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 Superisys RFID 系统通过 EtherNet/IP 总线网关,无缝对接 1769 PLC,实现设备数据的双向读写?
在工业自动化的数据洪流中,RFID 作为关键的物理世界信息入口,与控制系统(如 PLC)的高效、可靠集成至关重要。 EtherNet/IP ,作为基于标准以太网和 CIP 协议的开放式现场总线,凭借其广泛的厂商支持(如 罗克韦尔自动化/Rockwell/Allen-Bradley 和 Omron)和高速性能,已成为主流选择。而 Rockwell 的 1769 系列 CompactLogix PLC 在中小型控制系统中应用广泛。
本期聚焦:如何让 Superisys RFID 系统通过 EtherNet/IP 总线网关,无缝对接 1769 PLC,实现设备数据的双向读写?
核心原理与优势:
网关总线控制器:PLC与网关总线控制器进行通讯,间接控制读写器;
读写器(超高频/高频):获取控制器的命令,执行对标签载码体的读/写数据操作;
高频标签有UID区(通常只有8 byte/只读且唯一)、USER区(一次最大2000 byte(实际内存大小因标签类型而异)/可读可写);
1、组态连接
打开AB RSLogix5000编程软件,打开例程或者新建程序,在“Tools”栏下方选择“EDS Hardware Instantion Tool”选项,然后默认点击“下一页”,如下图所示:
到“Registration”选项界面,选择EDS文件对应的文件夹,选中所需安装的EDS文件,如下图所示:
继续点击“下一页”,我们可以看到所安装的Ethernet/IP从站的名称,继续点击“下一页”,如下图所示:
直到出现EDS文件安装完成,表明EDS文件安装成功,如下图所示:
★在右边设备树下选择“Ethernet”右键选择“New Module“,右键选择“添加设备,在弹出的对话框的”目录“下方,输入”IACM“,选择“IACM-P4-EIP”设备,双击该设备或点击对话框下方栏的“创建”即可成功添加总线网关设备,如下图所示:
在出现的“New Module“对话框下,分别配置总线网关设备的参数,如下图所示,分别配置设备的名称、IP地址等,如下图所示:
点击下方的“Change“选项,设置”Electronic Keying“为“Disable Keying”无密钥,如下图所示:
配置完成点击“OK”即完成Ethernet/IP总线网关的组态配置。
★ 使用总线网关助手软件,点击“工具”栏下的“网关搜索器”,点击搜索(“IACM-P4-EIP”设备),双击搜索出来的网关设备,修改IP地址(192.168.250.10),点击设置,重启后生效,完成EtherNet/IP从站设备(网关)的IP设置,如下图所示:
2、功能块介绍及使用
打开“EIPGateway_DemoV128_V1”例程程序。
在“Logic”选项栏下选择“Edit Tags”根据组态的总线网关的内存,新建变量进行IO映射,如下图所示:
RFID的I/O分别为128个SINT,4个RFID端口按顺序分别占用32个SINT内存,分别新建四个32个SINT数组来分别映射4个RFID端口的输入输出。
点击主程序,使用“CPS“指令对每个通道RFID的输入输出进行数据传送,如下图所示:
调用程序:“MainRoutine”—— RFID功能程序调用;
功能块:“RFID_RW”—— RFID读写功能处理
“RFID_RW”功能块实例调用对应一个端口通道的读写头,功能块图形如下:
每个功能块实例对应一个读写头,功能块引脚定义及功能如下:
备注:xRead,xWrite两个信号互斥,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信号为高电平,功能块只会执行第一个检测到的有效信号。
3、读写头读/写功能示例
3.1命令执行时序
调用RFID读写功能块后,默认保持RFID使能。当读写头感应到载码体的在位信号(xTP)的上升沿是,自动上传载码体ID数据,当载码体离开读写头感应区域时,载码体ID数据自动清空,具体的时序如下图所示:
在执行读写载码体内存数据命令时,需要先填写好读写的参数(读写载码体内存的起始地址,字节长度,写入的数据填充区数据内容等),然后再触发读写命令,具体的命令执行时序如下图所示:
备注:在xRead/Write执行过程中,在未收到(xRead/WriteDone、xRead/WriteError)信号时,请不要手动复位xRead/Write信号,也不建议用xTP信号去替代xRead信号进行自动读取触发。
a) 载码体靠近读写头,读写头自动感应载码体,载码体到位信号“xTP”变为“TRUE”;
b) arrUIDData[0] – arrUIDData[7] 自动获取所靠近载码体的UID数据,固定长度8个字节,如下图所示:
备注:UID数据出厂时设定,可读不可写,数据序列是唯一的;
当载码体静止在读取范围时,通过写入功能可以向一个载码体指定的地址写入特定长度的数据。命令的执行以”xWrite”高电平开始,在命令执行前,需要填写以下参数:
a) 载码体靠近到位,载码体到位信号xTP信号的值为“1”;
b) 在arrwriteData数组中填充数据要写入的数据;
c) 载码体到位,载码体到位信号xTP信号的值为“TRUE”;
d) 修改数据长度iWriteLength的值8,单位为字节;
e) 修改起始地址wWriteAddress的值为16#0000;
g) 查看功能块反馈回来的完成信号xWriteDone和错误信号xWriteError。
如下图所示:从起始地址0开始,写入8个字节数据进入载码体的用户区成功。
当载码体在读取范围时,通过读取功能可从载码体指定起始地址读取特定长度的数据。命令的执行以”xRead”高电平开始,在命令执行前,需要先填充部分引脚参数:
a) 载码体到位,载码体到位信号xTP信号的值为“TRUE”;
b) 修改数据长度iReadLength的值为8,单位为字节;
c) 修改起始地址wReadAddress的值为16#0000;
d) 修改写入命令xRead 为 “1”(必须先复位xWrite信号);
e) 查看功能块反馈回来的完成信号xReadDone和错误信号xReadError。
如下图所示:从起始地址0开始,读取8个字节载码体的用户区数据成功。
避坑指南
优势与应用行业及场景
优势 :
标准化 :EtherNet/IP 兼容多厂商设备(如 Rockwell、Omron),易于集成。
实时性 :I/O 数据交换周期可低至 2ms(适合高速 RFID 产线)。
灵活性 :网关支持多个RFID ,各个RFID可独立运行,并且可一次性针对最高8K字节数据进行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