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全球反恐战略部署中,已经提出了“集装箱安全倡议”(CSI)。该倡议旨在建立一个保护全球海运集装箱贸易安全的机制,2002年,CSI开始使用信息技术识别检查集装箱内的高危货物,通过全球定位技术(GPS)、电子标签技术(RFID)以及传感器技术,集装箱安全系统将使集装箱的整个运输过程都处在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监控之中。这些举措,不仅可以有效增强政府对货物的监管,提高国家安全防护水平,而且也可以帮助货主及时了解货物的运输状态以及预防货物丢失。可以说,对港口以及集装箱的智能化检查达到了“一箭多雕”的目的,因此全球各地很多政府已经开始积极推动这一倡议的实施。
2005年1月,通用电气安全集团发布了一套针对集装箱安全市场的电子系统,并和中国集装箱企业合作完成了一次跨海运输的商业测试。装有通用电气安全系统的18个集装箱,从中国内地港口经过香港运往美国。启运之前,技术人员用手持的RFID读写器记录了集装箱的首次装货和密封信息。而固定的RFID读写器则安装在香港港口和美国长滩港,用来记录满箱的集装箱从船上卸下的整个过程。当集装箱到达目的地——加利福尼亚的通用电气工厂之后,技术人员再次使用手持RFID读写器读取了传输过程中记录的各种信息。信息显示,18个集装箱中有12个未被打开,但是其中5个曾在运输过程中被打开,剩下的1个则在密封之后起航之前被打开。这样,货主可以全面了解集装箱的运输过程。
安装了RFID的集装箱,可以记录其密封、开启等信息,但是无法提供更详细的信息。与之相比,传感器则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功能。安装在集装箱里面的传感器,可以探测辐射、生物、光线、物体运动、温度、爆炸物以及特定化学品等需要特别留意的因素。2004年夏天,韩国政府开始筹划“智能集装箱”项目,2004年12月正式推出了这个计划。这项被称为“RFID海运物流”的项目,在“智能集装箱”上安装有智能RFID和传感器。这些集装箱从釜山港口运往美国西海岸和欧洲主要港口的途中,借助运输安全系统软件的监控,后台管理人员可以实时得到各种信息,以此加强韩国和其他国家进行国际贸易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尽管已经开展了实验项目,但如果随着传感器在集装箱领域的普及,成本成了人们必须解决的最主要难题。智能化趋势的背后隐含着巨大开销——不仅是新箱,全球现有的干货集装箱就有3000多万个需要改造,每个集装箱安射频标签的改造成本大约是200美元,这是一个超过60亿美元(超过全球集装箱制造业年产值总额)的庞大开销。如果安装更加高级的传感器系统,每个集装箱的成本则要增加500美元。
港口管理,则要平衡好安全与成本的关系。因此,如何在推进智能化的同时消除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成为各国政府“头痛”的问题。缩短通关时间、提高货物实时控制能力,是现行的主要措施。例如,采用RFID的集装箱进口商将可优先进入美国。那些不这样做的进口商,货物过关要花更多时间。这样,对于运输时间要求比较高的货主,就会倾向于使用智能化集装箱。美国洛杉矶港等港口的实验证实了这一点。
这一港口试验系统利用实时位置系统技术,自动收集进出货场的集装箱数据,以提高码头处理集装箱的速度和准确性。同时为洛杉矶港所属货场的所有拖车、拖架都贴上RFID,使集装箱数据收集程序全面自动化。目前,所有进出码头的集装箱均以拖架运输,该系统能即时识别贴有射频标签拖架上的集装箱并确认其位置。此措施将有效减少集装箱装卸及流通时间(估计节省时间可达半日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