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麦姆斯咨询报道,AbyFarm是新加坡新兴的城市农民群体的“领地”,城市农民正在使用物联网(IoT)、区块链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帮助这个缺乏耕地的城市国家自给自足地种植粮食。
AbyFarm位于宏茂桥建屋发展局(HDB)下辖的一个住宅区屋顶改建的停车场上,占地面积约300平米。今年2月,新加坡食品局(SFA)将建屋发展局下辖的多个停车场授予6个新兴城市农场,该城市农场是其中之一,租期长达3年。这是该市“30 x 30”战略的一部分,依据该战略,2030年,当地粮食产量将占粮食需求的30%。
与传统农场不同,AbyFarm采用无土气培和水培耕作,作物在完全自动化的温室内种植。该农场种植空心菜、蘑菇和甘蓝等蔬菜,以及无花果和日本瓜等盆栽瓜果类树木。预计AbyFarm每年可种植约240吨农作物。
“该农场完全自动化,采用实时技术控制温室内的环境,并持续监测作物,及早发现潜在的问题作物,保证作物质量。”AbyFarm联合创始人兼董事Phoebe Xie说。
她补充道:“AbyFarm现在正走在让新加坡实现智能、可持续智慧农场的快车道上。”
部署物联网传感器
运营一个智慧农场需要部署各种技术,如物联网和机器学习,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作物产量,并在人力有限的情况确保产出率。
通过使用太阳能供电的户外传感器跟踪温度、降雨、湿度、阳光以及风速和风向等环境条件,农作物可以全天候在最佳可控环境中生长。另外,还可以利用室内传感器监测光线、温度、湿度、pH值、EC(水的电导率)和CO2水平等。
所有传感器收集的数据都会输入到自动控制系统中,该系统会触发自动遮阳罩、喷洒水雾、冷却风扇和湿帘等多种机制。同时,检测到的pH值和EC水平会自动触发适量的肥料与溶解氧和水混合,泵入农场的水肥灌溉系统。
“为了在最佳水量和营养供应下,以最佳温度运行可自我调节的农场,并确保蔬菜和水果的质量和口感,我们需要物联网传感器。”Phoebe Xie说。
同时,一个具有实时通知功能的远程管理系统,可使农民无需亲自到场即可自由照料农作物。借助摄像机和图像识别技术,他们还可以为作物的生长环境、定价及农场投入设置最佳范围。
农学家及其它领域专家还可以通过机器学习分析传感器,帮助改善植物健康状态,优化作物产量。此外,如果检测到植物出现病害,就会触发警报,通知农民进行检查。该事件和随后的行动被反馈到系统,让其他有类似作物问题的农民无需咨询专家,就能找到解决方案。
寻找易于部署的物联网器件
AbyFarm等城市农场在寻找和确定合适的应用程序、传感器和技术方面面临着挑战。这通常会导致使用来自不同供应商的多个物联网器件,从而在多个平台进行巨额投资。
为了避免部署麻烦,AbyFarm求助于SPTel提供“物联网即平台(IoT-as-a-Platform)”,以监控和管理各种传感器和应用程序,无需考虑网关部署要求。
SPTel营销和业务发展副总裁Susan Loh表示:“该平台建立在‘即服务’模式之上,农民无需进行大量前期投资来建立和维护自己的平台,即可获得解决方案。”
她指出,作为“一站式解决方案”,SPTel平台管理端到端的物联网部署。
“农民可以把精力集中在提供优质作物上,不必分心管理多个供应商。”她说。
此外,该平台可使城市农场根据需要轻松扩展其物联网部署。且在扩展过程中,它们可以轻松连接更多的物联网传感器,同时保持对平台上所有器件和应用程序的集中控制。此外,通过SPTel遍布全岛的广泛安全枢纽网络,城市农场可以利用现成的物联网平台,实现全岛范围内多个站点的快速部署。
Phoebe Xie说:“SPTel的‘物联网即服务(IoT-as-a-Service)’解决方案用于传感器数据收集和分析,使我们能够同时跟踪多个传感器。通过这一部署,我们将成为一个具有物联网、自动化和作物区块链分类账本的可持续自我调节的城市农场,从而实现从农场到餐桌的可追溯性,以提高食品安全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