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系统主要由以下四个核心部分组成,各部分协同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与数据管理:
01
电子标签(Tag)
功能:作为物品的唯一标识载体,存储物品信息(如ID、生产日期、批次等)。
无源标签:通过读写器射频能量供电,成本低、寿命长,适用于仓储、物流等场景。
有源标签:内置电池,可主动发射信号,识别距离远,常用于车辆追踪、资产监控。
特点:体积小、可嵌入物品内部,支持批量快速读取。
02
读写器(Reader)
功能:与标签通信,完成数据读取、写入及能量供应(针对无源标签)。
手持式:灵活便携,适用于盘点、巡检等移动场景。
固定式:部署于门禁、通道等固定位置,实现自动化数据采集。
核心模块:包括射频模块(信号收发)、控制模块(数据处理)及接口单元(与后台系统连接)。
03
天线(Antenna)
功能:在标签与读写器间建立射频信号连接,实现数据无线传输。
方向性:定向天线适用于远距离精准识别,全向天线覆盖范围广。
极化方式:线极化天线适用于固定标签,圆极化天线减少标签方向限制。
优化目标:提升识别距离、速度及准确率,减少金属/液体环境干扰。
RFID天线
04
后台系统(Application System)
功能:处理采集数据,实现业务逻辑(如库存管理、资产追踪)。
数据库:存储标签信息及业务数据。
中间件:过滤、整合数据,降低设备通信复杂度。
应用软件:生成报表、控制指令,支持决策分析。
集成能力:可与ERP、WMS等系统对接,实现数据共享与业务流程自动化。
05
系统协同流程
读写器通过天线发射射频信号,激活标签。
标签响应信号,将存储数据通过天线回传至读写器。
读写器解码数据并传输至后台系统。
后台系统处理数据,触发业务逻辑(如库存更新、异常报警)。
06
应用场景示例
服装行业: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追踪,实时监控库存动态。
物流领域:通过固定式读写器与天线,实现货物出入库自动化管理。
资产监控:有源标签结合后台系统,实时定位高价值设备。
零售业:无人便利店通过装有RFID读写器的结算门,瞬间识别商品并自动计费,实现“即拿即走”的购物体验。
智能交通:ETC系统利用RFID技术,使车辆在不停车的情况下自动完成收费,提升通行效率。
资产管理:通过为物品佩戴RFID标签,可实时追踪和管理图书、工具、设备乃至牲畜,有效防丢并提高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