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RFID跨境低空物流获香港首批试点!深成交与盈芯提供技术支持
作者:来源网络(侵权删)
时间:2025-03-24 17:12:43
这一创新尝试深度融合RFID与低空经济,有望重塑跨境物流效率与安全性,为大湾区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关键词: RFID

3月21日,深圳市深城交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深城交”)宣布,其申请的低空基础设施装置及RFID跨境低空物流项目正式获得香港政府首批试点资格,标志着深港合作在智慧物流领域迈出关键一步。这一创新尝试深度融合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与低空经济,有望重塑跨境物流效率与安全性,为大湾区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而这个试点项目中的RFID技术,将由盈芯科技提供支持。

图片

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致辞(图片来源:香港政府新闻处)

大陆与香港传统跨境物流的难点



作为全球经济活跃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大陆与香港之间的跨境物流需求持续旺盛。然而,受物流成本差异、基础设施限制等影响,传统物流模式仍面临诸多挑战。具体来说,以下是基于两地物流难点的剖析:

1. 物流成本高企,中间环节多

运输方式对比:陆运:深圳-香港陆运成本约140-200元/吨,时效1-2天,但口岸拥堵(如皇岗口岸)可能导致延误。空运:适用于紧急货物(如生鲜),但运费高昂(约30元/公斤),且需额外支付安检费+操作费。海运:大批量货物成本较低(如深圳-香港海运约500元/立方),但时效长达7-10天。隐性成本叠加:报关费:代理报关费约200-500元/票。仓储费:香港仓储成本是深圳的2-3倍,尤其旺季(如双十一)费用飙升。

图片

2. 信息不对称,全程追踪难

系统割裂:大陆物流公司(如顺丰)与香港本地配送商(如嘉里物流)信息系统不兼容,导致货物出境后追踪信息中断。客户常需通过电话或邮件人工查询,效率低下。

清关信息不透明:海关查验进度、放行时间缺乏实时反馈,客户难以预估收货周期。

3. 基础设施限制,末端配送难

口岸拥堵:深圳湾口岸、皇岗口岸等通关车辆日均超万辆,高峰时段排队超4小时。

香港境内配送面临“最后一公里”难题:部分老城区街道狭窄,街道宽度不足3米,货车难以进入,需人工驳运。


RFID跨境低空物流的优势



大陆与香港跨境物流的难点,本质上是效率与成本的平衡问题。要实现“次日达”“门到门”服务,RFID技术的引入恰好成为破解难题的“金钥匙”:每件货物贴上唯一RFID标签,实现“从仓库到空中”的实时追踪,清关数据自动上传,减少人工错误。当无人机搭载RFID读写设备时,可批量扫描货物信息,传统需50小时的万件货物盘点缩短至2小时以内,人力成本直降60%。而作为技术提供方,长沙盈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盈芯”)的加入成为项目关键支撑。其超高频RFID芯片已实现全面国产化,具备三大核心优势:远距离识别:支持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动态扫描货物,无需降落即可完成信息交互;抗干扰性强:复杂天气或电磁环境下仍能稳定传输数据,确保跨境物流可靠性;成本可控:相比进口芯片,盈芯方案可降低硬件成本约30%,助力大规模推广。

图片

此次试点也离不开两地的共同努力,在深圳端,深城交已规划深圳低空航线及起降点,其子公司深圳市深城交低空运营有限公司正筹备文旅、通勤、医疗急救等飞行服务,未来或与RFID物流无人机形成“空中走廊”。在香港端,特区政府首批推展38个低空经济项目,覆盖物流配送、紧急救援等领域。例如:顺丰丰翼无人机计划为离岛居民配送药物,RFID标签将确保药品溯源无误;美团无人机首条配送航线已筹备完成,预计年内实现深港间外卖、文件等紧急物资快速运输。

写在最后

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明确表示,将推动低空经济与大湾区内地城市联动,突破无人机芯片、飞控系统等关键技术。年内完成深港跨境无人机物流测试航线,优先保障医疗冷链、高价值电子产品运输;并在未来几年构建“RFID+低空”标准化体系,推动大湾区物流网络向立体化、智能化升级,预计3年内可降低跨境物流成本15%-20%。随着深城交与盈芯的试点推进,RFID跨境低空物流正从构想走向现实。这一“湾区智慧”不仅将重塑深港物流格局,更为全球跨境物流提供了创新样本。未来,当无人机搭载着RFID标签的货物穿梭于都市天际线时,一个更高效、更安全的物流时代已然启幕。


上一篇:重磅!三星推出首款汽车UWB芯片 下一篇:重塑服装产业效率与购物体验,rfid技术推动服装业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