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芯晟明年将重点布局屏下光传感器、Flicker及全光谱检测传感器
美芯晟(688458.SH)近日接受特定对象调研时表示,在光传感器方面,明年公司将重点布局屏下光传感器、Flicker 及全光谱检测传感器。其中,利用超高灵敏度检测技术,屏下光传感器可以实现 OLED 屏下精确的环境亮度和色温检测;利用 Flicker 以及全光谱检测技术,Flicker 及全光谱检测传感器可以辅助照相机精确识别环境光谱和光源类型,实现专业级拍照效果。
2、汇顶科技新一代光线传感器商用于坚果投影仪新品
据汇顶科技官微,近日,汇顶科技新一代高性能光线传感器商用于坚果N1S系列及O2 Ultra超短焦投影仪新品,该光线传感器可捕获和检测环境光亮度和色温变化,实现亮度和色彩自适应调节
3、中国电信联合vivo,完成业界首次基于现网环境的AI移动性增强试验
据中国电信官方消息,近期,中国电信研究院6G研究中心联合vivo,完成业界首次基于现网环境的AI移动性增强测试验证。
据介绍,本次试验采用研究团队自主研发的终端原型样机与AI模型算法,成功验证了无线空口利用AI进行移动性优化的可行性和性能。
试验表明,相比现有算法,创新AI移动性增强算法可降低切换异常事件(乒乓切换和短时停留)94%以上,并显著降低了高速场景下无线空口的信令交互与终端能耗。
中国电信表示,本次试验基于北京高速公路沿线上百基站采集的复杂数据,通过分区域数据清洗与处理构建小区级AI移动性模型,解决了高速场景下切换异常事件频繁发生的问题,实现了基于AI的多小区测量信号预测的能力突破。
目前,业界普遍支持在3GPP Rel-19 开展无线空口AI移动性增强技术研究,并有望作为6G潜在候选方案纳入6G国际标准。
4、联发科发布天玑8300 5G生成式AI移动芯片:GPU性能提升60%,功耗降50%
11月21日,联发科在北京举行发布会,正式推出了定位轻旗舰市场的全新天玑8300移动芯片,作为天玑8000系列家族的新成员,天玑8300拥有先进的生成式AI技术与高能效特性,并且游戏体验出色,同时具备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能力。
天玑8300采用台积电第二代4nm制程,基于Armv9 CPU架构,八核CPU包含4个最高主频3.35GHz的Cortex-A715性能核心和4个最高主频2.2GHz的Cortex-A510能效核心,CPU峰值性能较上一代提升20%,功耗节省30%。
此外,天玑8300搭载6核GPU Mali-G615,GPU峰值性能较上一代提升60%,功耗节省55%。天玑8300支持卓越的内存和闪存规格,在游戏、日常应用、影像等场景中可为用户带来丝滑流畅的使用体验。
5、联发科发布两款WiFi 7主流芯片
联发科近日发布了两款面向主流市场的Wi-Fi 7芯片组,型号分别为Filogic 860、Filogic 360,可以视为此前第一代高端产品Filogic 880/380的精简版,将会大大推动Wi-Fi 7的普及。
Filogic 860面向企业级和零售市场,可用于AP、路由器、Mesh节点等,采用6nm低功耗工艺制造。
它配备了三个1.8GHz频率的Cortex-A73 CPU核心,相比于880去掉了一个,但依然具备NPU神经网络单元,支持DDR3/DDR4内存。
6GHz信道频宽从320MHz减半到160MHz,而频段虽然2.4/5/6GHz全都有,但是天线从三频段减为双频段,包括4T4R 2.4GHz、5T5R 5/6GHz,因此,最高传输速度从36Gbps大幅降低至7.2Gbps。
此外,4096-QAM、MLO、MRU、AFC等特性都保留,还可以搭配一条额外的天线,通过Filogic Xtra技术扩大信号覆盖范围。
Filogic 360面向PC电脑、笔记本、手机、机顶盒等设备,单芯片集成。
6、华为:NR 传输体制完成在 LEO 再生卫星在轨测试验证
华为无线技术实验室 6G 首席科学家王俊公开表示,Ka NR 传输体制已经完成在 LEO 再生卫星在轨测试验证,最高谱效达 4.21bps / Hz。(IT之家注:5G NTN 主要有两种典型的架构,分别是透传模式和再生模式。目前全球设备商已经开始围绕 NTN 网络进行新一轮的技术、产业布局。卫星互联网和地面网络系统的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根据华为公布的再生卫星转发宽带通信载荷的在轨试验结果,其 LEO 低轨实验卫星覆盖 VSAT 用户(Ka 频段)和相控阵用户(Ka 频段),单波束带宽最大可达 200MHz,可为星地数传、T2T 数传等业务提供支持。
此外,其星地链路吞吐量也十分可观,下行吞吐最高 660Mbps,上行最高 135Mbps;下行谱效最高 4.21bps / Hz,上行最高 2.7bps / Hz。
7、各地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上路
近年来,我国多个地方政府出台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的相关政策,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上路通行和商业化应用上持续发力,纷纷针对基础设施、配套产业链等问题,从“路”和“车”两方面提供保障,让“路”更智能、让“车”的产业链更完备。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武汉、长沙、深圳等多个城市已经允许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在特定区域、特定时段上路试运营。根据工信部数据,目前全国累计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2万多公里,在网联发展方面,全国17个测试示范区、16个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7个国家车联网示范区完成了7000多公里道路智能化升级改造。
