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研究机构预测,到2030年全球AI玩偶市场规模将超过300亿美元,AI玩具市场从2025年起将开启高速增长。
自然,AI玩具解决方案成为各类厂商的热门研发方向,这一智能硬件垂直领域,目前虽处于起步阶段,却正迎来抢占市场的黄金时机。
移远通信:AI玩具解决方案已可交付市场
2月20日,全球领先的蜂窝模组供应商移远通信宣布AI玩具整体解决方案新进展:率先支持火山引擎豆包RTC大模型,已全面具备市场交付能力。
这是该蜂窝模组龙头在2025年第二次为AI玩具解决方案做详细披露,正值AI玩具的第一波炒作浪潮已经过去,市场更关注产品什么时候上市、上市后是否能获得消费者的正向反馈。
此时,移远在刊文中阐述了方案的四点特征,涵盖模组、算法、平台、应用不同方向,不仅关注联网技术实现,也提供了更完善的商业化支持:
1、通过RTC实时音视频技术,交互延迟从3-5秒缩短至2秒以内;
2、可为AI玩具提供蜂窝模组、Wi-Fi模组、智能模组多种联网方式;
3、已支持接入火山豆包、DeepSeek、ChatGPT等主流AI大模型;
4、开发者可通过QuecThing SDK将AI玩具快速接入移远物联网平台,实现与公版App、OEM App、App SDK、小程序、定制面板等全套终端应用的无缝对接。另外基于移远物联网平台,还能为客户提供设备运维管理、联动其他智能设备、开发个性化服务、面向渠道方的收费管理等增值功能。
广和通:AI玩具大模型解决方案将不断迭代升级
广和通在今年1月发布了AI玩具大模型解决方案,方案深度融合豆包等AI大模型、内置广和通Cat.1模组,助力智能玩具实现AI化升级。该解决方案无需外接MCU,即可实现音视频及图像传输、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通过拟人/拟动物/拟IP形式,与用户进行视/听/触多维度交互,为AI玩具的创新发展开辟新思路。
在后续的计划中,广和通AI玩具大模型解决方案将不断迭代,云端和端侧AI模型能力持续增强,将拓展至更广泛的AIoT行业。
涂鸦智能:提供免开发的一站式交付方案
以云开发者平台见长的涂鸦智能在今年1月发布了AI玩偶开发方案。
基于自研的“AI智能体大脑”,涂鸦为客户提供免开发的AI玩偶一站式交付方案(可以自主选择成品方案、AI Box方案或only主板方案),支持国内外多个大模型平台、支持涂鸦生态设备控制,显著帮助开发者丰富AI玩偶功能、缩短开发时间、加快产品上市。
涂鸦在CES 2025展示的AI玩偶产品
除了产业链上、中游的参与角色,或许我们还关注市面上已经推出了哪些AI玩具?它们在消费者中的反响如何?
1、跃然创新
跃然创新(HAIVIVI)是一家专门的儿童AI玩具公司,2024年获得了来自华山资本、愉悦资本、红杉中国种子基金的A轮融资,2021年成立至今已获得4轮融资。
2024年,跃然创新发布第一款儿童AI玩具产品BubblePal。该产品的本体并非是一个毛绒玩偶,而是一个可以适配任何尺寸毛绒玩偶的挂坠,可以理解为是外置的AI配件,用户通过按压按钮进行对话聊天。
在打造产品差异化方面,产品材料安全的严格把关、通过IP合作授权支持多种角色的切换、针对大模型的微调、感知儿童情绪给予反馈等都是HAIVIVI重点在做的。
根据可查阅到的数据,BubblePal在开售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设备激活量就超过1万台,以399元的产品单价,GMV超过400万元,2024年预计销量8万台。
2、FoloToy
FoloToy团队成立于2023年,目前已开发出AI仙人掌、AI向日葵等网红产品,并提供Magicbox魔匣、八爪鱼套件赋能企业客户,例如2024年字节跳动的AI玩偶“显眼包”中正是内置了FoloToy大模型AI机芯Magicbox魔匣。也就是说,FoloToy目前走了C端+B端两条路,但也可能未来会加强C端品牌的建设。
据了解,FoloToy预计2025年的出货量将达到30万—50万台。以200元—500元的产品售价计算,预计2025年将实现数千万元的营收。
3、实丰文化
2025年1月,知名玩具研发制造商实丰文化第二代AI玩具——AI魔法星正式开售。该产品由实丰文化与灵优智学(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接入豆包作为基础大模型,并且基于该模型进行二次训练,确保玩偶能以符合儿童对话习惯的方式进行交流,同时避免涉及敏感话题。为了提升趣味性和人情味,在交互时支持不同性格的多角色切换。
实丰文化第一代AI玩具更早发布,当时采用了星火大模型作为底层。该公司表示将不断接入不同AI大模型为产品提供功能增强与补充,更好地实现AI玩具的智能交互。
4、奥飞娱乐
在承担情感陪护功能时,融入IP内容的AI玩具或许具有别样的竞争力。因此大多数玩具初创公司也在积极构建IP合作授权关系。
奥飞娱乐自身拥有“喜羊羊与灰太狼”、“铠甲勇士”、“巴啦啦小魔仙”等多个经典IP,聚焦IP运营与IP内容形式多样化。
2023年,奥飞娱乐与上海红棉小冰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前身为微软小冰)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广州奥创火种科技有限公司,计划融合双方在IP、AI领域的优势,打造旗下知名IP角色的虚拟数字人及智能玩具。
2024年5月,首款AI玩具“喜羊羊超能铃铛娃娃”面世,后续计划继续围绕毛绒、早教等品类搭建智能玩具产品架构。
小结:AI玩具是否存在壁垒?
AI玩具的兴起的确标志着智能硬件市场的一次重要变革。
此前,市面上已有不少面向儿童的智能硬件产品,同样是支持语音交互、娱乐互动和知识科普的设备,但这些产品设计上偏向硬核,难以与用户建立深层次的情感连接。而AI玩具多采用毛绒材质、可移动设计,赋予了产品更强的亲和力和互动性,因此更能满足情感诉求。
但只有这些还不够,真正推动AI玩具从“概念”走向“市场”的核心驱动力,是人工智能及大模型技术的突破,包括:
大模型技术的优化升级:近年来,大模型在性能和效率上不断突破,为AI玩具提供了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内容生成能力。
轻量化小模型的普及:端侧场景中,轻量级小模型被广泛训练和应用,使得AI玩具能够在本地实现高效运算,降低对云端依赖。
生成式AI的深度应用:基于大小模型的生成式AI技术,能够创造出更高质量、更个性化的内容,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
另外,传统商业巨头与新锐创业企业增加对AI玩具的投入和宣传,也显著提升了市场对AI玩具的了解和接受。
当特别多的玩家涌入AI市场并都能支持大模型时,如何才能在这一行脱颖而出,其实看的还是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
除了材料的安全、IP角色的丰富、对儿童有应有的在声光电方面的保护,参考实丰文化在今年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表示的:
AI产品的壁垒在于与合作方共同积累的对模型的优化调整能力、针对儿童玩具的内容生成和审核机制,以及结合微信小程序等形式为家长提供服务的配套能力。(便捷的微信小程序或APP可以让家长随时查看历史记录,系统自动分析儿童倾向和性格,为家庭教育提供帮助,增强家长对使用AI智能玩具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