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出货量将突破1亿!Wi-Fi HaLow正全面起飞
作者:来源网络(侵权删)
时间:2025-08-13 10:10:14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Wi-Fi管理众多联网设备的能力变得至关重要。Wi-Fi 6和Wi-Fi 7等标准势必将发挥关键作用,而Wi-Fi HaLow凭借其更广的覆盖范围和更高的电池效率,正成为一项极具前景的技术。
关键词: Wi-Fi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Wi-Fi管理众多联网设备的能力变得至关重要。Wi-Fi 6和Wi-Fi 7等标准势必将发挥关键作用,而Wi-Fi HaLow凭借其更广的覆盖范围和更高的电池效率,正成为一项极具前景的技术。


去年7月,Newracom&Teledatics以约166公里的超远距离连接及1Mbps传输速率,刷新了Wi-Fi HaLow的传输距离纪录;随后,Morse Micro于加州约书亚树国家公园在近16公里范围内完成了2Mbps速率的视频传输测试。


这两项测试不仅验证了Wi-Fi HaLow超强的覆盖能力,更凸显了其在远程无线物联网网络构建中的卓越场景适应性。

更远、更节能,且更实惠

依托全球ISM频段sub-GHz频谱,Wi-Fi HaLow正打破传统市场格局:此前低功耗物联网场景长期被蜂窝与非蜂窝广域物联网技术(如NB-IoT/LTE-M、LoRaWAN)及短距离物联网技术(如RFID、BLE)所主导,而今Wi-Fi凭借这一技术正式成为该领域的有力竞争者。


相较于传统Wi-Fi依赖的2.4GHz和5GHz未授权频段,Wi-Fi HaLow基于sub-GHz频谱的低拥堵特性与更低频率优势,显著提升了可靠性、信号传播能力及覆盖范围,使其能够高效适配低功耗广域物联网场景:与2.4GHz Wi-Fi相比,Wi-Fi HaLow的覆盖范围可扩展至10倍,覆盖面积提升100倍,覆盖容量更达到1000倍的飞跃。


此外,Wi-Fi HaLow采用非授权频谱的特性还能有效降低总拥有成本(TCO),可避免在部署数千台客户端设备时可能产生的高额订阅费、网络运维费及流量费用。


Wi-Fi HaLow凭借低频段工作特性,不仅延长了信号覆盖距离,更强化了穿墙、跨楼层等复杂障碍物环境下的穿透能力,在传统Wi-Fi信号易受干扰的场景中表现突出,其典型应用覆盖乡村地区、应急通信、离网应用、分布式网络等场景,并正成为智能计量与智能家居的理想选择。


在智能家居领域,行业长期面临生态碎片化与连接可靠性两大痛点——Matter协议通过统一IP框架实现跨品牌设备互联,显著降低部署复杂度;而Wi-Fi HaLow则依托sub-GHz频段的强穿透力与低功耗特性,弥补传统技术短板,尤其适用于大户型、户外场景及密集设备部署环境。


两者的协同正推动智能家居突破兼容性与覆盖瓶颈,向“无感化交互”与“全场景生态”演进,不过仍需应对安全标准统一、技术普及度不足等挑战,未来或进一步融合工业级应用,重塑智慧生活与产业互联的边界。


Wi-Fi HaLow设备将突破1亿台


据ABI Research预计,目前支持Wi-Fi HaLow的设备仅有“数百万台”,到2029年,面向850-950MHz频谱中端物联网应用的Wi-Fi HaLow设备投入使用量将突破1亿台


Screenshot-2025-08-10-at-11.40.13.png


ABI Research高级研究总监Andrew Zignani强调:"Wi-Fi HaLow具备稳定可靠的长距离连接能力与低功耗特性,是家庭、楼宇、设施或社区级物联网应用的理想选择。其增强的信号穿透力使其在特定配置下覆盖范围超一公里,且覆盖范围较2.4GHz Wi-Fi提升达10倍。通过单个接入点即可支持数千台设备,相较其他物联网技术,显著降低了部署复杂度与总拥有成本(TCO)。"


新报告进一步强调了HaLow的广泛适用性:其多信道带宽支持能力,既能适配吞吐量需求较低的大规模传感器网络,也可满足室内外视频应用对数十Mbps高数据速率的需求。此外,低功耗特性使设备无需频繁更换电池即可连续运行数月甚至数年,这对智能家居与工业应用尤为关键。值得关注的是,原生IP支持有望简化网络配置与设备管理流程。随着认证芯片组与模块的陆续上市,Wi-Fi HaLow设备商用化进程正加速推进。


2025年8月28-29日,“Wi-Fi Alliance序列论坛”将于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10号馆深度揭晓更多WiFi技术前沿动态。本次论坛汇聚行业领袖、技术专家与企业代表,聚焦WiFi技术的前沿演进、生态布局与商业化实践,邀您共同解锁产业新机遇。


图片


同期行业盛会:IOTE 2025国际物联网展(深圳站)·8月27日-29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9-12号馆。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一键完成“峰会+展会”的一站式预约,开启高效精准的参会之旅!


图片


上一篇:IOTE 2025 演讲预告:矽典微携新品亮相,共探智能感知应用新趋势 下一篇:十年磨一剑,从RFID到AI赋能 ——斯科信息的”智能进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