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湾区物道】以全产业链优势,破解健康电子“卡脖子”难题——专访深圳汉威总经理谭亦旻
作者:榴莲
时间:2025-11-26 16:45:37
这是『湾区物道』的第69期,本期访谈我们对话了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理事单位深圳汉威物联有限公司总经理及研发总监谭亦旻先生,本次采访,谭总深入分享了深圳汉威在健康电子领域中的技术突破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规划,希望给企业带来更多启发和价值。

湾区物道

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的精品栏目《湾区物道》系列访谈,对话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湾区商会协会及企业家,解读和宣传扶持政策;分析市场产业技术发展情况;助力物联网生态体系建设。



人口老龄化浪潮席卷而来,健康消费升级趋势持续深化,双重机遇下的健康电子产业正迎来黄金发展期。作为产业核心命脉的传感技术,却长期面临核心器件依赖进口的 “卡脖子” 困境,技术壁垒与产业化难题成为制约行业前行的关键瓶颈。

如何突破技术封锁、搭建全产业链优势、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成为健康电子领域企业必须破解的时代课题。在此背景下,深耕传感技术多年的深圳汉威,以多技术平台协同为支撑,在健康电子传感赛道精准卡位,其探索与实践颇具行业借鉴意义。

这是『湾区物道』的第69期,本期访谈我们对话了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理事单位深圳汉威物联有限公司总经理及研发总监谭亦旻先生,本次采访,谭总深入分享了深圳汉威在健康电子领域中的技术突破以及对未来发展的规划,希望给企业带来更多启发和价值。



谭亦旻 深圳汉威 总经理

◈ 汉威科技集团——深圳汉威(深圳研发中心)研发总监

◈ 博士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机械与工业工程专业。曾于海外从事多年科学/工程研究工作,曾获得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奖学金,承担多项加拿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ERC项目。

◈ 多年来一直从事智能材料、控制技术、电力电子、系统设计、非线性力学等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于2022年被评为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深圳市宝安区高层次人才。曾获广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基金项目支持。

◈ 现为汉威科技集团下属的深圳汉威物联有限公司(深圳应用方案研发中心)总经理及研发总监。主持各类新型传感器及基于传感器的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开发工作,涉及环保、新型消费电子以及健康设备等多领域。

 

1、面对人口老龄化与健康消费升级的双重机遇,深圳汉威如何通过多技术平台协同,精准卡位健康电子传感的核心赛道?

〖谭亦旻〗:深圳汉威所面对的不是简单的市场机会,而是一轮底层需求的结构性变化。人口老龄化意味着长期护理、家庭监测、慢病管理的需求不断提升;而健康消费升级则让用户不再满足于“看得到”的健康数据,他们需要“看得懂、用得上、可信赖”的健康信息。

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圳汉威选择了一条相对少有人走但价值高的路——以多技术平台为底座,深耕健康电子传感的本质能力。

依托汉威科技与炜盛电子(WINSEN)二十多年的技术积累,深圳团队建立了覆盖半导体、电化学、催化燃烧、光电、MEMS 等多类核心传感技术的平台化架构。基于这个架构,深圳汉威制定了“双路线”战略:一条面向高端诊断和专业级健康场景,强调精度、可靠性和一致性; 另一条面向消费级和便携化市场,以 MEMS 技术为核心,推动传感器的微型化和规模化。

这两条路线并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共同构成深圳汉威在健康电子领域的技术纵深。高端路线树立专业壁垒,MEMS 路线承担普及化使命,两者叠加能够覆盖健康检测从轻量级到专业级的全场景需求,真正实现“价值链深度+市场覆盖宽度”的双平衡。

 

2、深圳汉威的传感技术在健康电子领域的应用案例有哪些?

