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海外4G摄像头免流玩法解读:趋势已现,但路还长…
作者:来源网络(侵权删)
时间:2025-05-26 10:21:03
当下,4G摄像头流量市场的战火愈燃愈烈!
关键词: 摄像头

当下,4G摄像头流量市场的战火愈燃愈烈!


众所周知,监控摄像头行业的市场内卷现象本就极为突出,各大厂商早就针对软硬件层面展开了激烈的价格战,低价竞争的硝烟四处弥漫。而今,又有厂商祭出“4G摄像头流量终身免费”这一杀手锏,直接重力砸向市场。


在这场无休止的内卷风暴中,原本被视作“增值服务”的流量项目,如今也逐渐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光环,沦为了市场竞争中无奈的“牺牲品”。


国内4G摄像头免流普及,市场竞争白热化


近年来,消费级监控摄像头市场呈现出稳健增长的良好态势。在这一蓬勃发展的市场环境中,4G摄像头凭借其独特的技术优势脱颖而出,逐渐成为市场焦点,吸引了广泛关注与青睐,其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从市场数据来看,根据洛图科技(RUNTO)线上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4G摄像头在传统主流电商的销量份额为13.5%,比2023年增长了1.9个百分点。


而与此同时,在市场发展的有利条件下,伴随着基础网络建设的日益完善以及4G模组成本和流量资费的逐渐降低,众多品牌厂商顺势下场放大招,发起了一场以“终身免流量”为核心卖点的营销战役,直接为4G监控摄像头产品提供终身免流量服务,意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根据了解,当前包括海康威视、萤石、宇视、TP-LINK、天地伟业、镭威视、捷高、创维安防等一众国内厂商纷纷抢滩推出了4G监控摄像头免流量产品。可以说,4G IPC终身免流量产品从最初的质疑到为数不多厂商的跟进,再到品牌厂商的大举推进,已形成一股风潮之势,流量时代的“流量价值”已推进至免费化阶段。

image.png

图源:萤石网络


流量大战蔓延海外,4G免流策略试水国际市场


正当国内市场被4G监控摄像头免流产品搅得“风生水起”之时,这股免流风潮也悄然跨越国界逐渐吹向了海外市场。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部分厂商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在部分国家或地区推出了4G监控摄像头免流产品,试图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比如,国内玩家中科迅驰最近在2025涂鸦开发者大会上率先推出海外终身免流4G低功耗球机产品。据了解,中科迅驰此次推出的海外4G免流只针对东南亚地区,同时对于其他地区也推出了极具竞争力的不限流套餐。

image.png


另外,小眯眼也在欧洲35国和东南亚等地区推出了海外AOV终身免充版4G摄像机。根据介绍,小眯眼海外4G终身免充摄像机支持欧洲35国及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越南等多个国家地区,出厂自带Vsim流量卡,后台自动多运营商切换,适合出海项目、电商用户、海外仓安防、工地农场等多种场景,真正实现全球漫游不卡顿。


“终身免流量”这一营销策略,不得不说对消费者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在某种程度上也的确能够刺激硬件设备的销售量。但“羊毛出在羊身上”,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商家所让渡的利益,往往会在其他环节以某种形式找补回来。


本质上,4G摄像头“终身免流量”的商业模式是厂商在硬件销售与流量服务之间的利益再分配,其无非就两种形式。


一种是靠设备赚钱,借助设备溢价实现盈利。商家在定价时,会预先将未来10-15年所需的流量成本折算进设备售价中,通过抬高设备价格来覆盖所谓的流量成本支出。除了设备本身的溢价,商家后续还会通过提供增值服务(例如云端存储服务、AI 功能订阅服务)以及构建生态绑定关系等手段,进一步拓宽盈利渠道,增加整体收益。


另一种是赚流量的钱,依靠流量相关分成获利。商家与虚拟运营商达成合作协议,虚拟运营商为其提供定制化的流量套餐,这些套餐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打包提供给商家。商家将这些流量资源分配给用户,形成专属的流量池。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商家凭借庞大的用户基数,从运营商处获取渠道返利。


海外流量卡全解析:

玩法多样背后的技术与合规挑战



有业内人士表示道,“事实上,海外市场的玩法要比国内市场多得多。”


相对于国内市场已呈现出流量终身免费模式的现状,海外市场流量需求缺口还是较大的。这一现状反而是国内厂商可以去突围的机遇,其所蕴含的商机显示愈发重要。


近期,视觉物联围绕“海外4G IPC免流”这一热门话题,与多家在海外流量卡业务领域深耕多年的卡商展开了深入交流,一同探讨了这一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试图洞察其中的机遇与挑战。


根据了解,当前海外4G免流功能大多借助云卡技术得以实现。但要使云卡真正融入当地网络环境,实现完全本地化的网络链接,并非一蹴而就之事。


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诸多棘手问题,其中当地法律安全合规问题尤为突出,厂商容易因游走于复杂的监管灰色地带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要知道,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网络漫游有着不同的规定和准则,部分地区明确禁止设备长期处于漫游在线状态,这无疑为海外4G免流业务的发展设置了一道道关卡。


