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息,中颖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颖电子”(股票代码:300327)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9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5.86万元,同比减少50.08%;扣非净利润为1533.23万元,同比减少47.81%。研发费用7776.46万元,占公司收入比重为24.4%。
公告称,净利润同比减少主要系增值税加计抵减金额减少569万元、合肥第二总部大楼落成后增加折旧及费用约437万元及毛利率32.09%(同比降低了1.77%)所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中颖电子成立于1994年7月,2012年上市。主营产品为MCU、BMIC和AMOLED。MCU微控制器系统主控单芯片主要用于家电主控、电机控制、智能电表及物联网领域。
截至2024年底,公司销售芯片总量8.85亿颗。
在“国产替代”背景下,国内相关企业加快MCU芯片的研发、制造和应用能力,逐步完成了中低端MCU领域的国产化,并持续向高端领域渗透,我国MCU行业市场竞争力逐步提升。
中国MCU市场的重点企业包括兆易创新、中颖电子、乐鑫科技、复旦微电、国民技术等。这些企业在MCU领域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是推动中国MCU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根据行业官方信息,为大家整理以下信息:
注:(该名单综合考量了企业的技术实力、市场份额、产品竞争力及行业影响力)
2025年中国MCU芯片公司ToP10
排名 | 公司名称 | 核心优势与亮点 | 主营领域/代表产品 | 市场份额/业绩表现 |
1 | 兆易创新 | 存储+MCU双龙头,车规级芯片量产(GD32A503系列),ARM内核全,生态完善 | 工业控制(40%)、消费电子(30%)、汽车电子(车规MCU) | 2024年Q3营收56.5亿元,国内市占率稳居第一,累计出货超15亿颗 |
2 | 乐鑫科技 | WiFi/蓝牙双模芯片全球顶流,RISC-V架构自研,性价比高,开源社区强 | 智能家居(ESP32系列)、可穿戴设备 | 2024年Q3营收增长49.96%,智能家居贡献60%增速 |
3 | 中颖电子 | 8位MCU起家,小家电市占率TOP1,抗干扰强+稳定性高 | 空调、洗衣机、微波炉(美的/格力供应链) | 2024年Q3净利润暴涨132.54%,库存去化明显 |
4 | 极海半导体 | 纳思达旗下,车规/工业MCU专精,RISC-V双核设计,支持ISO 26262功能安全 | 汽车电子、工业控制(七核SoC芯片) | 车规级黑马,国产替代新势力 |
5 | 复旦微电子) | 智能电表MCU国网市占率第一,FPGA+MCU双线作战,高毛利率 | 智能电表、电力行业(国网/南网投标必备) | 2024年Q3营收26.84亿元,毛利率53.82% |
6 | 国民技术 | 32位MCU主打高安全性,智能卡/物联网场景专用,金融级安全认证 | 物联网安全、智能卡 | 数据敏感项目首选,银行/政务合作案例多 |
7 | 芯海科技 | 中高端车规MCU量产,BMS芯片打入比亚迪/蔚来,车规产品爆发式出货 | 汽车电子(BMS、车身控制)、工业测量 | 2024年营收增长81.2%,新能源车风口潜力股 |
8 | 国芯科技 | PowerPC架构自主可控,中高端车规芯片突围,车规订单增长104.58% | 汽车电子、信息安全 | 国产替代标杆,军工/汽车项目优选 |
9 | 钜泉科技 | 智能电表MCU+载波通信双赛道,国网市占率TOP3,技术壁垒高 | 智能电表、电网通信 | 2024年Q3毛利率43.85%,电网招标刚需 |
10 | 紫光国微 | R52+内核车规MCU过认证,金融IC卡芯片龙头,国产首款功能安全认证MCU | 汽车电子(高可靠场景)、金融安全 | 国企/央企项目指定供应商,资质党首选 |
榜单解析
1. 兆易创新:
