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用RFID来追踪灾区失踪人员,得到多方支持
作者:来源网络(侵权删)
时间:2025-10-20 16:54:40
RFID 技术在该领域的新应用,在冲突和紧急情况下的物资管理方面潜力巨大。
关键词: RFID

九岁时,玛肯娜・麦克莱恩便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成为一名法医科学家。如今,作为刑事学专业的优秀学生,她不仅离梦想更近一步,还凭借一项研究项目,为全球灾难遇难者身份识别工作带来了新可能。

麦克莱恩的研究始于法医鉴定公司Forensics Guardian International(FGI)的需求。FGI 由 SFU 校友梅根・巴斯南德领导,此前已开展尸体标记与识别技术研究,但需更多数据扩展范围,遂向 SFU 法医研究中心(CFR)寻求帮助。

当时,灾难中遇难者身份识别多依赖纸质标签、手写记录等人工方式,这些方法易损坏、出错或丢失,可能导致遇难者永远无法被家人识别,无法举行合适葬礼。而RFID 技术虽功能强大,却从未在尸体分解的极端环境中被彻底测试,麦克莱恩的研究项目由此启动,核心是探索 RFID 标签在恶劣分解环境下的存活与可靠工作能力。


图片



为找到答案,麦克莱恩耗时三年规划并实施实验。考虑到猪的尸体与人体结构相似,她选择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梅普尔里奇的林地开展实验。她采用九种不同商用RFID 标签,以不同方式附着在猪的尸体上;将部分尸体埋于地下,部分置于地上笼子以防食腐动物侵扰。实验持续 17 周,麦克莱恩每周前往现场,记录尸体腐烂过程中的变化,重点关注标签芯片是否损坏、能否被扫描识别、表面文字是否清晰、是否会脱落。实验面临的难点是分解过程不可预测,高温、分解产生的液体、环境因素及昆虫活动,都可能对标签造成损害。

f5ff34639ce0795fbdd8555ba0931e05.png

最终,实验结果超出预期。原本设计用于植入活体动物体内的RFID 宠物标签,并未如麦克莱恩和导师设想的那样完好留在动物体内,尸体腐烂过程中,食腐昆虫会弄乱标签,导致许多标签丢失。但通过调整标签固定方式,大多数标签仍能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基于这一发现,FGI 计划进一步验证研究结果,并探索经济高效的实践方式。巴斯南德认为,这是 RFID 技术在该领域的新应用,在冲突和紧急情况下的物资管理方面潜力巨大。

这段研究经历彻底改变了麦克莱恩。项目让她收获了极大自信,甚至有机会在CFR 的研讨会上演讲。该研究项目得到美国法医科学学会病理学 / 生物学研究基金,以及上海财经大学 “研究生研究奖励计划”(VPR-USRA)的支持。麦克莱恩特别感谢盖尔・安德森博士、丹妮尔・默多克博士、美国法医科学学会、圣弗朗西斯科州立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信息技术学院,以及陪伴她进行野外工作的志愿者们。


RFID世界网现已开启产业交流群,欢迎对RFID行业感兴趣的读者扫码下方二维码加入【RFID产业交流群】,一起交流分享最新动态与前沿资讯。(添加微信时备注:加群+公司名称和姓名)



图片



上一篇:RFID技术:开启无人售货超市新纪元的钥匙 下一篇:【活动报名】洞见日本AIoT市场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