鉴于此,视觉物联整理了关于海外流量市场的多种形式,以及它们在技术、法规等方面所涉及的要点,旨在为行业朋友们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参考指南,助力大家在海外流量市场的浪潮中找准方向,稳健前行。


据了解,目前海外流量模式主要分为漫游卡、本地卡、eSIM、vSIM这四种类型,它们各自具备独特的优势与局限性。



漫游卡

其核心功能是为个人用户提供临时跨境通信服务,适用于短时、低频的使用场景。使用漫游卡虽能快速实现网络接入,但运营商通常会为漫游流量分配较低的网络优先级,而且部分国家要求漫游数据需回传至归属国过滤,其联网逻辑较为复杂,导致网络速度慢、信号不稳定或是延迟严重,以至于难以满足4G监控摄像头实时且高清传输的网络需求。


而且漫游卡的计费规则比较复杂,部分漫游套餐存在“流量池”计费偏差,长期使用的话会使得流量费用高昂;此外,电信行业有一个全球通用的准则,即禁止长期漫游准则,有些国家或地区会严格执行该准则,就比如巴西、土耳其等国家是明确禁止物联网设备永久漫游的,一旦被发现,漫游卡就会被批量踢掉,导致无法上网。


本地卡

直接连接本地基站网络,支持区域化频段,享受本地运营商的本土网络优势,而且使用本地卡能够规避跨境数据监管风险,无需当心法律合规性等问题。从技术层面看,本地卡依托本地稳定的网络服务,具有低延时的技术优势,能够确保4G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控画面的流畅传输;此外,一些本地卡还享有当地政策的补贴,整体下来比漫游卡实惠。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本地卡虽能享受当地运营商的本土网络优势,网络稳定性和资费性价比相对较好,但在跨国项目中,与当地运营商合作时,他们会考虑到合作体量、合作场景、增长潜质以及是否有成功案例等因素。


eSIM

是一种直接嵌入到设备内部、无需物理插拨的SIM卡技术,其通过芯片或软件形式集成在设备主板上,用户可通过OTA切换运营商或套餐,具备灵活性、便携性等特点。但eSIM的普及仍面临诸多阻碍,一方面,由于eSIM技术对网络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并非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能广泛支持eSIM技术;另一方面,eSIM涉及复杂的国际电信标准和运营商合作,不同运营商对eSIM的认证、配置要求不同,这种标准的碎片化抬高了eSIM技术的普及门槛。


另外,eSIM的出现,本质上动摇了运营商的利益格局。eSIM支持用户便捷切换运营商,削弱了运营商对用户的锁定能力。而且eSIM绕过了实名认证的监管,存在数据泄露等风险,增加了信息安全的管控力度。


vSIM

依托通信模块自身软硬件实现通信,支持批量预配置虚拟SIM参数,而且vSIM的远程管理功能,降低了运维成本,企业可通过云端平台统一管理设备的网络配置、流量分配等问题。


但不同品牌、型号的通信模块在软硬件结构上存在差异性,vSIM需要适配多样化的设备环境,而且它也需要适配各国网络与运营商服务。此外,vSIM技术缺乏统一行业标准,全球各国对于vSIM的监管政策尚未统一,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在4G监控摄像头领域,由于海外流量模式市场的复杂性,厂商是难以实现“一招鲜吃遍天”的理想状态。不管是从技术适配的角度,还是从政策法规遵循的层面,厂商若想在海外推广4G监控摄像头免流服务,还需针对不同地区制定差异化的策略,以此在全球化竞争中抢占先机。


当下,国内的物联网卡商涵盖了

联通中亿前海翼联
齐犇五兴鼎芯
途鸽优克联领科

易联物联网

量讯

鎏信

……

这些企业的流量模式主要以“漫游流量+本地流量”为主,其竞争核心在于对当地运营商资源的整合能力。


一方面,各企业积极下沉放低市场,与本地运营商达成战略合作,获取更优惠的流量资费和优质的网络服务,保障用户在当地的网络体验;另一方面,行业间也展开资源整合,通过建立流量资源共享池、联合采购等方式降低成本,共同拓展海外市场,实现优势互补。这种既竞争又合作的态势,推动着国内物联网卡商不断优化流量服务,提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写在最后



当国内厂商带着“终身免流”的杀手锏闯入海外市场,看似无往不利的策略,实则在国际市场掀起了一场充满矛盾与变数的暗涌。从长远角度出发,“4G摄像头免流”是必然趋势,但市场竞争逻辑终将回归本质,行业要良性健康发展,需要将重心重新放回产品品质与服务体验的提升上,玩家要精于技术打磨、善于生态构建、严于合规运营,以此摆脱依靠低价厮杀的泥沼,进化成掌握行业话语权的“领跑者”。

图片


上一篇:时隔半年!这家激光通信公司再拿下超亿元投资 下一篇:专注于通讯电子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飞胜电子将亮相IOTE国际物联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