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派克县警长办公室(PCSO)与 Guardian RFID公司正式签订监狱管理软件供应合同,标志着当地新监狱将全面启用先进的RFID技术,用于囚犯追踪与日常管理工作。这一举措旨在应对新监狱启用后囚犯数量大幅增长带来的管理挑战。
让监狱囚犯管理人数翻倍
派克县新监狱投入使用后,日均关押囚犯人数从原先的55 至60 人跃升至140 人,同时还需接收其他惩教机构转来的在押人员。监狱管理员凯利・巴伦表示,囚犯规模扩大直接导致物资需求增加,尤其是需要服药的囚犯数量增多,传统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高效运营需求。“我们多年前就开始关注相关解决方案,如今囚犯人数快速增长,建立计算机化管理系统已势在必行。”
Guardian RFID系统的核心功能围绕精准管理展开。系统将为每位囚犯配备带有RFID标签的手环,工作人员通过扫描标签即可快速获取囚犯的完整信息,有效解决了同名囚犯身份混淆、新老囚犯管理衔接等问题。此外,该软件还能详细记录囚犯因出庭受审、律师探视等原因离开及返回监狱的时间,实现对囚犯行踪的全程追踪。

药物管理是该系统的另一大亮点。监狱内部分药物贴有专属条形码,通过机器扫描可确认囚犯是否按时服用正确药物。巴伦举例说明,上周监狱内共有五名同名“丽莎” 的囚犯,其中四人需要服药,系统的应用让药物分配的准确性得到了保障。
此次签订的合同为期六年,派克县行政官员透露,未来六年系统维护费用约为10万美元。巴伦表示,来自其他县或该州在押人员的相关费用,将足以覆盖这六年的服务成本。该系统的启用,将为派克县新监狱的规范化、高效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为何越来越多监狱用RFID协助管理囚犯
越来越多监狱选择RFID协助管理囚犯,核心是其能精准解决传统管理中安全管控难、人力成本高、改造管理乱等痛点,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安全升级、效率提升与成本优化,契合现代监狱 “科技赋能监管” 的需求,具体原因如下:
实时定位与异常预警:囚犯佩戴的RFID腕带标签与监区布设的感应基站联动,能实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囚犯位置。管理人员可划定禁区和活动边界,一旦囚犯越界、长时间滞留重点区域或出现聚集等异常,系统会立即报警。且腕带多具备防拆设计,若囚犯试图剪断或拆卸,会触发即时警报,从源头防范越狱、斗殴等风险。同时该系统可联动视频监控,报警时自动调取对应区域画面,方便管理人员快速核实处置。
杜绝违禁品流转与身份混淆:RFID 可绑定囚犯身份信息,在车间、食堂、监舍等出入口完成快速身份核验,避免人员错配、冒名顶替等问题。此外,该技术还能拓展到物品管理,给物资、工具等贴附RFID标签,实时追踪物品流向,有效防范违禁品流入监区或在囚犯间私自传递。
减少重复人工操作:传统点名、考勤、人员清点等工作依赖人工逐一对接,耗时且易出错。而RFID系统可自动完成定时考勤、实时点名和区域人员统计,还能快速查找特定囚犯位置,大幅减少狱警的重复性劳动。这对于缓解监狱普遍存在的警力不足、人员倦怠问题作用显著,真正实现 “向科技要警力”。
简化流程并追溯轨迹:RFID 系统会自动记录囚犯的活动轨迹,形成可查询的历史数据,管理人员后续可回溯特定时间段的行动路线,为违规行为核查、事件追溯提供依据。同时在囚犯转运等场景中,无需人工反复核对身份,系统自动识别匹配,提升转运流程的顺畅性与安全性。
适配复杂场景,保障系统稳定运行:RFID 腕带能适应监狱的复杂环境,其可在 -40℃ - +85℃的温度范围内稳定工作,即便在北方低温、南方高温,或是监区粉尘多、湿度大的环境中,也能正常发挥作用。且该设备使用寿命长、误码率低于十万分之一,还无电磁辐射污染,既保障了长期使用的可靠性,也符合对囚犯的人性化管理要求,不用担忧设备频繁故障影响管控,同时降低了长期维护成本。
助力科学改造,提供数据决策支撑:RFID 系统收集的囚犯活动数据,如在不同区域的停留时间、参与改造项目的出勤情况等,可整合到监狱管理平台。管理人员通过分析这些数据,能掌握囚犯的改造状态,判断其改造积极性,进而针对性调整改造方案。比如对长期消极参与技能培训的囚犯,可及时介入心理疏导或调整培训方式,让改造工作从 “标准化” 向 “个性化” 转变,提升改造实效。
RFID世界网现已开启产业交流群,欢迎对RFID行业感兴趣的读者扫码下方二维码加入【RFID产业交流群】,一起交流分享最新动态与前沿资讯。(添加微信时备注:加群+公司名称和姓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