• 全领域覆盖:从消费电子到汽车电子,GD32系列MCU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40%)、消费电子(30%)及汽车电子(车规MCU已上车)。
• 技术生态:ARM内核全、生态完善,工程师友好,闭眼入首选。
2. 乐鑫科技:
• 物联网霸主:ESP32系列芯片全球市占率超30%,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领域。
• 开源生态:性价比炸裂,开源社区强,学生党&创客首选。
3. 中颖电子:
• 家电垄断:小家电MCU市占率TOP1,美的、格力供应链核心供应商。
• 盈利爆发:2024Q3净利润暴涨132.54%,库存去化明显。
4. 极海半导体:
• 车规突破:支持ISO 26262功能安全,七核SoC芯片量产,国产替代新势力。
• 工控布局:工控老司机蹲守新品,国产替代潜力股。
5. 瑞芯微:
• 边缘AI领先:RK3588旗舰芯片(8nm制程)覆盖智能座舱、工业机器人。
• 高集成度: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和接口,灵活性和兼容性高。
其他重要参与者(排名不分先后)
公司名称 | 核心优势与亮点 | 主营领域/代表产品 |
峰岹科技 | 电机驱动MCU领域领先,产品性能优异 | 家电、工业控制(电机驱动芯片) |
东软载波 |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领先,智能电网领域深耕 | 智能电网、物联网(载波通信芯片) |
晟矽微电 | 低功耗MCU技术突出,可穿戴设备市场占比高 | 可穿戴设备、消费电子(低功耗MCU) |
上海贝岭 | 模拟电路与MCU协同发展,工控领域经验丰富 | 工业控制、电源管理(MCU+模拟芯片) |
比亚迪半导体 | 车规级MCU自研自产,新能源汽车领域垂直整合 | 汽车电子(车身控制、动力系统) |
国际厂商在华布局(部分)
公司名称 | 核心优势与亮点 | 主营领域/代表产品 |
恩智浦(NXP) | 全球汽车电子MCU龙头,S32G系列车载网络处理器领先 | 汽车电子(车载网络、安全系统) |
瑞萨 | 日本MCU市场主导者,RX系列工业MCU性能卓越 | 工业控制、汽车电子(RX系列MCU) |
意法半导体 | STM32系列MCU生态完善,物联网领域应用广泛 | 物联网、消费电子(STM32系列MCU) |
微芯科技 | PIC系列MCU性价比高,工控领域市场份额高 | 工业控制、消费电子(PIC系列MCU) |
英飞凌 | 2024年,英飞凌以21.3%的全球MCU市场份额登顶行业龙头,其中汽车MCU市占率达32%,领先第二名近3个百分点。 在中国市场,英飞凌汽车半导体市占率达13.5%,MCU市占率超28%,均位居第一。
| MCU(微控制器)业务,车规级MCU |
其他MCU芯片公司
士兰微:电控MCU龙头,32位MCU电路产品保持较快增长。
北京君正:AIoT芯片“基建狂魔”,国内唯一实现MCU+AI算法集成设计。
沁恒、平头哥玄铁:RISC-V架构芯片厂商,降低授权成本。
芯旺微:加速车载前装认证。
盛群半导体、义隆电子、松翰科技、凌阳科技:实力强劲的台资MCU企业。
瑞萨电子、飞思卡尔、Microchip、意法半导体、三星电子:国际大型MCU企业。
小结
当前MCU芯片行业呈现三大趋势:AI技术加速融入MCU,国际厂商推出集成神经网络处理器的产品,推动边缘计算和终端智能化,国内企业正通过自研算法和架构优化加速追赶;车规级MCU市场快速增长,极海半导体、芯海科技等企业通过ISO 26262认证,切入电池管理、域控制器等领域,抓住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带来的机遇;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在政策支持和产业链协同下,兆易创新、中颖电子等头部企业凭借本土化服务优势,在工业控制、小家电等领域市占率突破30%,并通过工艺迭代缩小与国际巨头的差距,形成差异化竞争。
行业新闻爆料及合作添加微信:zkig11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