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RFID技术把关食品安全 电子耳标监管猪肉供应链
作者:互联网周刊 范胜军
时间:2007-03-04 11:43:20
目前上海在猪身上用的RFID技术属于公司承担的国家信息产业部《农业RFID研究和应用项目》,还有其他与之相关的配套系统,分别为“畜牧生产管理系统”、“上海市境道口监控系统”、“屠宰场信息管理系统”、“批发市场安全管理系统”和“超市质量信息查询平台”。

RFID作为自动识别新技术已在其他各个行业发挥作用,但在动物活体上的应用尚属首例。它安全高效的数据采集、存储与传输,会加大猪场的信息化管理,从根本上杜绝源头污染,也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有效技术手段。

央视《新闻30分》镜头回放

    执法人员:“有检疫证明吗?”

  摊主:“还没办呢。”

  执法人员:“这些肉都卖给谁了?”

  摊主:“单位、饭店。”

  随后的检查中执法人员却发现,这些猪肉上盖着伪造的检疫章,就连猪肉囊虫检测这样最基本的检查都没有做。北京市兽医卫生监督检疫所所长李全录表示:“现在看来,非法的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形成了一个非法经营猪肉的链条,造成了无证和持假检疫证明生产的猪肉流入市场。”

  这一幕出现在央视《新闻30分》在今年2月23日的播出内容,也正是因为这次内容,让消费者再次开始关注自己每天必吃的猪肉是否安全。

  事实上,“问题肉”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即使在食品安全制度比较严格的英国,“注水肉”等问题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尽管执法部门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封杀“问题肉”,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始终不能彻底取缔受利益左右的非法肉商。如何构建猪肉质量监控体系,提高猪肉的安全系数成为政府部门的难题。

  严格控制源头

  上海农工商肉食品有限公司的猪场里,一群欢蹦乱跳的小猪正在争食吃,但不同的是,这些小猪的耳朵上都被安装了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耳标。

  “猪耳朵上的电子耳标都是唯一的。通过这些电子耳标,饲养员可以用手持设备及时记录它们的喂料、免疫、转群、检疫等信息并传回系统。经后台处理,将生产管理信息、检验检疫信息以及猪只上市信息等生成各种报表上报到监管部门。”上海农工商肉食品有限公司畜牧示范养殖场的一位负责人说。据了解,在上海已经有三家大型的养猪场给猪装上了基于RFID技术的电子耳标。

  “猪肉的供应链可以分为生猪饲养、屠宰、销售等几个环节,而给猪装上RFID耳标的目的就是从源头上杜绝‘问题猪’的产生。”负责建设基于RFID技术的猪肉安全监控与追溯平台的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的市场部沈先生介绍说。据了解,给猪装的RFID耳标属于一次性安装,如果装了耳标的猪出现了病、死等问题,耳标拆下来就不能继续使用了。这样可以避免一些“钻空子”的养猪场把病、死猪身上的耳标换给市场上购买的生猪,从而逃避监管。

  而对于“瘦肉精”之类的国家规定严禁使用的各种违禁药物信息,也早已被嵌入在后台畜牧生产管理系统中。当操作人员误选时,会立刻发出警告,及时纠正。而对使用了一些正常药物的猪,则会在猪出栏时提供对所使用药物休药期的自动检查,这样可以避免猪场错误地将在休药期内的生猪出栏。

  沈先生介绍,目前在猪身上用的RFID技术属于公司承担的国家信息产业部《农业RFID研究和应用项目》,还有其他与之相关的配套系统,分别为“畜牧生产管理系统”、“上海市境道口监控系统”、“屠宰场信息管理系统”、“批发市场安全管理系统”和“超市质量信息查询平台”。

  2003年在上海市农业委员会的支持下,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完成了“畜牧生产管理系统”和“超市质量信息查询平台”,而“畜牧生产管理系统”基本上是关于生猪饲养ERP系统,利用这个系统能帮助企业实现生猪的质量控制和信息监管。目前使用这套系统的养猪场大约有200多家。

  之所以实施RFID这个项目,沈先生表示,RFID作为自动识别新技术已在其他各个行业发挥作用,但在动物活体上的应用尚属首例。它安全高效的数据采集、存储与传输,会加大猪场的信息化管理,从根本上杜绝源头污染,也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有效技术手段。

  数据一致才能屠宰

  2004年,作为“食用农副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的一部分,上海市境道口监控系统完成。2005年底在上海市畜牧兽医办公室指定的动物产品进入上海的8个市境道口,全都安装了基于RFID技术的市境道口监控系统。到目前为止,系统中已记录了三十多万条记录,循环发出的RFID卡次超过四万次。

