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纳睿雷达宣布其收购天津希格玛微电子的计划已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
纳睿雷达将通过50%股份加50%现金的方式收购天津希格玛,以强化在相控阵雷达领域的技术自主可控。
天津希格玛专注于ASIC研发,拥有光电传感器、MCU芯片等技术。此次并购将使纳睿雷达在芯片设计上实现技术协同,降本增效、供应链整合,提升全链条竞争力,拓展市场,并助力气象装备国产化及低空经济发展。
关于纳睿雷达
公开资料显示,纳睿雷达(广东纳睿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全极化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14年5月,总部位于广东珠海,是全球为数不多掌握从微带贴片阵列天线、射频前端、数字中频后端、信号处理、数据融合到雷达数据产品开发等相控阵雷达设计制造全价值链系统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图为:2023年3月1日纳睿雷达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
财务数据:
·2024年,纳睿雷达实现营业收入3.45亿元,同比增长62.49%;净利润7661.29万元,同比增长21.03%。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19.04万元,同比增长84.8%;净利润2166.56万元,同比增长412.7%。
近期,纳睿雷达通过收购天津希格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延伸产业链至芯片级协同研发,构建底层芯片技术自主可控能力,提升雷达产品的技术竞争力。
关于天津希格玛微电子
天津希格玛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总部位于天津市滨海高新区,是一家专注于光电传感器芯片、数模混合芯片研发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公司以“光电传感器+算法”为核心,聚焦智能硬件、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等领域,提供从芯片设计到算法优化的全链条解决方案。其核心产品包括光学位移检测芯片、光学材质识别芯片、光线强度检测芯片等,广泛应用于鼠标、键盘、扫地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高频使用场景,年芯片出货量达数十亿颗。
据了解,其通过自研数据融合预处理算法,实现多传感器数据补偿与协同,确保芯片在复杂环境(如反光地面、灰尘遮挡)下的稳定性。例如,其扫地机器人芯片可实现弓字形高效清扫路径规划,定位误差率低于万分之三。
另外,该司产品进入华为、小米等头部企业供应链,其中触控笔芯片失效率控制在万分之三以下。2023-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2亿元、1.23亿元,净利润从422万元增长至1238.8万元,显示强劲增长势头。
融资情况
·2022年3月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中芯海河赛达产业投资基金等,融资后估值超10亿元。
·2025年1月,纳睿雷达(688522.SH)披露拟以3.7亿元收购希格玛100%股权,其中1.85亿元以股份支付(发行价42.93元/股),剩余1.85亿元通过配套融资解决。此次收购旨在构建“芯片-雷达-算法”全链条能力,提升雷达产品技术竞争力。
交易设置业绩对赌协议,希格玛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200万元、2500万元、3100万元,三年累计不低于7800万元。若未达标,纳睿雷达将面临商誉减值风险。
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并购将实现纳睿雷达从雷达系统集成向核心芯片自主设计的延伸。
通过整合天津希格玛的ASIC研发能力,纳睿雷达可针对雷达信号处理、数据传输等关键环节定制化开发专用芯片,降低对进口芯片的依赖,同时提升产品性能与成本控制能力。
例如,MCU芯片的自主化将显著缩短雷达系统的研发周期,并增强对极端天气或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适应性。
此外,低空经济的崛起为雷达产业带来新机遇。随着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场景的拓展,对高精度、低延迟的探测设备需求激增。纳睿雷达此前已布局低空监视雷达市场,而天津希格玛的光电传感器技术可与雷达数据融合,提升对低空目标的识别精度,为智慧城市、交通管理等场景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
写在最后
相控阵雷达技术凭借其电子扫描、高精度、全天候等核心优势,已成为军事与民用领域的关键技术。军事上,全球军用相控阵T/R组件市场2025年预计达9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突破360亿元,CAGR达38%,主要驱动因素包括雷达升级、卫星互联网和5G通信需求。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在防空、舰载、机载领域加速替代传统机械雷达,如美国F-35雷达含1600个T/R组件,探测距离超400公里。民用领域,5G基站单站需200个组件,低轨卫星单星T/R芯片价值超千万元,2030年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或超2000亿美元。技术层面,GaN工艺、三维封装、宽频带兼容成为突破方向,但中国高端晶圆流片设备仍依赖进口,国产化率不足30%。未来,随着成本下探和政策支持,相控阵雷达有望在智能驾驶、智慧城市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