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疆”)正式发布首款长测程、高精度航测激光雷达系统禅思L3。

自2016年起,大疆就开启了激光雷达核心部件的研发,2019年率先将激光雷达与无人机整合,凭借在无人机领域的优势,将航测激光雷达“禅思系列”迭代至第三代。此次禅思L3的发布,标志着大疆在长测程、高精度航测激光雷达领域取得关键性地突破,向高端航测激光雷达市场迈出了重要一步。
五大技术优势
禅思L3集成了1535纳米长测程激光雷达、双一亿像素可见光相机、高精度位姿系统和三轴云台四大核心部件,在小体积下实现了跨越式的性能提升。尤其是在工作效率上,搭配DJI Matrice 400可在300米航高单架次实现10平方公里的覆盖,单日作业面积更是可达100平方公里。

作为新一代机载激光雷达设备,禅思L3以1535纳米长测程激光雷达为核心,具备远测程、广覆盖、小光斑、高点频、多回波的技术优势,实现性能与效率的全面突破。
其核心亮点在于长测程能力的显著跃升,在点频100 kHz、环境光强100 klx的条件下,面对10%反射率目标,测程高达950米,典型作业航高为300至500米;面对80%反射率目标时,其最高测程可进一步延伸至2000米。同时,禅思L3的点频支持灵活调节,可精准适配不同发射功率与作业模式,兼顾远距探测与场景的适配性。
除了远测程优势,禅思L3还在细节还原与数据精度上表现出色。禅思L3激光发散角仅为0.25 mrad(1/e²),同距离下光斑大小约为禅思L2的五分之一,能清晰识别电线、树枝等细小目标物。同时,更强的穿透能力大幅提高了林下地面点的获取数量,实现对复杂地形和紧密结构的高精度还原。
不仅如此,禅思L3的最大激光脉冲发射频率可达200万点/秒,且最多支持16回波,能精准还原地物的空间信息,根据不同作业场景调整点云密度和穿透能力,满足高精度测绘或复杂环境下的多样需求。
在扫描模式上,禅思L3也进行了优化升级。在一字形重复扫描、非重复扫描基础上,新增米字形重复扫描模式,通过多发射角度设计强化穿透性,能更好适配林地、建筑物密集区等传统航测难度较高的场景,减少数据采集盲区。
在可见光相机升级上,禅思L3搭载了全球首创的双一亿像素可见光相机系统,采用4/3 CMOS传感器和机械快门,支持像素合成至2500万像素。同时,搭配高精度位姿系统和三轴云台,能在巡航作业时带来高效的三维数据采集。此外,其横向视场角提升至107°,仅需20%旁向激光重叠率,即可一次性完成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和数字高程模型(DEM)采集。
得益于硬件升级,禅思L3其仿线飞行能力显著增强,最高支持130米仿线作业。在多数场景中,无需绕行交跨即可一次性获取完整电力通道数据,可广泛应用于电力巡检、林业调查、工程建筑、应急救援、文化遗产保护、铁轨测绘等领域。
除此之外,禅思L3依托DJI全栈自研软硬件生态,提供从数据采集、处理到应用的一站式全流程解决方案。搭配大疆智图、大疆智模等平台,具备多类型成果输出的能力。相比传统多平台操作流程,该方案大幅降低了用户使用门槛,助力各行业高效完成测绘任务。
下沉至更多应用场景
事实上,大疆在激光雷达领域的技术实力早已在车载赛道得到验证,旗下大疆览沃(Livox)的浩界(Horizon)系列,凭借低成本、高可靠性的优势,在上汽通用五菱、小鹏汽车等车企的量产车型中应用,推动激光雷达从高端车型向大众市场普及。
如今,大疆在长测程、高精度航测激光雷达领域的突破,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更加速了国产航测设备的技术迭代。其高性价比和高效性能,有望推动航测行业从传统专业领域向更多应用场景扩展,促进测绘技术的普及化和智能化发展。
对此,大疆新闻发言人张晓楠表示,“未来,禅思L3将推动高端航测激光雷达从少数专业领域向更广泛的行业和应用场景下沉。”
芯传感现已开启产业交流群,欢迎对半导体行业感兴趣的读者扫码下方二维码加入【芯传感-产业交流群】,一起交流分享最新动态与前沿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