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长沙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出台《关于加快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建设的决定》,明确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将长沙打造成为有颜值、有气质、有内涵、有格调、有品位的全国新型智慧城市样板和标杆。
场景一 人工智能协助医生“看片”
看病难、看病贵,说到底还是医疗资源短缺所致。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有望缓解这一困境。以胸部CT为例,一般来说,检查会产生300张以上的影像,医生肉眼阅片将耗费5-15分钟。
而长沙市第一医院基于腾讯医学人工智能打造的肺CT人工智能筛查能力,有效提升了医生看片的效率。据介绍,患者拍完CT后,人工智能会提前将患者的病灶相关性质、大小等告知医生,由医生结合患者其余相关检查和历史病历进行判断,人工智能还能提前将本次检查相关病灶全部以文字的方式供医生“一键复制”,这样可以真正减轻医生看病和写病历的压力。同时,医学人工智能在该院同步还在做结直肠、眼底等部分的辅助诊断,其中结直肠的影像人工智能对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实时视频流做诊断,效果特别明显。
场景二 智慧交通,出行不再伤脑筋
可随时查阅公交车位置,提供出行参考;通过大数据公交运力分析应用,提高公交运力匹配度;针对乘客人流密集地还能进行人流布控,一旦人流超限将触发应急事件告警……据悉,长沙市交通综合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中心(TOCC)通过 “一个中心、三大平台、四大应用系统”的建设,汇聚了公交、轨道、出租、运输、交通建设等交通行业的全面数据,实现拥堵指数可视化、安全提醒自动化、出行规划智能化。
在今年国庆节期间,长沙火车南站就因人流超限触发红色应急事件警告,TOCC接到警告信息后,立即对车站实时监控进行现场确认,通过应急指挥调度平台下达调度指令,调度周围3公里的巡游出租车前往火车南站进行人流疏散,因为信息及时和指挥得当,在1小时内就解决了这一应急事件。
长沙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胡岳龙表示,长沙将加快智慧公交改造,实现公交优先,打造“智能驾驶第一城”;全面推进智慧公交、智慧公路、智慧水运、智慧机场、智慧物流等建设,实现智慧基础设施网络化运营管理,全面打造“智慧交通”;打造一站式出行(Maas)服务体系,以数据衔接出行需求与服务资源,打造基于移动智能终端技术的服务系统。推进交通旅游融合服务,为旅客提供“门到门”的全程出行定制服务,给市民带来全新出行体验。
此外,长沙还将全面推广大数据治理超载超限,加强不停车检测、流动检测、源头称重检测系统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对交通运输企业开展标准化考评管理,实现对“两客一危”车辆、“四客一危”船舶、常规公交和出租汽车的实时智能监控,开发对危险驾驶行为的强制介入功能。
场景三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前不久,家住开福区的刘女士骑电动车,在家门口被一辆小汽车撞伤,司机趁机逃逸。刘女士随后到交警队调取监控数据,顺利找到了肇事司机。刘女士感到很开心,“有了这一24小时在岗的警察,特有安全感。”
据悉,长沙“天网工程”建设在社会治安管理和公安实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网络,有效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老百姓的安全感显著增强。“天网工程”全天24小时“不眨眼”监控,使得视频监控区域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在公安机关“天眼”的注视之下,同时配合执勤民警以及其他警用装备,极大地扩大了公安机关的巡逻控制范围,完善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平安城市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天网工程”中大量使用的视频侦查技术日臻成熟,已是继刑侦、技侦和网侦之后又一重大新技术手段。而且,“天网工程”中的摄像机可以记录下案发现场发生的一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警规范执法、公正执法,可以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促进警民和谐。
目标
将新型智慧城市
建成长沙“名片”
《关于加快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建设的决定》共分六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明确了长沙建设新型城市智慧城市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以及2022年、2025年、2035年的阶段性目标。即,到 2022 年,自主可控的新型基础设施架构初步形成,智能可信的数据治理运营体系初步建立,城市超级大脑运行顺畅,有力支撑公共服务更加高效便捷、社会治理更加精准联动、产业经济更加融合创新,初步建成“全国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
到2025年,高速、智能、泛在、安全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健全,数字孪生城市和实体城市实现同步建设生长,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产业发展等领域智能应用全面深入开展,推动长沙智能化治理水平达到全国领先;
到 2035 年,数据资源成为驱动长沙精明增长的关键要素,信息服务深度融入百姓生活各个方面,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成为长沙享誉全球的“名片”,引领长沙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现代化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