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数字化、信息化发展得那叫一个迅猛。在部队日常处理的各种业务里,对目标管理和识别的需求越来越多。就拿之前的编目标识来说,靠人工去识别和管理文件、人员、物资这些目标,不仅效率低,还特别容易出错,根本满足不了现在大规模、高频次业务处理的要求。所以,为了让工作效率提上来,管理精度更精准,资源配置更合理,搭建一套先进的编目标识系统,那可是刻不容缓的事儿。先来说说建设目标,就是要用最先进的识别技术,把各类目标,不管是文件、人员,还是物资,识别准确率干到 99% 以上,尽量避免误判和漏判。而且系统响应速度得快,1 秒以内就得给出反馈,这样才能满足实时业务需求。另外,要把部队里所有相关业务场景,像办公流程、物资管理、人员出入管理这些,全都覆盖到,实现目标全流程的标识和跟踪。还得建一个统一的目标信息数据库,打破部门之间信息不通的局面,让数据能集中管理和共享,提供有力决策支持。同样的,安全这块不能马虎,得有一套完善的防护机制,保证目标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恶意攻击。
说到系统安全需求,功能上得实现这几个关键部分。首先是目标标识生成,要给每个需要管理的目标,都生成独一无二的标识代码,可以是二维码、条形码,也能用 RFID 标签,标识里得包含目标名称、类型、所属部门这些关键信息。接着是目标识别采集,用扫码枪、RFID 阅读器、图像识别摄像头这些设备,快速准确地把目标标识信息采集上来,再传到系统里处理。还有信息管理查询,能对目标详细信息进行录入、修改、删除操作,还得支持按标识代码、名称、时间等条件进行查询检索。流程跟踪监控也很重要,要在业务流程里实时盯着目标的流转情况,记录操作历史、位置变化这些信息,方便后续做流程分析。数据分析统计这块,得对目标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生成目标数量统计报表、业务流程效率报表这些,给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最后是系统管理维护,包括用户管理、系统参数设置、数据备份与恢复这些功能。性能方面,系统操作平均响应时间不能超过 1 秒,复杂查询和统计操作也得控制在 5 秒以内。得能同时处理大量的目标识别和数据操作请求,满足业务高峰期的需求。可靠性上,要保证 7×24 小时不间断运行,平均无故障时间得在 10000 小时以上。而且系统架构得有很好的扩展性,以后要是业务发展了,或者技术升级了,能轻松添加新功能模块和识别设备。安全需求这块,数据加密是基础,传输和存储的目标信息都得加密,传输用 SSL/TLS 加密协议,存储用 AES 等加密算法。用户认证授权也得严格,用户名 / 密码、指纹识别、数字证书这些认证方式一起上,确保用户身份真实,再根据角色和职责分配权限,遵循最小权限原则。访问控制也不能少,设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对外部和内部网络访问都进行严格控制。最后,定期对系统数据进行异地备份,万一系统出故障或者数据丢了,能快速恢复数据,保证业务不中断。
系统架构采用分层设计,分为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层、应用层和展示层。感知层就像是系统的 “眼睛” 和 “耳朵”,用扫码枪、RFID 阅读器、图像识别摄像头这些设备,把目标标识信息采集过来,转换成数字信号传给传输层。传输层负责把数据送到数据层和应用层,采用有线和无线网络结合的方式,保证数据传得稳、传得快,而且传输过程中会加密处理。数据层相当于系统的 “大脑”,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存储设备,把目标各类信息存起来、管理好,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库搭配使用,提高存储和查询效率。应用层实现系统核心业务功能,调用数据层接口处理数据,再把结果返回给展示层。应用层采用微服务架构,把不同业务功能拆分开,方便扩展和维护。展示层就是用户操作界面,有 Web 端和移动端应用,采用响应式设计,不管用电脑、平板还是手机,都能有很好的使用体验。
在关键技术选型,也就是目标识别技术这块,咱们有三种选择。第一种是二维码 / 条形码识别技术,这两种码现在用得特别广泛,成本低、容易制作,识读也方便。咱们用高性能扫码枪,支持多种码制识别,通过 USB 接口或蓝牙连接终端设备,操作起来很简单。第二种是 RFID 识别技术,这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不用接触就能识别目标,识别距离远,还能同时识别多个目标。在物资管理、人员出入管理这些场景,用 RFID 标签标识目标,再用 RFID 阅读器识别,阅读器有固定式和手持式可选,支持多种通信接口,方便和系统集成。最后一种是图像识别技术,对于那些没法贴码或者装 RFID 标签的目标,像图像、文档这些,就用深度学习算法提取图像特征、进行分类识别。图像识别摄像头根据场景选合适的分辨率和拍摄范围,采集的图像通过网络传到服务器处理,为了提高识别准确率和效率,还会用 GPU 加速技术训练和推理模型。
在咱们的目标识系统里,RFID 相关设备的选型可是关键一环。先说说 RFID 标签,在一些特殊环境下,普通标签可扛不住。比如说高湿度的物资存储区,或者需要耐高温的设备管理场景,就得用特殊标签。就拿车辆和装备管理来说,射频标签就是个特别合适的选择。它的背后能带背胶,粘贴特别方便。而且这标签严格符合军标要求,支持 GJB7377.1-2011《军用射频识别空中接口第 1 部分:800/900MHz 参数》,遵循 GJB7373-2011《军用无源射频识别标签通用规范》。材质用的是塑料 ABS,表面还能按照咱们的需求做个性化印刷,既能满足使用要求,又能保障安全管理。安装的时候,我们也充分考虑了防撞这些因素,保证标签固定得又稳又牢靠。
再讲讲国军标 RFID 读写器,这可是编目标识的 “守门大将”。我们会把它部署在仓库大门这些物资进出频繁的地方。它支持的协议特别全,像 EPC C1G2、ISO18000-6B/C 这些主流协议都不在话下,还严格符合 GJB7378.1《军用射频识别读写器接口协议第 1 部分:800/900MHz》 ,GB/T29768-2013 协议也能选配。工作频段覆盖得很广,不仅支持国标双频 920MHz~925MHz、840MHz~845MHz,FCC 的 902MHz~928MHz 频段和 ETSI 的 865MHz~868MHz 频段也能兼容。输出功率从 0dBm 到 33dBm 可以按需调整。这读写器识别距离远,读标签的速度快,一次能识别一堆标签,抗干扰能力强,防护性能也高,安装使用都特别方便。有了它,就能全方位读取仓库出入口的标签信息,物资进出的时候,标签内容瞬间就能被准确采集到,一点都不耽误事儿。
还有辅助硬件设备也很重要。先说天线,在物资运输通道边上、门禁入口这些需要精准信号覆盖的地方,我们会根据具体需求,选择不同角度的定向天线。这种天线厉害在哪儿呢?它能在老远的距离精准读取标签信息,还能避开其他方向的信号干扰,大大提高了识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就像给信号指了条 “专属通道”。最后是数据采集终端,这可是一线工作人员的得力助手。我们选的移动信息终端 YX-YDXIN,用的是国产操作系统,和部队里现有的业务系统能无缝对接。它搭载高性能处理器,运行 RFID 数据采集软件特别流畅,读取到的标签信息能马上分析处理。屏幕用的是 10 点触控电容屏,康宁大猩猩玻璃硬度达到 7H 以上,特别耐刮,显示效果也清晰,查看数据一目了然。而且它支持多点触控,就算屏幕上有水,或者工作人员戴着手套,也能轻松操作,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快速录入数据,实用性拉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