  记者在其中的一个市境道口看到这样的的场景:一辆满载活猪的大货车先进入消毒专用通道,消毒完毕,检疫员将车辆引至监视器下检查。货主这时会主动拿出关于生猪的检疫检验证明、动物产品出县境证明和消毒证,证明上面关于货主的姓名、猪的数量、出运地、送达地都填写得很清楚。检疫员通过专门的读取器将“供沪动物及动物产品信息登记卡”里的信息读入电脑查验,系统会自动将有关接收信息发回上海市兽医卫生监督管理所中央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复核,并同时将有关数据通过上海市兽医卫生监督管理所业务局域网发送至上海市畜牧兽医办公室。核对无误后,检疫员加盖道口检疫专用章,同时签上自己的姓名并注明检查完成时间,并将新的信息—车辆的车牌信息、车主信息、目的屠宰场、进入道口的时间等等输入RFID登记卡,货主这时再将车开到相关的屠宰场。

  另外,整个过程会被道口安装的远程监控设施记录下来,得到的车型、牌照图像等信息会上传到上海市兽医卫生监督管理所中央控制处理系统,作为监管的辅助手段。

  而进入屠宰场的车辆在查完检验检疫证明、动物产品出县境证明和消毒证后,会将RFID登记卡里的信息读到屠宰场的管理系统中,在后台系统进行对比后,没有问题则可以进行屠宰,如出现信息不符等问题,系统会给这辆车做违规记录。这辆车再次进入市境道口时,系统将根据车牌号自动进行报警。

  如果外地生猪商通过道口检验后,生猪出现病死的问题,会不会到市场上再买相等数量的生猪来弥补自己的损失呢?因为道口监控最后生成的RFID卡反映的只是整个车上的生猪信息,而并没有延伸到单个生猪的身上。这样一来,监控的生猪数据的可靠性是否就难以保障?

  对这一点,沈先生认为发生这种事情的可能性并不大,他认为,这种情况下,生猪商只可能买低于自己生猪成本的生猪,而像这样的生猪一般是“垃圾猪”或者“泔水猪”,上海生猪市场经过最近几年的治理整顿,在上海的近郊这种猪几乎已经绝迹了,所以即使要买生猪也基本没有问题。另外,现在生猪商违规的机会成本很大,也不会干这种事情。目前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正在配合国家有关部委规划RFID在其它农业领域的应用。

    完善尚需时间

  而到了最终的销售层次,2005年建成的上海屠宰场信息管理系统和批发市场交易管理系统已对上市猪肉进行了监管。据了解,屠宰后的生猪用RFID卡进行登记后,就被送往已指定的批发市场或者超市,那里的接收人员将会使用手持设备对货物进行交易、结算。这样不仅可以加快肉类批发的交易结算速度,而且可以记录进场交易的每片货品的来源地、交易时间、检测结果,强化肉类交易的规范性及可追溯性。

  尽管批发市场、超市是目前人们购买猪肉的主要场所,且消费者对超市的认可度相当高,但北京在去年10月份发生的包括家乐福等七、八家超市涉嫌销售注水肉的事情,也让消费者对超市的信任度大大降低,也因此开始要求超市提供所销售产品的详细信息。

  在上海易初莲花的卖场内,安装了一台农副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的多媒体查询机,消费者通过对猪肉产品上的“食用农副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码”的扫描,可以迅速了解到自己所购猪肉出自哪个猪场、哪个猪舍,同时还包括企业简介、认证情况、检验检疫情况等,还有视频资料显示这头猪的生长环境和过程,除此之外它的液晶屏幕上还滚动播出权威部门发布的质量报告和名优企业信息。“通过批发市场、超市的信息化建立起来的信息链接,实现了整个生猪销售过程最后环节的安全监控。”上海易初莲花肉食品部门的负责人说。

  但记者发现,“食用农副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码”在超市等消费终端有可能会出现剩余的现象,譬如一片猪肉卖10块和20块需要的标签的数量是不一样的,而这种安全信息标签是由屠宰场发放的,这样就存在用“问题肉”代替好肉的可能。对于这个问题,沈先生表示:“这套系统正在完善之中。”

  目前,上海已经有50家超市在使用农副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但沈先生说:“信息查询系统已经比较完善,不过,生产管理系统全面普及和使用还要有一段时间。”而究其原因,记者了解到,RFID项目包括目前的“食用农副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最初只是2003年上海科技兴农的一项重点攻关项目,现在项目已经有一定基础,但是如果大面积普及,还需 要大量资金投入。另外,目前消费者、超市等对这套系统的使用会不断产生新的需求,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会根据环境不断对系统进行升级、完善。同时,上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也在查询平台上设置了‘安全消费小常识’,告诉消费者如何购买放心、安全、优质的农产品。

上一篇:CeBIT2006 展出RFID 企业网络安全成焦点 下一篇:RFIDWorld 2006展会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