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携手三地,共赢未来——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共同承办“2024深港澳科技界交流年会”
作者:榴莲
时间:2024-12-12 11:32:15
乘八面来风,应万众期盼,“2024深港澳科技界交流年会”于2024年12月9日在深圳成功举办。年会设有三个平行论坛及一场主会场活动。年会由深港科技社团联盟、深港澳科技联盟、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信息科技专委会、香港资讯科技联会共同主办,深圳市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深圳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深圳市信息行业协会联合承办。

乘八面来风,应万众期盼,“2024深港澳科技界交流年会”于2024年12月9日在深圳成功举办。年会设有三个平行论坛及一场主会场活动。年会由深港科技社团联盟、深港澳科技联盟、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信息科技专委会、香港资讯科技联会共同主办,深圳市科协学会服务中心、深圳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深圳市信息行业协会联合承办。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蒋宇扬,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执行会长林迪夫,深圳市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范坤,深港澳科技联盟港方理事长、香港资讯科技联会会长、香港立法会议员邱达根,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科技大学)主任姜志宏等出席活动。同时深港澳三地的科技界、产业界、各科技社团代表等500余人出席活动现场。

 

论坛共话科创,智汇同行发展路

12月9日,年会的三个平行论坛同步举办。分别是由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承办的“深港澳6G通感智算一体化”平行论坛、深圳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承办的“湾区共融人才培养,创新共育新质生产力”平行论坛、深圳市信息行业协会承办的“互联网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及商业闭环探讨”平行论坛。

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承办的“深港澳6G通感智算一体化”平行论坛

“深港澳6G通感智算一体化”平行论坛,汇聚了深港澳三地的科技精英、产业领袖、专家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共同探讨6G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在通信、感知与计算深度融合方面的应用前景。6G通感智算一体化网络,作为未来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的代表性技术,将实现“物理-数字”空间感知、泛在智能通信与计算能力的深度融合,为万物智联、数字孪生和智能决策等新型应用提供强大支撑。在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垂直应用领域,6G通感智算一体化技术将推动这些领域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发展。本场论坛为深港澳地区的6G技术研发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助力数字湾区的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承办的“湾区共融人才培养,创新共育新质生产力”平行论坛

“湾区共融人才培养,创新共育新质生产力”平行论坛,聚焦于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融合。大湾区在科技创新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人才培养则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论坛分享了关于全球化背景下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路径的思考与解读,并就湾区共融人才培养、科教创新合作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与会专家与嘉宾们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提升湾区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提供了宝贵思路,对促进湾区科技教育事业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深圳市信息行业协会承办的“互联网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及商业闭环探讨”平行论坛

“互联网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及商业闭环探讨”平行论坛,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在互联网行业的应用及其商业模式的创新。知名专家学者和行业领袖汇聚一堂,他们围绕《AI带动的全球数据中心的变化—中资出海》、AI技术给互联网行业带来的变革、大模型推理商业落地等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分享了前沿观点和实践经验。同时,以“AI在互联网行业的深度应用与商业价值实现路径”为议题展开交流探讨,展示了AI技术在互联网行业中的巨大潜力和商业价值,深化了与会嘉宾对于人工智能赋能互联网产业的认识,并建立了紧密的行业联系和合作网络。

 

深港澳共叙科创情 描绘湾区科创新蓝图

12月9日晚举行了年会主会场活动--“深港澳科技联盟工作总结会”。会上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蒋宇扬致辞。

蒋宇扬表示,深圳市科协作为深圳市委领导下的人民团体,始终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的职责定位,务实推动湾区科创要素高效流动。未来,深圳市科协将进一步发挥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联合科技界、产业界、金融界、科技社团等多方力量,一如既往地支持深港科技社团联盟和深港澳科技联盟的工作,共同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湾区篇章。

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执行会长林迪夫致辞

林迪夫表示,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作为经广东省委、省政府同意,并在香港、澳门特区政府大力支持下成立的社会团体,我们始终坚持初心,致力于推动粤港澳三地的交流合作。未来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化与深港澳科技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科技创新的新路径、新模式,为大湾区的创新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会上,深港澳三方理事长或代表,分别发表作报告。他们详细介绍了过去一年中各自在开展科技交流、科技创新等成就与规划,展示了深港澳三地在科技创新发展的丰硕成果和广阔前景,为未来的湾区合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深港澳科技联盟港方理事长、香港资讯科技联会会长 邱达根作报告

