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上涨,国民在享受便捷出行的同时,兜兜转转寻位泊车却成为新的困扰,国家发改委城市交通中心数据披露,我国车位缺口已达8000万个。物联网技术与传统停车场景结合应运而生,展现出IoT应用的智慧与便捷,虽然智慧停车省时省力,但智慧停车的前景扑朔,仍然面临使用门槛提升、配套基础设施成本提升的种种困局。在又一轮新基建和智慧城市建设下,能否寻找破局之路?
五一即将来临,你想驾车去某景点或商场游玩,为了避开客流,你提前查询了道路信息,确定了出发时间,做好游玩攻略,油箱加满,路上也很顺利,但当你到达目的地时,停车场保安摇着头告诉你:“没有停车位了”。你又不得不另寻他处停车,一来二去,不仅大费周折,还要在停车场与别的车主斗智斗勇。
而对于交通管理部门和停车场经营管理者而言,这样的情况也令他们头疼。不仅停车场会压力倍增,停车场附近的道路也会被挤得水泄不通,交警或者安保管理人员除了维护停车场内的秩序之外,还要抽派人手在周边道路上疏导舒缓交通,费时费力。
01.全国汽车保有量逐年攀升
据公安部统计,2021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3.95亿辆,其中,汽车3.02亿辆。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的城市达到79个,其中,汽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和300万辆的城市分别达到35个和20个,苏州、上海、郑州、西安超过400万辆,成都、重庆超过500万辆,北京则是目前为止汽车保有量唯一超过600万辆的城市。
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有1411778724人,按照14亿计算,相当于每5人就拥有一辆汽车。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平均每2人拥有一辆汽车,与此相比,我国的汽车普及率偏低。但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增速已连续11年位列世界第一。同时,由于城镇化持续推进,新兴区域龙头城市对人口和资源的虹吸效应会导致城市汽车保有量的进一步增长,使得很多城市会成为一个“大车库”。预计今年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百万级城市将超过85个。
02.出行需求增加,车位不足,加剧交通拥堵
城市汽车保有量突破百万辆大关,而当前我国能够提供的停车位相对不足,停车难问题凸显。2015-2020年国内停车配比情况显示5年来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远高于停车位数量,停车位缺口还很大。
发改委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一、二线城市的停车位数为汽车数的80%,其他城市这一比率不足50%,而国外这一比率高达130%。
高德地图发布的《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2021Q1)显示,医院、商场等是交通出行中的强吸引点。由于车位不足或者停车诱导不到位导致的交通拥堵经常发生。TOP10热度高的医院和商场分别如下图所示:
依据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工作日驾车导航去往医院的热度要明显高于节假日,商场则是节假日出行热度高。从24小时变化趋势来看,医院工作日与节假日驾车出行热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上午出行热度明显高于下午时段,上午9:00-10:00为出行高峰,下午出行高峰出现在2:00-3:00;商场11:00-19:00时段出行热度较为平稳,工作日期间18:00-19:00驾车出行热度最高,节假日期间14:00-15:00为出行高峰。
03.智慧停车市场庞大而入局者众
政策利好:新基建背景下解决3亿车主痛点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意见》中提到,到2025年,全国将基本建成配建停车设施为主、路外公共停车设施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城市停车系统。由于停车资源的供给、管理和服务与城市交通发展息息相关,在包括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基建的大背景下,智慧停车也必将成为智慧交通乃至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方面。
近年,智慧停车市场呈现出飞速的发展趋势,由2009年的11.5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38.4亿元,仅2020年城市级停车项目就达1007项。预计未来五年内会突破400亿元。我国汽车驾驶人达4.8亿,停车难影响着将近3亿车主的出行生活,已成为智慧城市治理的一大痛点。
近期,广东提出停车位缺口近1000万,有缺口意味着有商机,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经营范围含“停车”的企业大概63.2万家,市场玩家之多,令人眼花缭乱。然而,巨头们的虹吸效应碾压千行百业,智慧停车这一香饽饽自然不会例外。早在2016年,万达以15.5亿元人民币投资ETCP,就拉开了智慧停车的市场争夺战。
图源智研咨询
战端骤起:互联网企业积极布局,传统企业不甘落后
该行业的支付入口和大数据价值,使得很多互联网企业也在抢占这份蛋糕,以夺取智慧城市建设的高地。因此,作为互联网时代最后的流量入口,智慧停车吸引各路资本以股权、债权多种形式积极入局。生态整合热度也在持续提升,充电桩、5G、智慧杆、车路协同等场景化与智慧停车的融合也被广泛关注,并不断有项目进行融合建设。
