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信息显示,思特威(688213)近期加码AIoT赛道,全新推出1200万像素(12MP)AI眼镜应用CMOS图像传感器——SC1200IOT。
据悉,该产品现已启动供应链送样认证,预计2025年中期实现量产,或将对AR/VR硬件产业链国产化进程产生实质性推动。
有何技术亮点?
SC1200IOT基于思特威自研的SmartClarity-3技术平台开发,融合其专利SFCPixel®像素架构,在1/3.57英寸光学靶面上实现1μm像素工艺。
通过封装尺寸压缩至5.1mm×3.7mm(较同类缩小32%),适配AI眼镜微型模组空间限制;其电路控制模块优化使功耗下降29%,同步降低设备运行发热量,显著提升续航表现。
实测数据显示,该传感器感光度提升29%、读取噪声<1e-(降幅52%),多帧动态范围达76dB,可在暗光场景(如阴天室内/夜间)输出清晰影像。
思特威(上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martSens Technology (股票简称:思特威,股票代码:688213)是一家从事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产品研发、设计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总部设立于中国上海,在多个城市及国家设有研发中心。公司产品已覆盖了安防监控、机器视觉、智能车载电子、智能手机等多场景应用领域的全性能需求。
现阶段的AI眼镜应用CIS市场
AI眼镜作为下一代智能穿戴设备的核心载体,正推动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进入新一轮技术迭代与竞争周期。
全球AI眼镜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82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的340亿美元(CAGR 42.7%),CMOS传感器作为核心组件,其成本占比从14%提升至21%。用户对实时环境感知、AR交互、无感拍摄等功能的需求,直接推动传感器向高性能、小型化方向发展。
索尼IMX681曾主导市场,凭借小体积(约4.03×3.02mm)、低功耗、全局快门技术适配主流AI眼镜(如Ray-Ban Meta、雷鸟V3等)。然而,2025年思特威推出SC1200IOT传感器,以更优参数(感光度提升29%、噪声降低52%、动态范围76dB)打破垄断,并实现国产替代。
AI眼镜趋向普通眼镜外观,内部空间压缩至极限。思特威SC1200IOT采用1/3.57英寸靶面,封装尺寸仅5.1×3.7mm,较竞品缩小32%,功耗降低29%,显著延长续航。
通过专利SFCPixel®技术,SC1200IOT在1μm像素下实现感光度提升29%,噪声<1e-,多帧动态范围达76dB,解决夜间成像模糊问题,满足全天候使用需求。
全局快门技术(如索尼IMX681)避免运动畸变,而思特威通过超低噪声电路优化,提升AI算法识别精度,支持手势检测、实时翻译等复杂场景。
据悉,思特威SC1200IOT实现晶圆制造到封装全流程本土化,良品率达98%,成本较进口产品低25-30%,推动整机成本下降18%。
据Yole预测,2025年中国CMOS自给率将达47%,思特威有望在智能穿戴领域占据12%份额,挑战索尼、三星地位。
行业新闻爆料及合作添加微信:zkig11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