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产业人士提出,全球能源产业,无论是石化能源还是新能源,都有三代发展模式:
第一代是生产者,比如中国石油、法国电力、埃克森美孚;
第二代以渠道为王,像道达尔、壳牌、中国石化等;
到了第三代,更多是以美国Fleetcor和Wex为典型的数字化能源企业。
在美国能源市场里,数字化科技企业能产生500亿到1000亿美元的市值,而在中国,过去由于政策的控制并未得到完全的市场化放开,以及外部对该赛道的认知不够充分,很多新兴的科学技术、商业手段都没能渗透进来。
2015年开始,政策放开条件下中国能源产业逐渐发生改变,不少传统能源企业开始有了从能源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型的意愿,资本、市场、用户对能源科技有了新的期待。
从最典型的集中采购更换智能电表说开;到后来一批智慧能源服务商强调疏通从供能侧到用能侧整个环节的能源信息双向流动,构建智慧能源解决方案;以及新能源汽车增长前景下对充电桩的需求,又促进打开了针对充电桩运营与管理的另一条赛道……
总而言之,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能源消费国,中国对于能源效率提升、能源需求优化的目标是明确的。
本文中,我们将历数科技企业参与能源数字化的4种典型“姿势”,探悉在这片市场里他们是如何施展拳脚的?
PART 1 链接超2万加油站,40万充电桩,以形成公域流量为核心竞争力
1月29日,能源数字化服务商——能链集团宣布完成1亿美元战略融资,由招银国际领投,鸿泰基金旗下国调洪泰等跟投,老股东愉悦资本、蔚来资本继续追加投资。
能链集团近三年历来融资记录,可见股东类型丰富多样
数据来源:企查查
作为资本眼中香饽饽的能链集团,基本业务覆盖油、电、氢、气多能源品类,旗下有团油、快电、能链云、能链物流、能链综合能源港、能链智电六大产品线,其中团油覆盖2万余座加油站,快电覆盖40余万根充电桩。
团油的产品价值,一方面是为加油站锁定车辆加油需求,提高加油站销量和利润;另一方面重点为商用车提供加油折扣,降低其能源成本。到目前为止,中国有一众货运及物流平台、网约车平台、车后市场的加油和充电的底层服务都是由能链提供的。
而从基本的商业逻辑看,这主要是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链接形成庞大的能源需求与供应网络,其中的工作包括打通能源产业链(包括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在供需两端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
能链创始人戴震亦在过往发言中指出,能源产能局部不均衡、产能过剩等问题长期存在,在此背景下如何完成需求分级并精准匹配,让能源物理空间转移成本最低,既是中国能源行业的机会,也是最大挑战。对于能链面向的出行能源上下游领域,预计将会达到10万亿级的市场空间。
PART 2 借助智能电网等的投资建设风口,推动通信模块、能源信息采集终端的销售
2020年,威胜信息、迦南智能、万胜智能等一批从事智能电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陆续在科创板上市,促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当然与近年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及其下属网省公司在对智能电表的集中招标采购有关。
但将视线拉长,在整个生态圈中,从芯片、模组、到平台、测试、应用,都产生了清晰的布局和有序的推动。例如2020年威胜信息发布了基于中国移动Cat.1模组ML302打造的WFET-800系列网络表4G模块,而ML302搭载的是紫光展锐春藤8910DM平台。
考虑到业界机构预计在未来3年,约800万个配电台区智能化改造需要边缘网关,近6亿只电表需要迭代通信模块,还有超10亿节点需要连接、监测模块及终端,这对于该场景下产业链每个环节的企业来说,无疑都是巨大的增长机遇。
而且不仅是电力领域,在智慧水务、智慧燃气、智慧供热等领域,后者的智能化渗透率较前者还略有不及,意味着更大的成长空间。
威胜信息财报数据(2020半年报)
PART 3 大批物联网公司,以PaaS平台为产品体系的基础
除去对能源采集终端硬件的销售以外,利用软件平台收集用能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以推出针对性的监测处理措施,是促进能源物联网达成更高意义的必要手段。
