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今年3月25日开幕的日本爱知世博会,无论从距离上还是时间上,都是离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最近的一届综合类世博会。认真学习爱知世博会的经验,改进其不足之处,以给正在筹办中的上海世博会以借鉴,为此,世博网开设《爱知启示录》专栏,请已参观过爱知世博会的各界人士发表自己的看法。以下是第八篇:由上海世博局局公共关系部高级主管俞力撰写的《“人与自然”的回归——爱知世博会日本长久手国家馆赏析》。 | ||
| ||
一、绿色的蚕茧 | ||
爱知世博会主题是“自然的睿智”,长久手国家馆的主题是“拉近正在越来远离的‘人与自然’的距离”。 | ||
| ||
此时,我忽然想到了画家高更的故事。1888年,正当法国巴黎为举办世博会建造埃菲尔铁塔闹得沸沸扬扬之时,画家高更独自躲在太平洋一个小岛上作画并在其作品《塔希缇岛少女》画上写下了一段震惊世界的话:“我是谁?我从那里来?我又到那里去?”是的,一百年前,面对工业革命的汹涌浪潮,这位视自然为美的画家,茫然不知所措。面对不断改变社会形态的人类文明,艺术家似乎感到人类愈来愈丧失了精神的乐园。人真的能征服一切?人征服了一切自己又将会得到什么呢? 今天,我们看到的一切,似乎是高更命题的延伸和反复。人对自然的胜利最终导致自然的报复,破碎的地球正是人类和自然的关系疏远的写照,这一景观形象地阐释了恩格斯的名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人与自然”的警钟,在每个人心中长鸣。 三、过去的时光 进入第二展区前有个小厅,小厅分隔内外两间,乳白色光线柔和温暖。外间墙壁有爱知1945年和2005年一个地点,不同场景的黑白大照片。内间墙上是一副描述日本人的生活风情长卷。“春、夏、秋、冬”四个文字,既是时令名称也蕴含时光流转之意。小厅从功能上为进入下一展区做合理的停顿和分配,也让观众的心理和情绪做一转换。 第二展区内容是1945年到2005年,日本人60年的发展和变化。观众搭乘一条60米长的自动人行道,在流动中观赏实物展品和画面。展品共有七组,每十年为一个单位,背景是巨型灯箱,画面是一个日本典型的城市场景,随着年代的变化,在城市建设,人们的生活场景发生的变化。绘画采用日本江户时代“浮士绘”的风格,细腻、清新,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 每组展品约10件,都是不同时代典型的生活物品。 如:40年代的木制挂钟、缝纫机、电风扇、煤球炉等。50年代的黑白电视机、电饭煲、唱机、电冰箱、吸尘器、半导体收音机等。60年代空调、组合音响、彩色电视机、铁臂阿童木等。70年代的WALKMAN,汽车、计算机、流行杂志等。80年代的卫星电视、任天堂游戏机、收录机、股票证券等。90年代的便携电脑、手机等。第七组是2005年到未来,展架上是仅有一幅三个孩子吹着五光十色的肥皂泡画面。这给人留有充分的想象:未来的日本,未来的世界。 人们愉快和兴奋地看着“旧货”,因为,这些过去的时髦之物,钩起人们美好的回忆和思绪。一组组展品把人们带回一个个生活过的时代,也交代提示了日本的生活是如何与自然的连接。 是的,有回忆才会有展望。 四、宇宙的畅想 自动步道结束后,弯进一条以图片和数据展示的长廊,这是日本海洋研究超级计算机所和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设计的“地球模拟装置和影象”。通过数据和图象介绍从过去到现在,人类给地球带来的影响。这个转折再次把观众思绪带出日本,回到地球和人类的命题。 第三厅内容分成三个空间展示,其内容为“宇宙、地球和人类未来”,第一部分展示的是一个无边无迹宇宙空间,这是日本科学未来馆的特别展览作品,12台50英寸的立体显示视频装置,使人无需戴眼镜便能观赏逼真的立体影象,这是描写诞生人类生命的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奇迹关系,通过富有魅力的立体影视来领略宇宙的环境。来自太阳的等离子体和能源与地球作用的关系,让观众从浩瀚的宇宙中验证太阳与地球生命的关系纽带。其实,这是个创造出的虚拟世界,只是科学家、艺术家和用高科技的手段完成的人类对宇宙的观察、想象和摹拟。 艺术的“真实”是可以超越生活的“真实”,生活的“无”,可以化为艺术的“有”,这也是展览艺术的魅力所在。 第二部分是地球之家,一个直径12.8米大球体,内侧全部是屏幕,这是日本馆最引以自豪的创意作品。这一设计与前景构成强烈反差,人们一下子从宏观的宇宙来到了微观的地心。进入展厅更是步入一个按100万分之一缩小的地球内部。人们站在横贯半空的透明桥上,看者四面八方、头顶脚底的画面。虽说是在地球中心,但是欣赏的还是地球外部的事物,纵横360度的影像播放系统和音响系统,给人以从未有过的视觉、听觉体验。 影片或云山雾海,或白鸥翱翔,画面视频无一点接缝,同样也查觉不到播放痕迹。我们一面“身临其境”感受高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冲击,一面体验生命力的伟大。 第三部分是个虚拟的自然,这是运用光线、声音、香味、图像营造的展示空间、一个庞大、充满生机、给人豁然开朗的“森林”。我们在“自然”之中,漫步广阔的森林,感受自然的气息,在与各种各样的自然相遇中去发现一些自然和人类的联系。森林里只有几件作品。作品安放看似随意,却与环境协调得体,体现设计的一番匠心。 展品之一,自然和生命,以生命的起源DNA(基因)的世界展示循环往复和丰富的自然生态体系。 展品之二,人和技术,以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社区生活,展示如何运用自然的睿智。 展品之三,技术与自然,以一个饲养着淡水鱼和海水鱼的超薄密气泡鱼缸,反映尖端的水处理技术。 展品之四,展馆的尝试,以日本长久手展馆模型和CG影象,介绍展馆建筑运用的众多技术。 展品还有一些反映新能源的球体杂技表演等装置。森林的边缘墙体布置着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提供的地球环境图片。 光怪陆离的灯光效果、自然中不同的鸟鸣音响,不时飘洒的人工云雾和自然清新的空气,展览从人的多重感觉中营建了一个虚拟、可感的现实美景,同样也塑造了一个人类理想中的“伊甸园”。 虚拟的真实,实现着人类之梦的虚幻。 五、美丽的蝴蝶 日本长久手国家馆共8029.4平方米,每小时接待1200人次,参观时间50分钟。 几乎是每个人都会依依不舍地离开日本国家馆,因为参观者都被展示的主题和展示的内容和形式所打动。 日本长久手国家馆在展示策划、创意设计上:宏观着眼,微观着手,跌宕起伏,大开大合,虽为日本国家馆,但以全人类的视点审视和观照自身的进程发展,以宇宙的眼光看待地球与人类的相互关系。这一切都显示着创作者的不凡功力。 日本馆通过解构“自然的睿智”,也解构了人类对自然睿智的认识流程,并回答了人与自然和谐才是人类的真正睿智。日本馆展示了一个真理:“从宇宙中看,地球上的人类是非常渺小和微不足道的。但是,作为人,只要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那么,人就会有更大的作为”。(罗素.英国哲学家) 远远望着日本馆--生命的蚕茧,每个人会衷心地发出祝愿: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早日破茧化为美好蝴蝶。 自然与人,人与自然,宇宙生物的精灵—--地球,与地球生物的精灵—--人,终将和谐相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