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质量监测与溯源系统查出畜产品“身份证”
作者:科技日报
时间:2007-10-25 09:08:41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与溯源系统的建立与应用”是一个从根本上保障畜类产品安全进入百姓餐桌的好方法,因为它对食品的可追溯性,所以甚至比以往的名牌产品更能使消费者放心。
  第一时间查出畜类产品“身份证” 
   
  红心鸭蛋和福寿螺刚走,多宝鱼和瘦肉精又来了……名目繁多的问题食品接踵而来,一时间,人们“谈食色变”,面对餐桌,越来越多的人们发出了“如今还能吃什么”的悲叹。 
   
  “现代人的饮食结构中,肉、蛋、禽、乳等动物性食品在膳食结构中比例越来越大,兽药和饲料添加剂对于防治动物疾病、促进生长、提高饲料转化率等具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有的商贩不遵守休药期规定、非法使用违禁药物、使用剂量和方法不当,都造成了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影响人体健康。”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信息中心主任、国家“863畜产品溯源通用技术与网络平台研究”课题研究主持人熊本海告诉记者,最为消费者所熟知的“瘦肉精事件”就是由于商贩非法使用违禁药物的典型恶性事件。 
   
  “瘦肉精”学名盐酸克仑特罗,可促进猪的代谢过程中蛋白质的合成,加速脂肪的转化和分解,提高猪肉的瘦肉率。但研究发现,该药长期使用会在动物组织中蓄积,而且人食用这种猪肉后可发生中毒。孕妇食用会导致癌变和胎儿畸形,许多国家都禁止用于食品动物。 
   
  面对这来势汹汹的各种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消费者的利益如何才能得到保障? 
   
  熊本海说:“‘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与溯源系统的建立与应用’是一个从根本上保障畜类产品安全进入百姓餐桌的好方法,因为它对食品的可追溯性,所以甚至比以往的名牌产品更能使消费者放心。” 
   
  散养户也要建立养殖档案 
   
  “我国是养猪生产大国,猪为六畜之首,猪肉产品是国民主要消费的动物蛋白源,对猪和猪肉产品的可追溯是防控猪的重大突发性疾病传播、进行地区性或全球性产品交易、促进畜牧业生产效率、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的重大举措。”对于猪和猪肉产品的可追溯性,熊本海开门见山的对记者直抒其重要性。 
   
  “我国目前的牲猪生产系统尚不标准、规范,生产数量未得到控制,生产系统的类型包括规模化的养殖场、养殖小区,以及饲养数量不等的涉及千家万户的散养系统。”熊本海说,“从饲养数量上讲,散养的猪只数量仍然是我国养猪业的主体。” 
   
  散养户提供的猪只的标识要建立包括免疫信息在内的养殖档案,因为这部分的主要从业人员是以农民为主体。 
   
  “对于这部分人执行起来需要的资金投入量大,工作量也大,提高养殖者主动建立养殖档案信息的难度更大。如果对散养户放任不管,又势必影响《畜牧法》实施的完整性。”熊本海说这也是他们工作的一大难点。 
   
  在制定我国包括猪在内的家畜的标识和肉产品的可追溯的法案时,遵循了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在认真学习借鉴国外制定的动物标识及产品可追溯一系列法规、法案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猪养殖的现实和将来可能的情况,针对各类养殖模式,分类提出不同的管理模式及相应的技术规范。 
   
  “开发完整的猪肉质量安全数据管理和可操作的可溯源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包括从养殖场、屠宰场相关信息的采集与传输的跟踪和从消费者到屠宰场、养殖场的追踪的技术方案的实现。”熊本海说,这其中采取的各种信息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小”标识的“大”作用 
   
  按照猪肉生产链的基本流程和影响猪肉质量的主要因素,并结合现代信息采集与通讯技术的应用,课题组首先在天津实现了猪肉生产的跟踪和追踪的完整实施方案,提出符合天津地区的猪肉溯源的技术流程。 
   
  “依据农业部67号令,猪只必须取得唯一的标识号码,标识编码由15位数字组成,其中,第一位数字代表家畜的类别,即1代表猪,2为牛,3为羊。接着的6位数字代表养殖场或散养户所在县市区域的行政区划代码。”熊本海说着拿起了面前的一个白色圆形的塑料小牌子递给记者,“这就像我们人的身份证一样,每头猪在出生后也会有一个这样的标识一直跟着它。” 
   
  一个硬币大的小小塑料牌上,记录的信息却不少。 
   
  “例如这个,编码为:112011500006306的标识号意味着家畜类型为猪,猪的饲养地为天津宝坻县。”熊本海拿着手中的一个标识牌说。 
   
  依据编码规则,农业部统一设计圆形塑料的耳标。通过激光雕刻在耳标正面的是一种特制的二维条码。 
   
  熊本海说,所谓特制,是因为采用的二维码制不是市场上常用的二维码制,用一般通用的条码阅读器是不能识别的。在图形条码的两边,同时印刻条码识读后解码出的标签号码,可肉眼识读,这就意味着对这个标牌的识读可以将扫描和肉眼识读结合起来。 
   
  那么,由于耳标采用码制的特殊性,人们如何在不同环节识读猪只耳标呢?记者不禁疑问。 
   
  “农业部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动物追溯办公室推荐了两款带有摄像识读头的智能移动PDA实现对耳标的阅读。”熊本海笑着说,“没想到吧,它们都能识读耳标,并且通过内嵌的业务系统、接受和贮存识读的耳标数据在PDA的闪存中。” 
   
  屠宰过程也要数字化 
   
  养殖过程的数据得到了很好的收集和监督,但是进入到屠宰厂后,当畜类产品从一个整体分割成个体后,这样的标识还有作用吗? 
   