比如金卡智能,2020年为杭州燃气集团推出了燃气综合数字可视化平台。平台主要以管网运行监控等多套系统为支撑,对门站、高中压调压站、应急气源站的温度、压力、流量等指标实时“诊断”,用动态数字、曲线或图表全景展示城市燃气管网运行状态。
在此同时,平台帮助客户实现了线上线下数据互通,包括管网设备、生产运行、燃气销售、客户服务、企业管理等数据都已完成打通,有利于在出现异常时更快处理,日常的运营维护更加高效。
比如新奥数能旗下泛能网平台,主要围绕设备管理数字化、用能场景数字化、组织协同数字化展开工作。在设备管理方面,聚焦锅炉、空压机、制冷机、空调、内燃机和配电设施等设备,提供一站式数据物联能力;在用能场景方面,以人工智能算法驱动的智慧检测,进行能源用量和费用、整体能效水平、产品单耗等重要指标的评估,以此推送优化运行策略,降低能源管理成本,提升能源服务效率和品质。
一般意义下,这些企业都构建了以智能终端、IoT平台和SaaS服务为核心的业务体系,重点通过平台,推动并挖掘供能方与用能方之间的信息流动,扩展综合能源服务。
PART 4 聚焦重点赛道,云计算玩家将AI能力推送到行业
上月26日,百度智能云与中国华能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意图发挥各自优势,探索能源生产、管理、调度等环节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其中已公布的合作内容有:推进新一代自动化、智能化财务共享平台建设;推进建设自动化的现代会计工厂和智能化的业财融合数字体系;推进建设可自由交换与自主交易的能源数据商业化平台、能源行业专业级的商业数据库,以及建设服务社会的现代能源SaaS服务体系。
在此之前,百度智能云也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石油、国家电投、中广核集团等能源行业头部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比如在国家电网,建立了“自动应答+人机协作”的业务运行模式,实现与客户的人机智能交互,深化AI在智能客服、智慧运营方面的应用;以及开发了基于AI算法的边缘智能设备在输电线路通道可视化、变电站智能巡检等场景中的应用。
比如在中国石油,通过百度大数据平台收集行业机理和专家经验,结合百度AI的环境构建能力,构建石油化工业的知识大脑,与此同时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设备的网联化、智能化,确保对故障异常进行预测预警,减少非计划性停机,提高生产效率。
综合来说,云厂商的打法还是以云计算为基础,辅之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应用范围可以涉及到客户服务优化、运营管控优化、调度运行优化等方面。
百度智能云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整体架构
来源:百度智能云官网
PART 5 结语
今年1月,北京理工大学发布了一则《我国“十四五”能源需求预测与展望》报告,提到了“十四五”时期关于能源系统的安全、清洁、低碳、高效转型在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工作中的权重将显著加大,流入能源转型相关领域的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将显著增多,智慧能源产业将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具体到能源行业的应用趋势,其实也始终逃不开两点:
一是和“碳中和”战略最直接相关的,可再生能源占比将逐渐提升;
二是,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是必然需求,能够率先做好这一工作的企业将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所以在上文中,我们提到了偏向互联网的公域流量模式;销售通信模块和能源数据采集终端的“硬件”模式;利用物联网平台进行能源使用监测和运营管理优化的“解决方案”模式;以及云厂商的加入,是在解决上云问题时同时解决传统行业痛点难题……
也许还有一些“隐形冠军”尚未被提及,但我们相信,在能源物联网板块,现在还是起点,总会有不同的成功商业模式被挖掘出来。
参考资料:
团油,《能链创始人戴震清华五道口金融EMBA2020启航仪式演讲》
环球网总财,《威胜信息:能源物联网领航者,竞争力突出、中报逆势增长》
中国青年报,《智慧能源经济加速度 百度智能云与华能集团洽谈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