阿里
2018年阿里旗下蚂蚁金服2亿元战略入股捷停车子公司顺易通,随后阿里又领投停简单C轮,传闻金额在数亿元级别。2019年阿里开始试水城市级智慧停车市场,以2329万元完成并交付杭州城市大脑停车系统1.0版项目。
2020年6月,阿里云正式发布新一代轻量化无人值守停车场服务方案——知位停车系统,并联合旗下钉钉、高德地图、支付宝等团队打造“知位停车”项目。
腾讯
2020年,腾讯2亿战略投资PP停车,曾引发众多关注。“PP停车”的主要功能契合微信无感支付的移动支付属性,因此其除了微信支付入口和智能商圈等B端业务的补充之外,也能为腾讯的出行生态添砖加瓦。
前不久,腾讯智慧交通与出行负责人在腾讯生态大会上表示,行业也许不缺一个造车“新势力”,但缺一张数字化的网。表明了腾讯在数字化转型时期,对出行产业全链路各环节的数字化体系重构与升级的重大决心。
百度
2021年6月份,百度全资收购精英路通,后者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深耕人工智能技术在静态交通领域的应用企业,其自主开发了基于高位视频的智能停车解决方案及城市级停车运营平台,运营有APP“天天泊车”。而前者近期发布的ACE城市级智慧停车解决方案,基于导航地图、大数据、视频算法等优势助力智慧城市发展。
小米
2021年8月,智慧停车头部企业智慧互通(爱泊车)宣布获得小米集团的战略投资,资料显示,仅2020年一年,爱泊车就完成了4轮融资,截至目前保守估计融资金额累计超过8亿元人民币。
华为
去年9月28日,华为联合长沙湘江新区发布了协作式智慧泊车解决方案,正式加入智慧停车市场。华为基于高精度厘米级视觉定位和AR、高精地图等技术,推出的车和停车场相结合的协作式智慧泊车方案,直击用户出行核心痛点。
该方案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停车场停车难、找车难的问题,还可兼容提供现有智慧停车所需的安防、监控、车位检测、车牌识别等服务,有助于提升业主、运营单位的经济收益。
04.各方上台竞技,能否轻易破局?
如此看来,目前智慧停车市场齐聚了阿里、腾讯、百度,小米和华为等各大企业,期待能够赋能产业,聚拢生态,充分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让城市互联互通、相互感知、持续进化,最终通过智慧停车实现智慧交通乃至智慧城市的治理。然而短期内,这只是一个美好的设想。在笔者看来,主要原因如下:
❶新建停车场具有时间和成本上的优势,而众多的智慧停车项目是基于已有停车场的升级改造,这个过程会因为成本、技术以及利益平衡等诸多因素,使得项目效果不尽人意。
❷ 智慧停车本质上是智慧交通的一个环节,而智慧交通的发展,离不开“智慧的路”,为车辆提供各种信息交互的数字道路就是“智慧的路”。数字道路沿线需要密集布设大量的5G通信单元、传感器、监控摄像头、边缘计算节点等先进的感知和弱计算设备。当前,数字道路的成本每公里高达数百万到上千万。
❸要想达到智慧停车,免不了多源数据的融合,这极易导致信息安全事件。高精度的地理位置信息、车主画像,一方面为智慧交通提供多种创新应用场景和便利服务,但另一方面也存在个人全维度信息的泄露的巨大风险。2019年,沈阳智慧停车平台就多次受到超大规模恶意网络攻击。
❹高度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智慧项目将进一步提出行门槛,短期来看,智慧停车高度依赖智能手机、互联网等技术,这使得老年人等“互联网”外的弱势群体在重点节假日甚至平时需要放弃驾驶出行。
05.更应该基于现实而非概念去解决问题
一般认为,停车难问题的本质或者主要矛盾在于车辆多而车位少。但笔者认为,停车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城市规划问题,并不仅仅是配建不足的问题。停车行业的重点在于让有限的车位发挥更大的效益,使能拿到停车费的企业获利,才能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提供资金支持,而高质量服务同时也能带来高消费。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❶交通服务中,弱势群体是占最优先级的,因此停车行业不应该将机动车放至最优级。在智慧停车项目乃至智慧交通项目中,不应只站在车主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比如在停车位的建设方面,如果无限制建设停车位解决停车供给,那路网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机动车的出行需求,会引发更严重的城市矛盾,因此需要控制停车位的建设。
❷根据交通大数据,考虑在某些时段、某些地点(例如医院、商场等)提高停车收费标准,加大公共交通的出行服务水平,使出行者转变交通方式。在这种模式上,有限的车位才能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使停车企业获得更大利益,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❸ 《广东省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指出,以专项场景应用为突破,探索区块链技术在交通领域的深层应用。智慧停车项目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完善的个人、企业以及车辆的信用评价体系,如果车主信用评分高,车辆驶出停车场时,可以先离场后扣费,从而提高通行效率。
❹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满足政府管理与市民多样化出行诉求,交通规划部门或者监管部门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交通仿真等技术规划更加合理的停车诱导系统,避免出现文章一开始的头疼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