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武进第二图书馆向公众开放,试运行3天进馆人数近1.4万。在“开业”热潮过去后,二图走进更为安静丰盈的日常。阅读推广活动室里,本地作家带来一场新书发布会;阳湖书房里聚起一群看书写作业的学生;低幼儿借阅室里绘本色彩斑斓……不论你是谁,只要走进图书馆,安静读书的时光总能隔绝所有的喧嚣,精神世界也逐渐丰富起来,最终丰润社会文明。
一路走来,武进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接下来,该如何通过共建共享,让基层图书馆资源分布更加均衡、利用更加充分、运行更加智慧,最终打通全民阅读的“最后一公里”,成就更美好更文明的未来?日前,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400万元建了一所国家一级图书馆
早在2015年,原武进区文广新局就提出与学校共建共享公共图书馆的思路。一年后,将当时还处于规划中的人民路初中确定为首个试点。就这样,原本位于学校中心的校图书馆被挪到校区边缘、紧邻火炬北路,并一下子增加了2000平方米的面积。
最终建成投用的武进第二图书馆服务面积达5400平方米,藏书20万余册。全馆设低幼儿借阅室、少儿借阅室、成人借阅室、报纸期刊阅览室、自习室、书画展览厅、阳湖书房、咖啡吧、电子阅览室、VR视频点播室、VR艺术体验区等功能室。
如此大体量、资源丰富的图书馆,竟然只花了400万元就建成投用。原来,武进第二图书馆由武进区图书馆负责运行管理,按照国家一级图书馆服务规范免费开放。而共享图书馆建设总投入包含在学校预算资金内,由区财政统筹布馆经费,将学校图书馆的家具和图书购置经费纳入公共图书馆,因此,仅花400万元就建成了一所国家一级图书馆。
“我们用栅栏将图书馆与校区分隔开来,并设置了校内出入口与独立出入口。学生们可以从校内进图书馆,市民们则从学校外进出。这样,图书馆既依存学校,又独立运营,节约了大量场地、资金与人力。”项目发起人之一、武进区图书馆馆长王晓刚表示。
图书馆走进校园,再“走出去”,是武进公共阅读事业一次大胆且有益的尝试。“接下来我们还将持续推进与新建学校共建共享图书馆建设。目前,位于牛塘初中的武进第三图书馆设计工作已基本完成。”王晓刚说,日渐成形的图书馆群落,将辐射周边的数十万居民,真正形成全城阅读、全民阅读的风潮。
智慧公共文化空间在武进
当图书馆的硬件建设到位以后,赋予智慧内核成为灵魂所在。2019年,横空出世的苏州第二图书馆以其海量图书资源、智能立体书库、机器人分拣系统惊艳世人,与此同时,武进也摸索出一种人性化、接地气、性价比更高的智慧图书馆模式。
“最关键还是理念要新,真正把互联网+思维融入到图书馆管理和读者服务中去。”王晓刚说。首先,RFID智能借还系统,让借书就像借充电宝一样方便。而利用先进的互联网图书馆总分馆图书管理系统,我区将区图书馆、镇(街道)图书分馆、村(社区)图书室的图书进行统一管理,全区140万册藏书实现图书目录同平台检索、图书通借通还、借阅证全区通用。
“武进区图书馆还联合国家数字图书馆、江苏省数字图书馆、常州市数字图书馆,拥有海量数字资源供市民免费使用。”王晓刚介绍道。市民只需办理公共图书馆借阅证,连上互联网即可使用。
在湖塘工作的丁娉经常和女儿一起到图书馆消磨时光。“用微信公众号绑定之后就能刷脸借书,当然,这都是常规操作了。相比之下,第二图书馆的VR项目更让孩子们感到耳目一新。”在第二图书馆创新推出的VR视频点播室、艺术体验区,戴上VR一体机就能徜徉文化艺术的海洋。“就像在真实的博物馆、美术馆里游走一样,可以全方位、近距离地欣赏《蒙娜丽莎》这样的名画。”丁娉说。现代科技将艺术教育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打通全民阅读“最后一公里”
午后,身兼书法家、教师与牛塘镇“书香人家”代表的许波来到位于牛塘镇卢家巷社区的阳湖书房。320平方米的空间内藏书1万余册,服务周边两万余名居民。这间社区书房也是武进区图书馆与社区合作的首个智能化无人值守“阳湖书房”项目。
目前,我区各镇、街道、开发区共分布阳湖书房7个,还有2个将于今年年底建成,并在商圈、企业、为民服务中心等人流密集场所设置更加智能、小巧、便捷的阳湖微书房智能借阅柜,再辅以进驻各村、社区的农家书屋,以及创新性的“书服到家”图书借阅服务,进一步缩短服务半径,全域阅读地图正在点亮。
作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图书馆还承担着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阅读活动的重任。“各大阅读空间里,影音室、活动室利用率都很高,新建的图书馆更是偏重于活动开展,特别是针对少年儿童的阅读活动。”王晓刚说,市民通过图书馆微信或网站,可实时了解图书馆近期将要开展的各类活动的详细情况,还可以进行活动报名、签到、积分、评论等操作。
世界著名图书馆学家、印度图书馆学之父阮冈纳赞曾说过,图书馆应该是一个成长中的有机生命体。高度数字化代表着实体书刊资源占用的空间被进一步压缩,现实中的图书馆将越来越趋向于第三空间化。走进图书馆,不再只是借书还书读书,更多的人来这里结识朋友、参加活动。而社区图书馆发展到最后,也许能与家庭书房融合。当图书馆成为更加贴近、随意、舒适的地方,知识与文明则在这个过程中变得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