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在宁夏受到表彰的36人里,有两人来自同一个地方——石嘴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石嘴山高新区)。
翻看宁夏苏宁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文峰和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地奔牛)主任设计师陈云的履历,不难发现,他们均在传统制造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我国第一个五年规划时期布局的十大煤炭工业基地之一,石嘴山市的传统制造业曾创下辉煌。但随着煤炭资源日益枯竭,这里一度遭遇发展瓶颈,制造亟须向“智造”转型。
2013年底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的石嘴山高新区,对这一历史使命当仁不让。
“十三五”期间,石嘴山高新区共计实施传统产业提升改造项目100余个、自治区级“互联网+”制造业和机器人推广应用示范项目9项,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双双驶入发展“快车道”。
“四大改造”促转型
11月底,宁夏苏宁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的增材再制造研发及智能生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预计到明年年底,随着该项目完成生产线设备安装调试,这里将建成一个智能生产车间,可通过3D打印设备对机械失效部件以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增材再制造技术进行修复。
“这项技术预计将提升企业30%以上的经济效益,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赵文峰说。
转型,是石嘴山高新区和众企业的“生命线”。
推动天地奔牛超重型智能控制刮板输送机,和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钠还原钽粉2项产品争创国家单项冠军;助力宁夏维尔铸造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标准动车组铝合金枕梁智能制造项目获评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产品实现国产化替代;促进天地奔牛、宁夏天地西北煤机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年产2000万吨智能综采输送装备、高效拆装式无基础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等一批国内首台(套)设备……
“十三五”期间,石嘴山高新区通过对企业实施结构、技术、绿色、智能“四大改造”和“一企一策”转型发展行动,有效助力一批企业提档升级,2018年更是一举获评国家级国家产业转型示范园区。
创新引领、绿色发展
石嘴山高新区已初步形成以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为主导,清洁能源、大健康、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在转型之搏中亮出漂亮的成绩单。
“除了不断夯实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科技创新动能更加强劲是推动我们快速、有效发展的利器。”石嘴山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十三五”期间,石嘴山高新区研发投入强度显著提高。2019年度R&D经费投入4.6亿元,投入强度达2.47%,提升1.15个百分点,增幅达到87%。
另一方面,石嘴山高新区在“十三五”期间科技企业数量翻了4倍、科技创新平台总数翻3倍、科技攻关项目顺利实施,累计实施自治区及以上各类科技项目218项,获批科技项目资金1.4亿元,有效带动了企业高质量发展。
要转型发展、特色发展,更要绿色发展。
石嘴山高新区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通过实施“腾笼换鸟”工程,对高污染、高耗能及“僵尸企业”进行了一系列兼并重组、关停并转、提升改造。
截至10月底,石嘴山高新区共清理“僵尸企业”48家,腾退低效土地3320.7亩;退出涉煤企业42户,引导转型升级企业21户;拆除29家企业35台燃煤锅炉,拆除10家企业铁合金矿热炉、碳素炉等20座,关停7家碳素企业普式煅烧炉,督促完成4家企业煤改气、煤改清洁能源改造,淘汰落后产能10万吨,使企业用能更洁净。
实施科技型企业集群培育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石嘴山市在科技支撑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中成效明显。
“石嘴山高新区重点抓产业引导、项目服务、调度协调,工业经济实现了平稳发展。”相关负责人透露,预计2020年底,石嘴山高新区可实现工业总产值140亿元(不含宁夏煤业集团),同比增长9.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8亿元,同比增长8%,装备制造、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达115亿元。
对此,石嘴山市科技局局长刘世恩表示,按照“围绕产业、聚焦瓶颈、东西合作、重点突破”及“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服务链”六链融合思路,该局将把新材料、装备制造、电石化工等作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制约传统产业提升和特色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
针对其中重中之重的装备制造领域,该局计划在国产替代、自主可控、首发首创方面形成一批典型企业,积极推动制造业服务化,集中力量突破煤矿智能成套输送设备、精密铝合金压铸件、节能环保装备等关键核心技术。
“我们将实施科技型企业集群培育行动。”刘世恩说,石嘴山市科技局将实施新一轮科技创新倍增计划,完善科技型企业培育库,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引导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不断夯实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拉动全市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