有可能是标签的一致性问题所致,需要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进行因地制宜的调试,进而保证整套RFID系统稳定、高效地运作。
事实上,许多问题都需要在现实场景中暴露出来,这也给集成商在技术积累和实践经验方面都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对于落实一个具体的项目而言,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团队是至关重要的。
立足场景需求 创新应用方式
近些年可以清楚地看到:随着市场对RFID技术接受度的不断增加,RFID的应用场景随之不断增多,在鞋服、零售、图书、物流、航空、医疗等领域均出现了规模化应用。
即便整体市场一直处于稳步增长中,整个RFID行业依然缺少大规模的应用案例。随着标签、读写器这些硬件成本的降低,RFID的应用门槛也越来越低,这为更多项目的落地创造了条件。
一些企业和应用方并没有固守现成的方案,而是进行了清醒地探索。这些探索挖掘出新的经验,它们既是企业自身的经验,也是RFID行业的共同经验。
比如快时尚巨头UR在RFID项目中采用了RFID+EAS双频标签,相较而言,这类标签造价会比通常RFID标签高上不少。但由于标签可以回收重复利用,以及实现更好的防盗效果,与UR服装高周转率的特点十分契合。因此,从长期效益来看,这样的方式可以带来更大效益。
记者走访位于深圳的宝安图书馆,发现它们将RFID技术与巡航机器人相结合,不仅实现了图书的自动识别,在分拣环节也以机器取代人力,大大提升了图书的分拣效率。在国外还有一些图书馆,在图书馆的外墙上开设了还书口,只要将书本投入其中就能实现还书,使得图书借还操作的便捷程度得到了更大提升。
宝安图书馆实拍
这些应用探索是多方面的,或是引入经营管理的环节中,打造出新的场景,或是在数据使用方式上作进一步创新,将RFID与其他技术融合使用,进而实现1加1大于2的效果。客观来看,即便是在现有方案上的优化,也是创新精神的体现。
虽然,在鞋服领域中,一些品牌大厂已经将RFID技术融入到智慧工厂、智慧仓储、防伪、防窜货、智慧门店等各大环节中,实现了全流程数据的可视化管理。但在RFID的使用方式、数据管理方式等方面依旧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可以挖掘。
行业发展
企业的发展历史和身处的环境既可以带来优势,同时也制约着企业的发展,需要在动态变化中把握自身的方向。不论是企业,还是行业的发展都可以看作骑自行车,只有一直向前滚动才能保持住平衡。
回归到现实中,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即把技术当作万能的灵丹妙药。这样的想法显然是片面的,因为现实场景要求的并不是技术能够实现,而是需要长时间稳定可靠地实现。
从长期的发展来看,一些差强人意的项目实施不仅仅在效益上的帮助不大,也会打击客户对RFID技术的信任,进而波及整个行业的发展。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企业为了获取短期利益,跟风推出设计高度相似的产品,造成市场上同类RFID标签产品大量积压,难免陷入自我封闭式的发展。
由于这些企业同时也作为环境的关键要素,终于让整个行业被迫陷入无序竞争的漩涡,带来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又造成利润空间的挤压,最后只能一起更辛苦地赚取更微薄的利润。
因此,企业需要拥有开放的心态,通过相互之间的经验共享,更多的合作以形成合力,发挥力量打造出更多标杆项目,而这些项目自然会进一步推动更大的市场,最终整个产业都将从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