邱达根在报告中谈到,2024年深港澳科技联盟港方工作组在推动科技创新与合作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举办一系列重要科技探讨和交流访问活动,不仅加深了与内地及国际科技界的联系,还促进了科技创新在多个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这些活动为香港科技业界的繁荣发展以及与大湾区、一带一路地区的协同创新与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接下来的2025年工作中,深港澳科技联盟港方工作组将继续为行业创造更多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共同推进香港科技业界的繁荣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创新并深化香港与“一带一路”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携手联盟的合作伙伴们,共同打造一个行业内更加先进高效、机会更广阔的联盟。

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澳门科技大学)主任 姜志宏作报告

姜志宏在报告中谈到,2024年期间,深圳与澳门两地政府及高校领导进行了双方互访,并进行深入交流。多个联合科研项目成功获得资助,包括澳门-国自然联合课题、澳门科技部联合课题及粤澳联合课题等。此外,深澳双方还共同参与了广东省中药有效成分与肠道微生物组学重点实验室的筹建工作,并在粤港澳大湾区标准联盟中设立低空工作组,秘书处设于澳门科技大学。期间,还举办了多场会议及学术交流活动,促进了深澳两地科研人员的深入交流与合作。澳门科技大学还积极参与了国家工信部分子药物创新中心的申请工作,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展望未来,深港澳科技联盟澳门工作小组将继续深化与深圳的科技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与发展。

深港澳科技联盟深方理事长、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副会长 孙楠作报告

孙楠在报告中谈到,回顾2024年,深港澳科技联盟组织参与深港澳交流系列活动几十余场,协调组织深港澳科技社团、科研机构、企业及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参与,有效促进了大湾区技术、资本、人才、创新项目及成果交流。联合电子科大(深圳)高研院、中欧创新中心等海智工作站举办“科创跨境”系列科技及人才交流活动11场,为深圳和新加坡等海外城市开展科技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不断拓宽深圳链接全球科技人才交流的合作网络。在2025年的工作中,继续开展2024年成熟的项目基础上,增加国际展会、双招双引工作,拓展出海通道等工作内容,通过年会+平时持续的参访交流和学术研讨等各类科技产业活动,打造高端、专业的湾区科技产业交互平台。深港澳三地科技界具有得天独厚的创新资源和合作优势,应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

会上,还进行了“深港澳科技联盟成员单位”“2024年海智工作站”授牌仪式和《互联网智慧白皮书》最新发布、“广东省科学技术普及志愿者协会智联网分会”揭牌仪式以及“全球智能挑战赛”最新发布等。

 

“2024深港澳科技界交流年会”的成功举办,不是一个工作的结束,而是未来航程的开始。新质生产力的崛起正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特别是在双区建设加快的大背景下,年会作为极具影响力的粤港澳大湾区品牌活动,旨在搭建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的科技产业合作交流平台,链接和汇聚大湾区乃至全世界的高端科技产业资源、前言学术信息,通过加强深港澳三方的互信与理解,实现湾区内各城市的协作共赢。展望未来,深港澳三地科技界将持续秉承创新驱动科技发展,充分发挥跨界融合优势,持续强化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交流合作,以创新力量协同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共同助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湾区篇章。

据悉,年会举办当天,参会各方提出了很多产学研合作、出海代理等供需信息。年会举办的前后时间段,深港澳科技界和产业界陆续举办了大量的三地交流合作活动和项目对接,期待大家的关注和参加。

 

年会发展史小彩蛋 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十五载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五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蹄疾步稳,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有前景的增长极之一。为进一步集聚深港澳三地科技创新资源、促进湾区科技创新要素流动,早在2009年,深圳市科协与香港资讯科技联会就联合发起成立了深港科技社团联盟,每年定期举办“深港科技界交流年会”。2019年进一步引入澳门元素,成立深港澳科技联盟,年会也拓展为“深港澳科技界交流年会”。

具有十五年发展历史的年会,每年举办期间吸引了来自深港澳和海内外的众多科技界代表及专家学者等出席,为深港澳科技产业交流合作与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现如今,深港澳科技联盟已经成为深港澳民间科技交流的重要渠道和合作平台。“深港澳科技界交流年会”已打造成为极具影响力的粤港澳大湾区品牌活动。

 


上一篇:rfid标签:三种常见类型与应用场景 下一篇:破解数字化挑战:RFID停车场的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