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美国利用光子学新结构用于成像和传感的激光器
05/25
在南加州大学的实验室中,Mercedeh Khajavikhan设计了会在运输光时改变其形状的新结构,这在光子学领域创造了突破性的结构。
中国科学院突破超高分辨率超高定标精度光谱技术
12/22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天文光子学团队在超高分辨超高定标精度光谱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韩国科学家研发光电探测器硅纳米膜突破基本极限的新工艺
08/10
硅被广泛用于微电子工业中,但其光子学应用被限制在可见和部分近红外波段,这是由于其基本光谱范围内的光学带隙。
国外研究人员研发优化激光雷达的芯片声光调制方法
08/04
日前,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和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将压电式氮化铝技术与超低损耗氮化硅集成光子学相结合的芯片声光调制方法。
韩国研发红外辐射可视化技术,扩大红外传感器应用范围
04/13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代理院长尹锡镇)宣布,纳米光子学研究中心权锡俊博士的研究团队已经开发出一种多功能发光膜,该膜可以通过波长转换将近红外光可视化将近红外光转换为可见光。
Artilux推出全球首款GeSi宽光谱3D ToF传感器
12/13
据悉,在CES 2020上,光子学和电子技术的创新者Artilux将推出其“探索”系列,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基于GeSi(锗硅基)光子创新的宽光谱3D ToF(飞行时间)传感器。
最新量子通信芯片问世:仅为现有装置的千分之一
11/06
新加坡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自然·光子学》杂志上撰文称,他们开发出一种量子通信芯片,尽管其“块头”仅为现有装置的千分之一,但能提供同样出众的量子安全技术,可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等紧凑型设备内,提升其通信安全性。
衣服纤维发光 科研成果为可穿戴设备提供新方向
03/25
3月25日消息:身穿可以发出不同颜色光的衣服,这个看似天方夜谭的想法或许将在未来某天成为现实。记者获悉,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教授课题组成功实现了一种新型纤维状聚合物发光电化学池,将为可穿戴设备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向。近日,部分成果发表在《自然-光子学》杂志上。
美研发出与电子电路兼容的纳米光传感器
12/24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研发出了一种能够与原子大小的电子电路兼容的纳米光传感器获得了一种兼具光学和电学特征、功能新颖的光电设备。研究人员在发表于《自然光子学》杂志上的论文中称,该研究克服了纳米技术存在的一个大挑战。
首页
新闻
产品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