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消息显示,Zenner USA、EchoStar Mobile与Semtech前不久联合宣布,成功推出全球首款支持直连卫星通信的LoRaWAN水表。这一突破性产品为水、燃气和电力等公用事业提供了无需依赖地面网络的全新连接方案。
据介绍,该系统将Zenner的水表接口单元(MIU)与EchoStar Mobile的LoRaWAN中继设备集成,采用Semtech的LoRa技术,实现了通过卫星的双向通信。新方案免去了本地网关和蜂窝基站的建设与维护需求,从根本上改变了高级计量基础设施(AMI)和自动抄表(AMR)的技术与成本模式。
解决计量连接难题
长期以来,传统AMI部署受到地面基础设施覆盖和建设成本的限制,尤其在农村、山区或欠发达地区,公用事业公司往往难以实现现代化升级。直连卫星的LoRaWAN方案则提供了:
全域覆盖:无论城市或偏远地区,均可实现稳定连接;
低总拥有成本(TCO):避免昂贵的蜂窝费用与网关维护;
低功耗:凭借LoRa特性,电池可实现多年续航;
双向通信:支持警报管理、按小时(或更高频次)的能耗上报,以及高级AMI应用的远程配置功能。
据介绍,这款水表支持直连卫星传输,既可独立运行,也可与地面LoRaWAN或蜂窝网络形成混合架构,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和扩展性。LoRaWAN开放协议还允许与更多智慧城市设备兼容,如漏水检测器、压力传感器和水质监控系统。
LoRaWAN:从地面到卫星的通信变革
长期以来,水、气、电等公共服务机构在数据采集和基础设施建设上面临巨大挑战。传统抄表方式依赖蜂窝网络、电力线通信(PLC)、射频自组网(RF mesh)及人工抄表,存在覆盖不足、延迟高、带宽受限、成本高昂及维护复杂等问题,尤其在偏远和基础设施薄弱地区更为突出。
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在2025年基础设施报告中指出,美国老化管网每天因泄漏和爆管损失约60亿加仑处理水,相当于超过5000个奥运标准泳池的水量。研究机构Bluefield Research估算,仅这一问题每年就给美国公用事业带来超过64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在部分发展中国家,“非收益水”比例高达总产水量的60%,严重制约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LoRaWAN作为低功耗、远距离无线通信协议,特别适合分布广泛、难以接入的分表设备,如地下室或偏远场所的水表、燃气表和热量分配器。凭借低能耗特性,设备可多年稳定传输数据,无需频繁更换电池,为大规模住宅和商业楼宇的分表计量提供高效、可持续的基础设施。
尽管过去十年,LPWAN技术如LoRaWAN和NB-IoT在成本与通信可靠性上已有提升,但在偏远、山区及欠发达地区仍存在覆盖和扩展限制。卫星通信作为颠覆性方案,可实现普遍覆盖、低基础设施依赖、低运维成本和全球可扩展性,弥补地面技术不足,为大规模部署提供稳定一致的通信性能,为公用事业行业迈向智能化、数字化管理开辟新路径。
智能表计装机量将翻倍增长至34亿台
直连卫星LoRaWAN水表的发布标志着公用事业通信技术从地面走向卫星的关键转折。结合LoRaWAN在主表与分表计量中的战略地位,这一技术创新将加速智慧计量与智慧城市的普及,为全球公用事业行业带来全新的运营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机遇。
业内人士预测,随着LoRaWAN生态不断成熟、卫星通信成本持续下降,未来10年公用事业智能计量与物联网部署将呈现快速增长,推动行业迈入真正的数字化、智能化时代。
根据Zenner USA的市场分析,仅美国就有约4.26亿台水表、燃气表和电表装置可直接受益于卫星LoRaWAN方案。全球范围内,智能表计装机量预计将从2023年底的17亿台翻倍增长至2033年的34亿台,未来十年公用事业智能计量市场将迎来快速扩张。
Omdia最新预测称,到2030年,LoRaWAN连接数将达到13亿,继续巩固其在全球LPWAN市场的领导地位。Omdia高级首席分析师Shobhit Srivastava表示:“在中国以外市场,LoRaWAN依然是主导的LPWAN技术,得益于成熟生态和差异化产品。
随着全球应用加速,业内头部玩家正在推动组织部署智能、高效的LoRa物联网解决方案,将在2025年8月28日举办的“2025 LoRa创新论坛:赋能中国智能物联网变革”上深度揭晓。本次盛会汇聚中国LoRa顶尖创新力量,邀请国内外顶级专家、行业领军人物及权威机构代表,围绕卫星通信、智慧农业、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等热点主题,分享前沿技术、交流行业经验,共促LoRaWAN产业生态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