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事关小区电动汽车充电!全国首部充电设施地方性法规发布
作者:来源网络(侵权删)
时间:2024-04-09 16:00:43
全国首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管理方面的专项地方性法规——《广州市物业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管理规定》被批准通过,《规定》将于5月1日起施行。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日前,全国首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管理方面的专项地方性法规——《广州市物业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管理规定》被批准通过,《规定》将于5月1日起施行。


为了推进物业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根据《规定》,新建物业小区应当按照国家、省、市的比例要求等为配建停车位同步建设充电设施或者预留安装条件,并纳入整体工程验收范畴。同步建设充电设施的,应当具备智能有序充电功能;预留安装条件的,应当满足停车位直接装表接电需要。 此外,改建、扩建物业小区新建车位应当按照前款规定建设充电设施或者预留安装条件。


针对建设好之后的充电桩管理和维护工作,《规定》从主体、企业、部门、保险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其中值得物联网行业从业者关注的是,《规定》要求市主管部门同供电企业等单位建立健全市充电设施智能管理平台,完善数据服务、安全监管、运行分析等功能,并采取措施支持自用充电设施接入平台。


此外,还要求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企业应当选用具备通讯传输、有序充电、视频安防监测系统等功能的智能化充电设施,实时监测充电设施运行过程,并将运行数据上传市充电设施智能管理平台。


供需矛盾凸显

缘何充电设施难以进入物业小区?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仅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949.5万,同比分别增长35.8% 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其中,新能源商用车产销分别占商用车产销11.5%和11.1%;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占乘用车产销的34.9%和34.7% 。对于2024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新能源汽车销量1150万辆,出口550万辆。


图片


从上述数据可见,近几年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快速增长。而充电基础设施作为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动力保障,在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充电需求也在激增。


物业小区是新能源汽车充电最重要的场景,而该场景下日益增长的充电需求与充电设施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也逐渐显现,存在诸如充电设施建设推进力度不够,因责任不明确、安全风险大、矛盾纠纷多等原因不予配合,电网支撑等硬件要素保障不足,管理维护责任难以落实,统建统服模式推广不够等问题。


尽管国家多次出台相关文件推进小区充电桩建设,但从整体情况看,小区充电桩建设仍处于“低速慢跑”阶段,充电桩建设规模仍不及预期。


车桩比直接关系到新能源汽车的充电便利性,根据工信部要求新增公共充电桩(标准桩)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标准车)比例力争达到1:1,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车位占比预期不低于小型停车位的10%。同期,我国存量车桩比约为2.4:1,存量车公共桩比约为7.5:1,远低于工信部所提出目标。


破解充电设施建设管理难题

各地加速充电设施进入物业小区



长期以来,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进入物业小区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推进住宅小区增设电动汽车自用充电设施建设工作,国家、各省级相关政策早已陆续发布。


事实上,早在广州发布的地方性法规之前,各地区也发布过试行方案或者倡议等,试图破解困境。例如:


  • 2023年12月,高邮市出台《高邮市居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一区一策”方案(试行)》。该《方案》明确老旧小区原则上采用“统建、统营、统管”的模式实施,由小区业委会通过自主招标或委托社区居委会确定充电桩建设和运维单位;

  • 2024年3月,深圳住宅小区新增5万根充电桩建设倡议,力争在2024年10月15日深圳国际物业管理产业博览会开展前,完成在深圳市住宅小区范围内新增至少5万根充电桩的任务目标,并在今年深圳物博会上发布展示专项建设成果。


而紧随广州之后,2024年4月,哈市住建局局根据国家、省、市发改、住建等部门的相关通知要求,也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协助做好住宅小区电动汽车自用充电设施安装工作的通知》。


可见,各地正积极通过立法打通充电桩进小区“最后一米”。


写在最后



不止针对物业小区,当前,中央及各地方政府频频出台充电桩强刺激政策。国家层面提出了充电桩适度超前建设的总方针,各省市相应的对充电桩数量、投入资金与优惠补贴标准做了明确规划,为充电桩运营成本的降低提供了助力,充电桩投建热情正在大幅提升。


若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涉及的产品及解决方案,不妨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IOTE 2024第二十一届国际物联网展·上海站,现场与各大智慧消防厂商面对面探讨。


图片

扫码成为VIP观众


IOTE物联网展专注于物联网产业上下游技术及应用解决方案展示的大型展会,全球超300+家参展企业,展览范围覆盖物联网感知层、网络层、运算与平台层、应用层,涉及技术从底层芯片、RFID、传感器、通信模组、物联网平台、AI视觉等领域。同期还将举办10+平行专业论坛,论坛主题覆盖RFID、智能传感器、高精度定位、智慧园区、智慧工厂、智慧健康养老、智慧能源等。


图片


上一篇:沃尔玛供应商们为了满足其RFID要求,向专业的rfid技术公司寻求帮助 下一篇: 优衣库、迪卡侬都在用的rfid技术,结算防盗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