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发布《出院患者纸质住院病历即时数字加工项目招标文件》,正式启动出院患者纸质住院病历的数字化与精细化管理项目,其中为每份住院病历粘贴RFID标签是核心环节之一,标志着医院病案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追踪”转型。根据招标文件明确的最高限价要求,RFID标签单价不得超过2.50元/个、纸质病历数字化加工服务单价不超过0.20元/页、RFID条码粘贴服务单价不超过0.6元/份、病案装订服务单价不超过2.40元/册,四项服务报价均需在限价内,否则将被判定为无效投标。
最终,北京恒和通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标,中标价为RFID条码¥2.43/个、RFID条码粘贴服务¥0.50/份、纸质病历数字化加工服务¥0.18/页、病案装订服务¥2.37/册。
住院病历管理的难点
住院病历作为记录患者诊疗过程的核心医疗文书,其传统管理模式长期面临多重难点,这些痛点也成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推进RFID标签应用的重要动因。
首先,病历流转环节的“不可控性”是首要难题。传统模式下,出院患者纸质病历需经过病区护士整理、病案室回收、人工登记、归档存放、调用借阅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均依赖人工交接与纸质登记。这种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还易出现病历丢失、顺序错乱或页面损坏问题——例如,护士交接时若未逐份核对数量,可能导致部分病历遗漏;病案室归档时若人工记录存放位置出错,后续调用时需在大量档案柜中反复翻找,严重影响临床诊疗、科研教学或患者复印需求的响应效率。
其次,病历质量与标准化管理存在短板。纸质病历的整理、扫描、数据录入等环节若缺乏统一标准,易出现加工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例如,部分病历可能因纸张褶皱、字迹模糊导致扫描图像不清晰;索引关键字录入(如病案号、患者姓名、出院日期)若出现错别字,会导致后续数据挂接失败,无法与医院现有系统兼容。此外,传统模式下病历装订无统一标准,部分较厚病历若用订书钉装订易松散,影响长期保存。
另外,病历安全与长期保存压力突出。一方面,纸质病历需占用专门存储空间,且随着医院就诊量增长,病历数量逐年累积,存储空间紧张问题日益明显;同时,纸张易受环境影响,受潮、褪色、虫蛀等问题会导致病历信息损坏,影响其法律效力与使用价值。另一方面,传统人工管理模式下,病历调用、归还的记录不完整,若出现信息泄露(如患者隐私被非法获取),难以追溯责任主体。
RFID管理住院病历的优势
相比传统模式,RFID 技术通过自动识别、实时追踪、安全加密、可视化管理,实现了住院病历流转高效化、安全可控化、管理精细化、成本最优化,不仅提升了医院病案管理的效率与质量,还间接保障了患者诊疗的连续性与安全性,是智慧医院建设中医疗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支撑技术。具体来说,其优势可分为以下4个方面:
一、提升病历流转效率,减少医护时间损耗
住院病历需在多科室间频繁流转,传统人工查找、登记模式效率低下,而RFID 技术凭借非接触式自动识别特性,能大幅缩短病历 “查找 - 取用 - 归还” 周期,医护人员通过手持或固定读写设备可在几秒内定位目标病历位置,实现快速盘点,效率较人工提升 10-20 倍,同时在病历取出或归还时,系统会自动识别标签并更新状态,跨科室流转时也能实时记录节点,无需人工手动登记或电话确认,有效减少医护人员非诊疗工作时间损耗,避免因病历查找困难导致的诊疗延误。
二、强化病历安全管控,降低丢失与篡改风险
住院病历作为患者核心医疗档案,安全性至关重要,RFID 技术通过为每个病历绑定唯一标识标签,构建起全程追踪的安全闭环,若病历未经登记带离指定区域或出现错拿情况,系统会及时触发声光报警,防止丢失与错用;每一次病历的取用、归还操作都会被系统自动记录,形成完整日志,便于追溯责任到人,明确责任归属;且标签数据可加密存储,仅授权人员能读取信息,标签本身不可复制,有效防范非授权篡改与伪造,保障病历的完整性、保密性与可追溯性。
三、优化病历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
RFID 技术推动住院病历管理从 “被动管理” 转向 “主动监控”,助力实现病历 “生成 - 流转 - 归档 - 长期保存” 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通过管理系统,医院可实时查看所有住院病历的状态分布,包括在架、借出未归还、待归档、损坏待修复等数量,及时发现积压环节并主动督促流转;病历归档时系统能自动核对信息,确保归档完整性,后续借阅与调阅需通过系统提交申请并记录用途,严格遵循规范;对于病案室长期保存的大量病历,RFID 技术可在几小时内完成上万份病历的盘点,快速定位调阅位置,大幅提升病案管理效率。
四、降低长期管理成本,减少资源浪费
尽管RFID 技术初期需投入标签、读写设备及系统开发成本,但从长期运营来看,成本节约效果显著,传统模式下住院病历丢失率约 1%-3%,补记成本高且影响医疗质量,而 RFID 的防丢失报警功能可将丢失率降至 0.1% 以下,减少补记成本与纠纷风险;传统病历管理需专人负责登记、盘点等工作,大型医院病案室需配置多名工作人员,RFID 自动化管理能减少 50% 以上人工操作,释放人力投入核心医疗服务;同时,RFID 标签耐用性强,无需依赖可见性,可伴随病历长期使用,避免条码因磨损、褶皱失效导致的管理混乱,减少资源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