  “这个不用担心,无论采取哪种技术,重要的是建立屠宰猪只个体与其派生的胴体之间严格的关联,我们要做到的是简单高效。”熊本海说。 
   
  考虑到技术的稳定性和经济可行性,项目采用了由聚丙烯材料制作的二维条形码。这样的条码具有防水、防潮、抗拉且成本低廉等特点。 
   
  生猪屠宰后,一般情况下,劈分为两片胴体,胴体然后冷藏并出库到零售点或超市销售。 
   
  屠宰猪只标识号的记录与胴体标识号码的关联。使用PDA来识读进入屠宰线上的猪只耳标号,读出的识别数据首先存放在屠宰厂内部服务器中。 
   
  熊本海说:“二维条形码的数码信息都是和服务器中猪只的耳标信息相对应的。标签上打印的二维条码,便于阅读器快速阅读。胴体的编码由13位数字组成,主要反映屠宰场编号、屠宰日期和顺序号,对于同一屠宰场,其编号也是不会重复的。” 
   
  除了信息对应的保障外,实验点的生猪屠宰流程还包括宰前检查和宰后检疫,该过程包含6个检疫环节,即对头、皮肤、内脏、肠道旋毛虫、胴体和复检等。同样地,如果宰后检验通过,最后的程序则是给出厂的胴体刺戳和提供有关的官方证书。 
   
  另外,熊本海还透露说:“利用特殊纸质作成的带有芯片的电子标签正在调试中,有望在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显然,如果使用的标签数量不是特别大,后者的成本比前者要高出许多。” 
   
  尽管如此,熊本海说:“着手研究电子标签,从项目本身和国家未来的发展而言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因为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畜产品如果出口到北美,尤其是欧盟国家,产品没有电子标识是进不了销售环节的,而且产品的编码也是与国际的物流标识国际准则接轨。” 
   
  在更高层次上满足消费者要求 
   
  “让消费者能尽快在第一时间就能查询到手中肉产品的各种信息是我们的目标。”熊本海说。 
   
  追溯研究利用网络数据库和先进的信息技术,以SQLServer2005为网络数据平台,将来自养殖场、屠宰场和超市的分割数据等集成在溯源数据库中,并建立从源头到终端产品的标识数据的关联,质量安全数据的整合,便于在消费者或者行业管理部门查询时,系统能及时反馈数据溯源者。 
   
  “现在,我们已经开通了猪肉通用查询网络公共查询平台和天津市生猪及其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公共平台。”熊本海说,一旦技术产品成熟,该成果将通过863计划或科技支撑计划的示范区,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应用。 
   
  一旦网络溯源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在天津的示范运行成功后,系统将为快速推进动物产品的溯源体系建设提供完整的技术支撑。 
   
  “溯源系统下一步将拓展产品在冷链生产上、加工运输上的更多质量信息,主要包括肉品化学和物理有关的信息,如肉品的系水力、货架寿命等。”熊本海说,“我们的目标是在更高的层次上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建立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畜产品的质量溯源体系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必须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和相关研究单位共同参与的局面,在立法的基础上,采取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模式,政府引导投入,企业可从自愿到强制投入,公众也必须承担相关的费用,熊本海说,实质上就是产品的价格比不具备溯源的产品要贵一些。 
   
  “千万不能搞形式、走过场,否则在国际上必然要付出更多的代价。”熊本海说,“实际上,前段时间在国际上针对中国造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出现的退货、召回事件,给我们的教训已经够深刻了。” 
   
  ■数字863 
   
  “863畜产品溯源通用技术与网络平台研究”正处在研究的中间阶段,研究形成的信息系统和网络平台正在试运行,在运行中不断优化技术方法和路线,并不断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与产品,如智能PDA技术,GPRS技术,RFID技术及无线网状网技术等,大量的技术成果将会逐步取得。初步的研究进展也在下面的学术会议上做报道,取得相关研究者的关注。 
   
  目前的成绩有: 
   
  1.在2007年8月18日—20日于福建武夷山召开的“第一届国际计算机及计算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研讨会”上,课题主持人在大会上作主题论文演讲。该论文作为SCI收录论文。 
   
  2.在2007年8月9日—10日,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信息技术分会召开的2007年会上,课题主持人就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的研究现状作了介绍。 
   
  3.在2007年10月26日—28日即将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国际学术(ISIITA)”大会上,课题主持人将在大会上作课题主题论文演讲。该论文将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 
   
  4.有关“动物极其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测与溯源技术与应用”的著作,正在结合项目的研究进展处在编写中,有望明天正式与读者见面。 
   
  5.该课题目前研究的相关软件4种已经取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发表论文5篇,申请专利1项,并逐步得到了其他渠道科研经费的支持。
上一篇:新应用拉动电信业快速发展 下一篇:包装油墨站在烟草包装防伪的第一线