〖谭亦旻〗:深圳汉威不是单点突破,而是围绕人体健康的多个维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应用体系。

第一个维度是“皮肤健康”。公司研发了包括水油检测、皮肤屏障功能评估以及基于 TEWL 的检测方案。这些方案既可应用于美容行业,也具备医学皮肤学的理论基础,为未来的皮肤健康电子化提供坚实技术底座。

第二个维度是“呼出气体健康监测”。这个方向难度极高,但价值也极高。人体呼出气体包含大量健康相关指标,尤其适合非侵入式、随身化的健康监测场景。目前深圳汉威已经实现多类传感模块与移动设备的热插拔、实时监测能力,包括酒精检测、口气健康评估等多个方向。未来,这类设备还具备向具身智能电子鼻方向升级的潜力。

第三个维度是“环境特气检测”。这些参数与居住和工作健康密切相关。深圳汉威通过环境气体检测技术的不断延展,使健康监测覆盖从人体到环境的完整链路。

这三个方向看似分散,但本质上共同构建了一个健康数据的三维体系:个护类目代表外部屏障,呼吸代表代谢状况,环境代表生活质量。深圳汉威的战略是用传感技术真正理解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联,而不是做孤立、单一的数据采集。

 

3、在健康电子核心传感器依赖进口的行业现状下,深圳汉威如何突破技术壁垒,实现产业化落地?

〖谭亦旻〗:在全球范围内,高端传感器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几乎是行业共识。打破垄断的唯一途径是技术自立、自研体系和长期投入。

深圳汉威所在的汉威科技集团,在气体传感领域深耕二十多年,从材料、封装、算法到全链路生产工艺都有自主积累。 深圳汉威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向人体健康领域进一步前探。

相比成熟的心率、体重等传感器,气体健康检测是全球范围内仍有巨大技术空白的赛道,而这恰恰是国产企业可能“换道超车”的最佳机会。深圳汉威集中力量突破的方向正是“人体呼出气体检测”这一高价值、高难度的技术领域。

这个赛道远未饱和,全球都在探索,但尚未有成熟方案。深圳汉威凭借在工业级、环境级气体检测上的长期沉淀,有能力将气体检测能力向更高精度、更复杂场景的健康检测延伸,这是深圳汉威的整体优势所在。

 

4、在海外市场拓展中,存在哪些机遇和挑战?深圳汉威是如何应对的呢?

〖谭亦旻〗:海外市场目前存在明显的结构性机会。一方面,国际高端品牌价格昂贵、产品矩阵相对狭窄,难以覆盖中价位与多场景需求;另一方面,国内智能家居品牌在便携化和多场景覆盖方面不足;同时,电商品牌虽然多,但缺乏技术深度和长期品牌积累。

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圳汉威提出“差异化切入+多场景渗透”的路线。公司以 Mini 系列为核心,打造“多参数融合+高性价比”组合,精准切入那些既有性能要求又追求轻量化价格体系的用户群体。

然而挑战同样存在。随着国际品牌向下延伸、国内生态品牌加速扩张、隐私政策趋严、应用商店监管收紧,以及电商渠道的价格竞争加剧,公司需要在产品组合、技术壁垒、数据合规、品牌力等方面持续强化。

为此,深圳汉威制定了“产品、技术、模式”三重策略:产品上坚持差异化创新定位,不参与重复意义的价格内卷;技术上持续增强气体检测的核心领先性;模式上推进“设备+数据+服务”的订阅制,通过 PWA 等方式构建韧性更强的创新增长模型。

 

5、在健康电子传感向“无创化、微型化、智能化”升级的趋势下,深圳汉威如何匹配未来产业的核心需求?有哪些发展规划和愿景?

〖谭亦旻〗:健康电子的下一阶段,将由“硬件驱动”转向“数据驱动”,由“测得出”转向“读得懂”。

首先,在无创化方面,深圳汉威已推出多项无创检测方案,包括皮肤屏障检测仪、便携式口气检测设备等。未来将把无创检测能力拓展到更多健康场景,减少用户的使用门槛。

其次,在微型化方面,公司以MEMS 技术为基础,正在推动关键传感器模块的“尺寸级革命”。当前已有钥匙扣级别的酒精检测设备,未来更多人体呼气检测、皮肤检测设备将做到更小、更轻、更便携。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智能化。所有传感器最终都应该从“提供数值”进化为“提供健康认知”。用户不需要知道硫化氢是多少 ppb,他们需要知道口气是否健康、背后的可能原因是什么、下一步该怎么做。

因此,深圳汉威正在构建健康模型,将传感数据转化为可解释、可理解、可行动的健康建议。未来用户看到的不是枯燥的数据,而是“健康度评分”“改善建议”“代谢分析”“恢复预测”等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深圳汉威未来的核心希望是,传感器不止是检测工具,而是能够读懂用户健康的智能助手,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创造更多的价值。

 




上一篇:通感一体,将会是UWB最大的卖点 下一篇:汽车智能制造中的RFID技术在供应链生产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