今年7月,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跑”入上海中心城区的街头。根据《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规定》及实施细则,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可以在“车内不配备驾驶人和测试安全员”的情况下,在浦东新区行政区域内划定的路段、区域开展车内驾驶位无人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天津市为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印发《天津市加快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7年)》,集合工业和信息化局、交通运输委员会等多部门及重点企业的力量,成立汽车专班,优化工作机制,形成合力。各区结合各自产业基础,以车联网为抓手,积极打造测试环境,完善车路协同基础设施。苏州积极加强智能车联网道路建设,到2025年,苏州全市智能车联网道路改造里程将超1000公里,投入示范应用车辆超3000辆,部署车联网路侧单元边缘感知和计算设备5000个,逐步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系统的大规模商业应用。
瞄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赛道,今年以来,重庆支持优势企业壮大,推动16家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集聚发展,同时加快核心配套优链强链,陆续引进多个关键项目,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重庆还出台一揽子政策支持汽车生产企业进行科技攻关,对重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开发新车型给予每款1000万元的研发奖励,对传统零部件企业,给予技改专项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重庆正借助大数据、云计算、5G等技术,大力推动“车、路、云、网、图”融合发展,探索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造高地。
8、重庆公布2023年物联网十大应用案例,推动物联网广泛应用
近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官网公告,为推动物联网的广泛应用,以典型案例示范应用带动产业发展,根据《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重庆市物联网十大应用案例评选工作的通知》(渝经信智能〔2023〕44号)的要求,重庆市经信委近日组织开展了2023年重庆市物联网十大应用案例评选工作。
经过企业申报、专家评审、综合审核等程序,重庆市经信委拟确定重庆安驰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的“AIoT与VR融合的智慧停车集群管理系统”等10个案例为2023年重庆市物联网十大应用案例。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全市物联网应用成果,以典型案例示范应用带动产业发展,推动全市物联网应用高质量发展。
9、中国移动牵头完成业界首次“面向低空智联网的5.5G无人机可信接入”技术验证
据中国移动官方消息,近日,中国移动研究院与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联合中兴通讯,完成业界首次“面向低空智联网的5G-A无人机可信接入”技术验证。
该技术在5G-A网络中首次引入新型无人机标识,端到端拉通芯片模组、网络、飞控平台,全面验证了无人机标识识别、鉴权、管理等核心能力,奠定了5G-A网络对网联无人机高效管控的基础,未来可助力构建全面覆盖、可管可控、智能开放的低空智联网服务体系。
中国移动称,本次技术验证创造了三个业界首次:
首次在终端侧完成新型无人机标识的引入及能力适配。
首次在网络侧通过升级支持UAS网络功能完成无人机可信标识的识别、映射、鉴权授权及全生命周期管理。
首次在飞控平台侧完成与核心网能力开放平台的对接、实现标识与运营信息的绑定,端到端实现了5G-A无人机接入可管可控的基础性变革。
10、华为公布P2C数字包容承诺进展,已联接全球9000万偏远地区人口
P2C数字联盟由ITU发起,旨在促进全球有意义的联接和数字化转型,重点关注缺乏数字联接的偏远社区。华为去年宣布加入P2C数字联盟,承诺到2025年底将为全球80多个国家约1.2亿偏远地区人口提供联接到数字社会的能力。
华为今日表示,已为全球9000万偏远地区人口提供联接到数字社会的能力。这是自去年华为加入国际电信联盟(ITU)Partner2Connect(P2C)数字联盟以来首次对外公布的进展。华为表示,将深化与ITU等国际机构合作,持续推动偏远地区融入数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